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法相宗 法相宗的意思
xiāngzōng

法相宗

简体法相宗
繁体
拼音fǎ xiāng zōng
注音ㄈㄚˇ ㄒㄧㄤ ㄗㄨㄥ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fǎ,(1)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组词】:法办。法典。法官。法规。法律。法令。法定。法场。法理。法纪。法盲。法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法制。法治。犯法。守法。合法。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政法。奉公守法。逍遥法外。(2) 处理事物的手段。【组词】:办法。设法。手法。写法。(3) 仿效。【组词】:效法。(4)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组词】:法式。法帖。(5) 佛家的道理。【组词】:佛法。法号。法轮。法像。法门。(6)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组词】:法师。法器。法事。(7) 指“法国”。【组词】:法文。法式大菜。(8) 姓。

xiāng xiàng,(1) 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来。【组词】:互相。相等。相同。相识。相传(chuán )。相符。相继。相间(jiàn )。相形见绌。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2)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组词】:相信。相烦。相问。(3) 亲自看(是否中意)。【组词】:相亲。相中(zhòng)。(4) 姓。(1) 容貌,样子。【组词】:相貌。照相。凶相。可怜相。(2) 物体的外观。【组词】:月相。金相。(3) 察看,判断。【组词】:相面。相术(指观察相貌,预言命运好坏的方术)。(4) 辅助,亦指辅佐的人,古代特指最高的官。【组词】:辅相。宰相。首相。(5) 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6) 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7) 同一物质的某种物理、化学状态。【组词】:相态。水蒸气、水、冰是三个相。(8) 作正弦变化的物理量,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状态可用一个数值来确定,这种数值称“相位”。亦称“相角”。(9) 姓。

zōng,(1) 家族的上辈,民族的祖先。【组词】:祖宗。宗庙。宗祠。(2) 家族。【例句】:宗法(封建社会以家族为中心,按制统远近区别亲疏的制度)。宗族。宗室(帝王的宗族)。宗兄。(3) 派别。【组词】:宗派。禅宗(佛教的一派)。(4) 主要的目的和意图。【组词】:宗旨。开宗明义。(5) 尊奉。【组词】:宗仰。(6) 为众人所师法的人物。【组词】:宗师。(7) 量词,指件或批。【组词】:一宗心事。(8) 姓。

基本含义

法相宗是佛教的一个宗派,强调通过观察事物的外在形象来认识真实的本质。

法相宗的意思

法相宗 [fǎ xiāng zōng]

1. 中国佛教主要宗派之一。

法相宗 引证解释

⒈ 中国 佛教主要宗派之一。 唐 代 玄奘 及其弟子 窥基 继承古 印度 瑜伽行派学说所创立。该宗严密分析诸法之相而阐述“万法唯识”之理,也称为法相唯识宗、唯识宗。 窥基 常住 长安 慈恩寺,世称 慈恩大师,故又称慈恩宗。主要著作有 窥基 的《成唯识论述记》等。

清 龚自珍 《最录<八识规矩颂>》:“师復念言法相宗大纲在八识,大纬在四分,乃製此颂一十二章。”


国语词典

法相宗 [fǎ xiāng zōng]

⒈ 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因其创始人玄奘常住慈恩寺,故也称为「慈恩宗」。玄奘到印度留学,从戒贤大师学习瑜伽行派的典籍,回国后将之翻译。由其弟子加以传扬,而形成一宗派。其学说主要在阐明一切现象。因心识才存在;无心识则无现象之理。唐武宗灭法,因典籍惨遭焚毁从此一蹶不振。


法相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识释义:佛教语。法相宗谓从根本识中派生的七种精神和感觉现象,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亦称七转识。
    • 2.
      三性释义:⒈佛教名词。 指法相宗所主张的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认为事理、迷悟一切诸法,均不出此三性。见《成唯识论》卷八。也称“三自性”。⒉佛教名词。指善性、恶性和无记性(即非善非恶之性)。⒊道教名词。指元精、元气和元神。⒋指人性的三个来源。
    • 3.
      三车释义:⒈佛教语。喻三乘。谓以羊车喻声闻乘(小乘),以鹿车喻缘觉乘(中乘),以牛车喻菩萨乘(大乘)。见《法华经·譬喻品》。⒉唐窥基博通释典,尝至太原传法,以三车自随,前车载释典,中车自乘,后车载妓仆食馔。路遇一老父点化,顿悔前非,只身前往。后成为法相宗大师。见宋赞宁《唐京兆大慈恩寺窥基传》。诗文中亦有用其事者。
    • 4.
      九缘释义:佛教法相宗的九种因缘。
    • 5.
      八识释义:佛教法相宗术语。眼、耳、鼻、舌、身、意为前六识。亦名六根。末那为第七识,意谓执持我见。阿赖耶为第八识,意为藏,谓能藏一切法,即所谓神识、性灵,合称八识。《天地八阳神咒经》:“云何名八识?眼是色识,耳是声识,鼻是香识,舌是味识,身是触识,意是分别识。六根是六识。舍藏识,阿赖耶识,是名曰八识。” 清 龚自珍 《最录八识规矩颂》:“师復念言法相宗大纲在八识,大纬在四分,乃製此颂一十二章,分四大支,初三颂眼等识,次三颂意识,次三末那,次三赖耶。” 章炳麟 《国故论衡·明见》:“ 孙卿 又曰:‘心也者,道之工宰也;
    • 6.
      受用身释义:法相宗所立佛三身之一,佛教语。
    • 7.
      四分释义:⒈分为四份。《左传·昭公五年》:“四分公室,季 氏择二。”⒉向四方散开。汉 焦赣《易林·豫之观》:“十里望烟,散涣四分;形容灭亡,终不见君。”⒊指四分历。《后汉书·律历志中》:“今改行《四分》,以遵於 尧,以顺 孔圣 奉天之文。”《清史稿·时宪志一》:“梅文鼎 研精天算,由《授时》以溯《三统》、《四分》以来诸家之术。”⒋指佛教法相宗(唯识宗)的“四分”说,即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清 龚自珍《最录八识规矩颂》:“师復念法相宗大纲在八识,大纬在四分,乃製此颂一十二章,分四大支。”
    • 8.
      心王释义:佛教语。指法相宗所立五位法中的心法。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与心所有法相对。见《百法明门论》。亦泛指心。心为三界万法之主,故称。
    • 9.
      性宗释义:⒈佛教语。法性宗的简称,与法相宗同为大乘的两大宗派。以破相显性为宗旨。⒉道家的一宗派,主张以修性为本。
    • 10.
      无想释义:⒈无所思念。⒉佛教语。为有部和法相宗心不相应行法之一。
    • 11.
      有宗释义:⒈有宗旨。⒉佛教语。“空宗”的对称。如小乘的俱舍宗,大乘的法相宗。
    • 12.
      有相宗释义:佛教宗派之一。认为万法之相,唯识所变,故称。如法相宗。
    • 13.
      玉华宗释义:佛教法相宗的别名。
    • 14.
      相分释义:⒈谓使互相增进契分,情谊。⒉佛教语。法相宗所说的学说。与“见分”相对。谓认识和感知的对象。
    • 15.
      相宗释义:佛教语。法相宗的略称。
    • 16.
      藏识释义:佛教语。法相宗“八识”中第八识“阿赖耶识”的意译。谓含藏一切善恶因果种子之识。
法相宗是什么意思 法相宗读音 怎么读 法相宗,拼音是fǎ xiāng zōng,法相宗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法相宗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