词典 凭文 凭文的意思
píngwén

凭文

简体凭文
繁体憑文
拼音píng wén
注音ㄆ一ㄥˊ ㄨㄣ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píng,(1) 靠在东西上。【组词】:凭栏。凭吊(对着遗迹怀念)。(2) 依靠,仗恃。【组词】:凭借。凭靠。凭信。(3) 根据。【组词】:凭票入场。(4) 证据。【组词】:凭据。文凭。凭空。凭证。空口无凭。(5) 由着,听任。【组词】:任凭。听凭。

wén,(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组词】:灿若文锦。(2) 刺画花纹。【组词】:文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组词】:文字。文盲。以文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组词】: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组词】:文化。文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组词】:天文。水文。(7) 旧时指礼节仪式。【组词】: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组词】:文质彬彬。(9) 温和。【组词】:文火。文静。文雅。(10) 指非军事的。【组词】: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组词】:文言。文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组词】:文科。(13) 掩饰。【组词】:文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组词】:一文不名。(15) 姓。

基本含义

依据文书证明或凭借文书证明。

凭文的意思

凭文 [píng wén]

1. 用作凭证的官方文书。

凭文 引证解释

⒈ 用作凭证的官方文书。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公孙复》:“贵官畧审姓名,便勉以‘清廉谨慎’等语,乃取凭文,唤至案前与之。”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上·刺史新闻》:“吾两人所恃者主人耳,今主人死,尚復何言。虽然,有计焉,幸篋中凭文在,吾为官,尔为官亲,谁復知之耶?”


凭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往古来今释义:犹言古往今来。 《鹖冠子·世兵》:“往古來今,事孰無郵。”《淮南子·齐俗训》:“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鲁迅《三闲集·怎么写》:“这一点,就要任凭文学逞能,恰如冢中的白骨,往古来今,总要以它的永久来傲视少女颊上的轻红似的。”
    • 2.
      抄白释义:⒈公文的抄本或副本。《水浒传》第二二回:“宋太公 三年前出了 宋江 的籍,告了执凭文帖。见有抄白在此,难以勾捉。”⒉抄录。《元典章·吏部六·儒吏》:“宣敕委官办验得别无冒伪,将抄白对读无差的本,分付该犯家属收掌听候去讫。”《西游补》第四回:“又早有人抄白第一名文字,在酒楼上摇头诵念。”《苦社会》第四三回:“﹝ 子丰 ﹞就在袋里取出张抄白的公文。”
    • 3.
      文帖释义:公文。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二:“﹝ 建炎 ﹞九年令保正长专管烟火盗贼,不得承受文帖及课输事。”《水浒传》第二二回:“宋太公 三年前出了 宋江 的籍,告了执凭文帖,见有抄白在此。”《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李都督 听了,便行下文帖,到 遂州 去,要取 方义 尉 吴保安 为管记。”
    • 4.
      闵闵释义:⒈忧愁貌。《左传·昭公三十二年》:“余一人无日忘之,閔閔焉如农夫之望岁,惧以待时。”杜预 注:“閔閔,忧貌。”唐 韩愈《闵己赋》:“余悲不及古之人兮,伊时势而则然。独閔閔其曷已兮,凭文章以自宣。”宋 苏轼《祈雨迎张龙公祝文》:“岁旱夏秋,秋穀既微,冬又不雨,麦槁而腓。閔閔农夫,望岁畏饥。并走羣望,莫哀我欷。”⒉深远貌。《素问·灵兰秘典论》:“閔閔之当,孰者为良?”王冰 注:“閔閔,深远也。”⒊纷乱貌。南朝 梁 何逊 等《至大雷联句》:“閔閔风烟动,萧萧江雨声。”⒋关切貌。宋 曾巩《谢杜相公书》:“惟先

凭文(pingw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凭文是什么意思 凭文读音 怎么读 凭文,拼音是píng wén,凭文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凭文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