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人 [zǎi rén]
1. 周代冢宰的属官。后泛指官员。
3. 掌管膳食之官。
宰人 引证解释
⒈ 周 代冢宰的属官。后泛指官员。
引《左传·哀公三年》:“命宰人出礼书,以待命。”
《国语·晋语九》:“及臣之长也,端委韠带,以随宰人。”
韦昭 注:“宰人,宰官也。”
⒉ 掌管膳食之官。
引《韩非子·内储说下》:“宰人上食而羹中有生肝焉。”
《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贺 ﹞闻天子不豫,弋猎驰骋如故,与騶奴宰人游居娱戏,骄嫚不敬。”
颜师古 注:“宰人,主膳者也。”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三》:“晋文公 时,宰人上炙而髮绕之,召而让焉,以辩获免。”
宰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六神无主释义:形容心慌意乱,没有主意。六神:道教指所谓主宰人体的心、肺、肝、肾、脾、胆等六脏的神灵。
- 2.
南真释义:星名。即南极老人。古时认为此星可主宰人寿命的短长。
- 3.
天人之分释义:中国 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观点。与“天人合一”说相对立。强调“天道”与“人道”之别,亦即自然与人为的区分,认为“天”是自然,既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能主宰人间的治乱吉凶。
- 4.
宰人释义:比喻向买东西或接受服务的人索取高价:卖得这么贵?太宰人了!
- 5.
宰官释义:⒈周 代冢宰的属官。 《国语·晋语九》“以随宰人”三国 吴 韦昭 注:“宰人,宰官也。”⒉泛指官吏。《庄子·逍遥游》“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如大年”晋 郭象 注:“苟有乎大小,则虽大鹏之与斥鷃,宰官之与御风,同为累物耳。”唐 耿湋《题惟干上人房》诗:“苦行无童子,忘机避宰官。”明 徐渭《翠乡梦》第一出:“俺想起俺家法门中,这个修持,象什么,好象如今宰官们的阶级从八九品巴到一二。”⒊特指县官。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楹联賸语》:“在 苏州 日,挽 吴县 令 贺吉人 云:‘……卅年前进士,盖棺犹是宰官身。’”
- 6.
真魂释义:灵魂。 迷信认为附着于人体而又主宰人体的非物质的东西。
- 7.
礼书释义:⒈古代记礼法之书。《周礼》、《仪礼》等著述均属之。《周礼·春官·大史》:“戒及宿之日,与羣执事读礼书而协事。祭之日,执书以次位常。”贾公彦 疏:“言执书者,谓执行祭礼之书,若今仪注。”《左传·哀公三年》:“子服、景伯 至,命宰人出礼书,以待命。”⒉《史记》八书之一。《史记·太史公自序》:“维 三代 之礼,所损益各殊务,然要以近情性,通王道,故礼因人质为之节文,畧协古今之变,作《礼书》第一。”
- 8.
膳宰释义:古官名。犹膳夫。掌宰割牲畜以及膳食之事。《仪礼·燕礼》:“膳宰具官饌于寝东。”郑玄 注:“膳宰,天子曰膳夫,掌君饮食膳羞者也。”《公羊传·宣公六年》:“赵盾 曰:‘是何也?’曰:‘膳宰也。’”何休 注:“主宰割殽膳者,若今大官宰人。”《国语·周语中》:“膳宰不致餼,司里不授馆。”韦昭 注:“膳宰,膳夫也,掌宾客之牢礼。”清 汪琬《有客言黄鱼事纪之》诗:“豪门膳宰善烹治,剂以醯酱芼笋蔬。”
- 9.
苍天释义:天(古代人常以苍天为主宰人生的神)。也叫上苍。
- 10.
调鼎释义:⒈烹调食物。 南朝 梁元帝《金楼子·立言上》:“余见宰人叹曰:‘伊尹 与 易牙 同知调鼎,而有贤不肖之殊。’”唐 刘禹锡《送太常萧博士弃官归养赴东都》诗:“侍膳曾调鼎,循陔更握兰。”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始一》:“《左传》:‘晏子 曰:“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是古人调鼎用梅醢也。”明 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八:“《农桑通诀》曰:又一种泽蒜,可以香食。吴 人调鼎,率多用此。”⒉喻任宰相治理国家。语本《韩诗外传》卷七:“伊尹,故 有莘氏 僮也,负鼎操俎调五味,而立为相,其遇 汤 也。”唐 孟浩然《都下
- 11.
遗刀释义:指废弃的刀子。《新唐书·刘崇龟传》:“ 崇龟 方大饗军中,悉集宰人,至日入,乃遣,阴以遗刀易一杂置之。”
- 12.
铜斗释义:⒈亦作“铜枓”。铜制的方形有柄的器具,用以盛酒食。《史记·赵世家》:“﹝ 襄子 ﹞请 代王,使厨人操铜枓以食 代王 及从者,行斟,阴令宰人各以枓击杀 代王 及从官,遂兴兵平 代 地。”唐 孟郊《送淡公》诗之三:“铜斗饮江酒,手拍铜斗歌。”宋 王观国《学林·铜斗》:“孟东野 当时适有铜器,其状方如斗,而 东野 特以贮酒而饮,又击之以和歌声,故自形于诗句。”清 陈维崧《水调歌头·赠西陵周勿庵》词:“拍手唱铜斗,蹋地舞迴波。”⒉铜制的量器。《隋书·赵煚传》:“冀州 俗薄,市井多姦诈,煚 为铜斗铁尺,置之於肆,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