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袤 [yán mào]
1. 绵亘;绵延伸展。
3. 长度和广度,引申指面积。
延袤 引证解释
⒈ 绵亘;绵延伸展。
引《史记·蒙恬列传》:“筑 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 临洮,至 辽东,延袤万餘里。”
南朝 梁 王屮 《头陀寺碑文》:“层轩延袤,上出云霓。”
宋 叶适 《宿觉庵》:“所居山,延袤十里,有江月松风之胜。”
清 黄宗羲 《<今水经>序》:“先王体国经野,凡封内之山川,其离合向背,延袤道里,莫不讲求。”
⒉ 长度和广度,引申指面积。
引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 禹 ﹞葬 会稽,苇槨桐棺,穿壙七尺,上无漏泄,下无积水,坛高三尺,土阶三等,延袤一亩,尚以为居之者乐,为之者苦,无以报民功。”
国语词典
延袤 [yán mào]
⒈ 连亘。
引《史记·卷八八·蒙恬传》:「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
《文选·王襃·圣主得贤臣颂》:「虽崇台五层,延袤百丈而不溷者,工用相得也。」
延袤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胜兵释义:⒈打胜仗的部队。 《孙子·形》:“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三国志·魏志·贾诩传》:“﹝ 张绣 ﹞问 詡 曰:‘绣 以精兵追退军,而公曰必败;退以败卒击胜兵,而公曰必剋。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验也?’”⒉犹精兵。《战国策·魏策三》:“臣闻 魏氏 悉其百县胜兵,以止戍 大梁,臣以为不下三十万。”《旧唐书·太宗纪上》:“师次于 涇阳,胜兵九万,破胡贼 刘鷂子,并其众。”宋 王安石《送程公辟之豫章》诗:“地灵人秀古所臧,胜兵可使酒可尝。”清 侯方域《南省试策四》:“夫我之边且延袤以千里计,守东而
- 2.
工用释义:⒈技艺和使用。汉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如此则使 离娄 督绳,公输 削墨,虽崇臺五层,延袤百丈,而不溷者,工用相得也。”⒉工程的费用。明 刘基《杭州路重修府治记》:“今因陋就简,以至頽仆,而后役民为之,工用必倍。”《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尚书省遣漕副 马之贞 与 源 等按视地势,商度工用。”
- 3.
斜袤释义:斜向延袤。
- 4.
疾痼释义:疾病经久难治。《晋书·王述传》:“日復一日,而年衰疾痼,永无復瞻华幄之期。”宋 叶适《宿觉庵记》:“﹝ 玄觉 师﹞所居山延袤十里,有江月松风之胜,依而寺者十数。余亦在其下,苦疾痼,非人事酬答不妄出。”
- 5.
瞻视释义:⒈观瞻。指外观。《论语·尧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儼然人望而畏之。”一说下视。见 朱熹《论语集注》。汉 徐干《中论·法象》:“若夫堕其威仪,恍其瞻视,忽其辞令,而望民之则我者,未之有也。”明 李东阳《送毕验封充谁府册封副使诗》序:“夫所贵乎使者,必其威仪足以耸瞻视,辞令足以宣德意。”清 梅曾亮《谒墓记》:“及謁墓之子孙,又必广置墓之左右山,或延袤数十里,以植树木,耸瞻视。”⒉观看;顾盼。《东观汉记·东平宪王苍传》:“今以 光烈皇后 假髻帛巾各一、衣一篋遗王,可时瞻视,以慰《凯风》寒泉之思。”《南史
- 6.
荒度释义:⒈大力治理;统盘筹划。《书·益稷》:“啟 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孔 传:“禹 治水过门不入,闻 啟 泣声,不暇子名之,以大治度水土之功故。”宋 岳珂《淳熙内禅颂》:“有圣惟勛,疏之瀹之,斧其不条,而荒度之。”清 戴名世《赞理河务佥事陈君墓表》:“司马召一府中官吏共议之,言人人殊。君延袤荒度,报司马曰:‘疏濬当先浚其下,塞决则先治其上。’”⒉犹言宽大为怀。《书·吕刑》:“惟 吕 命:王享国百年,耄,荒度作刑,以詰四方。”
- 7.
袤延释义:⒈犹延袤。伸展延续。⒉引申为辗转延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