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民不聊生 民不聊生的意思
mínliáoshēng

民不聊生

简体民不聊生
繁体
拼音mín bù liáo shēng
注音ㄇㄧㄣˊ ㄅㄨˋ ㄌㄧㄠˊ ㄕㄥ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ín,(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组词】: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组词】:居民。民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组词】: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4) 某族的人。【组词】:汉民。回民。(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组词】:农民。渔民。(6) 非军事的。【组词】:民品。民航。(7) 同“苠”。

bù fǒu,(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组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例句】:不,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liáo,(1) 姑且,勉强,凑凑和和。【例句】:聊且(姑且)。聊以自娱。聊复尔尔(姑且如此)。聊备一格。(2) 依赖,寄托。【组词】:无聊。百无聊赖。(3) 略微。【组词】:聊表寸心。(4) 闲谈。【组词】:聊天。闲聊。(5) 耳鸣。【组词】:聊啾。(6) 姓。

shēng,(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组词】:诞生。滋生。生长。(2) 造出。【组词】:生产。(3) 活的,有活力的。【组词】:生存。生命。生物。生机。出生入死。舍生取义。(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组词】:众生。丧生。卫生。(5) 生活,维持生活的。【组词】:生计。生意。(6) 整个生活阶段。【组词】:一生。平生。今生。(7) 发出,起动。【组词】:生病。生气。生效。生花之笔。谈笑风生。(8) 使燃料燃烧起来。【组词】:生火。(9) 植物果实不成熟。【组词】:生瓜。(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组词】:生饭。生水。(11)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组词】:生疏。生客。生字。陌生。(12) 不熟练的。【组词】:生手。(13) 未经炼制的。生铁。(14) 硬。【组词】:态度生硬。生吞活剥。(15) 甚,深。【组词】:生怕。生疼。(16) 正在学习的人。【组词】:学生。门生。(17)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组词】:儒生。医生。(18)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组词】:小生。老生。武生。(19) 词尾。【组词】:好生休养。(20) 姓。

基本含义

指人民生活极其困苦,无法维持基本生存需求。

民不聊生的意思

民不聊生 [mín bù liáo shēng]

1. 形容人民不能安定生活。

公私劳扰,民不聊生。——苏轼《上神宗皇帝书》
话中单说建州饥荒,斗米千钱,民不聊生。——《京本通俗小说》

[the people have no means of livelihood; It is hard for the people to survive; life for the people is intolerable; the people can hardly earn a living;]

民不聊生 引证解释

⒈ 人民无法生活下去。

《史记·张耳陈馀列传》:“百姓罢敝,头会箕敛,以供军费,财匱力尽,民不聊生。”
后蜀 何光远 《鉴诫录·判木夹》:“及 微子 去, 比干 剖, 箕子 奴,民不聊生,皇天厌之,国人弃之。”
《警世通言·范鳅儿双镜重圆》:“建州 饥荒,斗米千钱,民不聊生。”
夏衍 《秋瑾传》:“在上荒淫无度,在下民不聊生。”


国语词典

民不聊生 [mín bù liáo shēng]

⒈ 人民无法生活下去。形容百姓生活非常困苦。也作「人不聊生」。

《史记·卷八九·张耳陈余传》:「头会箕敛,以供军费,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文明小史·第九回》:「不料是日正值本府设局开捐,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民不堪命 民生凋敝

民康物阜 国泰民安 户有余粮 家给人足


民不聊生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民不堪命释义:堪:忍受;命:命令。民众负担沉重,痛苦得活不下去。
    • 2.
      民生凋敝释义:民生:人民的生计;凋敝:衰败,艰苦。社会穷困,经济衰败,人民生活极端困苦。

民不聊生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国泰民安释义:国家太平,人民安乐。泰:平安,安定。
    • 2.
      家给人足释义:也说人给家足。 家家富裕,人人饱暖。《史记·太史公自序》:“要曰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 给(jǐ)。
    • 3.
      民康物阜释义:阜:多。 人民平安,物产丰富。形容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景象。

民不聊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劳剧释义:繁重。亦指繁重的事务。《三国志·蜀志·杨仪传》:“初,仪 为先主尚书,琬 为尚书郎,后虽俱为丞相参军长史,仪 每从行,当其劳剧。”《周书·晋荡公护传》:“每思施宽惠下,輒抑而不行。遂使户口凋残,征赋劳剧,家无日给,民不聊生。”宋 王安石《乞解机务札子》:“徒以今年以来,疾病浸加,不任劳剧。”
    • 2.
      哀痛诏释义:封建帝王因灾害频至、民不聊生、内外交困而下的罪己诏书。《汉书·西域传赞》:“﹝ 武帝 ﹞末年遂弃 轮臺 之地,而下哀痛之詔,岂非仁圣之所悔哉!”前蜀 韦庄《赠薛秀才》诗:“但闻哀痛詔,未睹凯旋歌。”朱克敬《瞑庵杂识》卷一引 清 蒋琦龄《中兴十二策》:“不幸而运值中否,灾害并至,则必下哀痛之詔,追悔既往,深自刻责,期与天下更始。”
    • 3.
      官不聊生释义:“官不聊生”与“民不聊生”不是一个概念。 官员有固定的职业,有稳定的收入,有良好的社会保障,有福利待遇。所以,“官不聊生”并非指生活状况。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人说“官不聊生”呢?细细分析,原来是在正风肃纪之下,一些人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可以以权谋私、为所欲为了,群众期盼更高、从政标准更严、肩上担子更重、压力更大了,一言一行都得接受组织、群众和社会的严格监督。
    • 4.
      暗鬭明争释义:暗里明里都在进行斗争。 常形容尽力争权夺利。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二卷第七章:“南方的 桂 滇 黔 等小军阀,暗斗明争,弄得全 中国 民不聊生!中国 政治真糟啦!”
    • 5.
      民不聊生释义:老百姓无以为生,没有办法生活下去。《史记·春申君列传》:“人民不聊生,族类离散。” 聊:依赖。
    • 6.
      水浊鱼噞释义:因水太浑浊使鱼喘不过气来,只得露出水面张口呼吸。比喻苛政之下民不聊生。
    • 7.
      路有饿殍释义:指路上有饿死的人。比喻天下大乱,民不聊生。

民不聊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劳剧释义:繁重。亦指繁重的事务。《三国志·蜀志·杨仪传》:“初,仪 为先主尚书,琬 为尚书郎,后虽俱为丞相参军长史,仪 每从行,当其劳剧。”《周书·晋荡公护传》:“每思施宽惠下,輒抑而不行。遂使户口凋残,征赋劳剧,家无日给,民不聊生。”宋 王安石《乞解机务札子》:“徒以今年以来,疾病浸加,不任劳剧。”
    • 2.
      哀痛诏释义:封建帝王因灾害频至、民不聊生、内外交困而下的罪己诏书。《汉书·西域传赞》:“﹝ 武帝 ﹞末年遂弃 轮臺 之地,而下哀痛之詔,岂非仁圣之所悔哉!”前蜀 韦庄《赠薛秀才》诗:“但闻哀痛詔,未睹凯旋歌。”朱克敬《瞑庵杂识》卷一引 清 蒋琦龄《中兴十二策》:“不幸而运值中否,灾害并至,则必下哀痛之詔,追悔既往,深自刻责,期与天下更始。”
    • 3.
      官不聊生释义:“官不聊生”与“民不聊生”不是一个概念。 官员有固定的职业,有稳定的收入,有良好的社会保障,有福利待遇。所以,“官不聊生”并非指生活状况。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人说“官不聊生”呢?细细分析,原来是在正风肃纪之下,一些人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可以以权谋私、为所欲为了,群众期盼更高、从政标准更严、肩上担子更重、压力更大了,一言一行都得接受组织、群众和社会的严格监督。
    • 4.
      暗鬭明争释义:暗里明里都在进行斗争。 常形容尽力争权夺利。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二卷第七章:“南方的 桂 滇 黔 等小军阀,暗斗明争,弄得全 中国 民不聊生!中国 政治真糟啦!”
    • 5.
      民不聊生释义:老百姓无以为生,没有办法生活下去。《史记·春申君列传》:“人民不聊生,族类离散。” 聊:依赖。
    • 6.
      水浊鱼噞释义:因水太浑浊使鱼喘不过气来,只得露出水面张口呼吸。比喻苛政之下民不聊生。
    • 7.
      路有饿殍释义:指路上有饿死的人。比喻天下大乱,民不聊生。

民不聊生造句

1.奸臣当道,朝野上下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民不聊生

2.秦始皇横征暴敛,苛虐无度,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3.隋炀帝凶狠淫佚,横征暴敛,使得民不聊生,国内狼烟四起。

4.在那些年月,军阀混战,土匪横行,民不聊生

5.这个国家政局动荡,总是烽火连天,民不聊生

6.由于连年战争,这一带赤地千里,民不聊生

7.一些国家的内战频仍,民不聊生

8.黑暗的旧社会,政治腐败,民不聊生

9.旧社会,满目疮痍,民不聊生

10.君子当道,家给人足;小人当道,民不聊生

11.很久以前山里频频发生瘟疫灾荒,民不聊生

12.在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下,真是民不聊生,苦不堪言。

13.战争时期,民不聊生,流离失所。

14.安史之乱后,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最终使唐朝走向了灭亡。

15.旧中国政治腐败,民不聊生

16.国民党统治下,出现民不聊生的局面。

17.灾难深重的旧中国,民不聊生,哀鸿遍野。

18.在黑暗的旧中国,百姓饥寒交迫,民不聊生,但腐败政府却货赂公行,官官相护,于民生国计而不顾。

19.军阀混战时期,兵荒马乱,民不聊生

20.清朝末年,政治腐败,经济凋敝,物价飞涨,民不聊生

民不聊生是什么意思 民不聊生读音 怎么读 民不聊生,拼音是mín bù liáo shēng,民不聊生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民不聊生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