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子 [zhuàng zi]
1. 诉讼的呈文。
英[written complaint; plaint; legal charge;]
状子 引证解释
⒈ 诉讼的呈文。
引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三折:“将状子来我看。”
《水浒传》第三一回:“知府接了状子,当差本县县尉下来,一面着人打捞起四个尸首,都检验了。”
清 李渔 《怜香伴·冤褫》:“他为何手拿状子,难道要告我不成?”
张天翼 《万仭约》:“你不服--你叫你们姐夫写状子去告。”
国语词典
状子 [zhuàng zi]
⒈ 告状时上呈的文书。也作「状本儿」。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一〇》:「太守见他说得有些根据,就将状子当堂批准。」
《儒林外史·第四五回》:「对门这茶馆后头就是你们生员们写状子的行家,你要写就进去写。」
状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刀笔释义:⒈古代写字的工 具。 用笔在竹片上记事,有错误则用刀刮去重写,因此刀笔连用指有关公文案卷的事。⒉旧指办理公文 的小官吏。也指为人写状子的人(多含贬义):刀笔吏。
- 2.
垂白释义:⒈白发下垂。谓年老。《汉书·杜业传》:“诚哀老姊垂白,随无状子出关。”颜师古 注:“垂白者,言白髮下垂也。”宋 苏轼《求婚启》:“垂白南荒,尚念子孙之嫁娶。”清 吴敏树《答李香州书》:“今乃欲復入京师,以其童然垂白之老叟,与羣少年争进於春宫,此何为哉!”⒉老年人。宋 苏轼《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诗之四:“道傍垂白定沾巾,正似当年緑髮新。”
- 3.
打通状释义:申递向上呈转的状子。《警世通言·范鳅儿双镜重圆》:“自谅前事年远,无人推剥,不可使 范氏 无后,乃打通状到礼部,復姓不復名,改名不改姓,叫做 范承信。”
- 4.
投词释义:指详叙诉讼事由的状子。
- 5.
拦词释义:⒈插入其他情由,把原来的事情岔开。⒉呈请官府准许自行调解案件的状子。
- 6.
撅皇城,挝怨鼓释义:到皇城去击鼓鸣冤。 犹言告御状。元 张国宾《罗李郎》第三折:“我拼的撅皇城,挝怨鼓,插状子,怕甚么金瓜武士!”亦作“撅皇城,打怨鼓”。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告都堂,诉省部;撅皇城,打怨鼓。”
- 7.
格状释义:⒈体格品貌。 ⒉诉讼中按规定程式写成的状子。
- 8.
格眼释义:标准规格的状纸。亦指状子。
- 9.
正状释义:指原告状子的正本。
- 10.
焚身释义:⒈焚烧身体。 旧时宗教信徒以之作为一种祈祷、赎罪行为。《法苑珠林》卷三四:“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宋 郭彖《睽车志》卷一:“自言所积恶业至重,须焚身以懺。”鲁迅《而已集·略谈香港》:“一个和尚去告状追债,而债户商同通事,将他的状子改成自愿焚身了。”⒉犹丧生。焚,通“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孔颖达 疏引 服虔 曰:“焚,读曰僨;僨,僵也。为生齿牙,僵仆其身。”后用以比喻因贪利或积财而得祸。唐 沉仲《象环赋》:“取其焚身之齿,奋其截肪之色。”
- 11.
状儿释义:状子。
- 12.
状呈释义:即状子。
- 13.
状词释义:犹状子。
- 14.
状铺释义:官方设置的替诉讼人起草状子的办事机构。
- 15.
画状释义:⒈指签发委任状。⒉在状子上画押。
- 16.
私和释义:古代犯刑事禁律之一。 谓刑事案件不经官断而私自和解。《文献通考·刑六》:“凡有杀伤人处,如都保不曾申官,州县不差官检覆及家属受财私和,许诸邑人告首。”《明律·刑律·尊长为人杀私和》:“凡祖父母、父母及夫若家长为人所杀而子孩妻妾奴婢等雇工人私和者,杖一百。徒三年。”清 李渔《比目鱼·征利》:“他们进去私和,这状子递不成了。”
- 17.
解状释义:⒈撤消诉讼的状子。 ⒉指押解囚犯的公文。
- 18.
谎状释义:诬告的状子。
- 19.
跑腿释义:⒈为人奔走做杂事。《红楼梦》第九一回:“也有想插在里头做跑腿儿的;也有能做状子、认得一两个书办、要给他上下打点的。”《官场现形记》第二八回:“卢五 那年犯案下刑部监,一应都是 耿二 替他跑腿。”钱锺书《围城》五:“小方 是真正的贵人,坐在旅馆里动也不动,我们替他跑腿。”⒉劳动双脚;奔波。《儒林外史》第五四回:“那人道:‘明早是必留下,不要又要我们跑腿。’”茅盾《幻灭》一:“他们尽管忙着跑腿开会,我自管读我的书!”张恨水《八十一梦·三十二梦》:“只要你肯跑腿,肯与市侩为伍,就可以发小财。”⒊步行;行走。邹
- 20.
转斗释义:⒈投放诉讼状子的箱子。⒉转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