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甬道 甬道的意思
yǒngdào

甬道

简体甬道
繁体
拼音yǒng dào
注音ㄩㄥˇ ㄉ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ǒng,(1) 中国浙江省宁波市的别称。【例句】:甬剧(流行于宁波一带的地方戏曲剧种)。(2) 钟柄。(3) 花蓓蕾的样子。【例句】:草木花甬甬然。(4) 古同“桶”,古量器名。

dào,(1) 路,方向,途径。【组词】:道路。铁道。志同道合。(2) 指法则、规律。【组词】: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组词】:道学。传道。修道。(4) 方法,办法,技术。【组词】:门道。医道。(5)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6)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例句】:道观(guàn )。道士。道姑。道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7)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组词】:会道门。一贯道。(8) 说,讲。【组词】: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9) 用语言表示情意。【组词】:道喜。道歉。道谢。(10) 线条。【组词】:铅笔道儿。(11)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12)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 量词。【组词】: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14)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基本含义

狭长的通道或走廊。

甬道的意思

甬道 [yǒng dào]

1. 院落或墓地中用砖石砌成的路,也叫“甬路”

[ paved path leading to the main hall; ]

2. 高楼之间带有顶棚的通道;走廊;两边有墙的通道。

[ corridor; ]

甬道 引证解释

⒈ 楼房之间有棚顶的通道。

《淮南子·本经训》:“魏闕之高,上际青云,大厦曾加,拟於 昆仑。修为墙垣,甬道相连。”
高诱 注:“甬道,飞阁复道也。”
汉 班固 《西都赋》:“步甬道以縈紆,又杳窱而不见阳。”

⒉ 两旁有墙或其他障蔽物的驰道或通道。

《史记·秦始皇本纪》:“自 极庙 道通 酈山,作 甘泉 前殿。筑甬道,自 咸阳 属之。”
张守节 正义引 应劭 曰:“谓於驰道外筑墙,天子於中行,外人不见。”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连车树栅,为甬道而南。”
裴松之 注:“今 魏武 不筑垣墙,但连车树栅以扞两面。”
《三国演义》第五八回:“贼若来时,陈兵於甬道外,内虚立旌旗,以为疑兵。”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凡圣躬拜献登降,均由甬道步行咫尺。”

⒊ 院落中用砖石砌成的路。

《水浒传》第二三回:“武松 下了轿,扛着大虫,都到厅前,放在甬道上。”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四回:“走到了 三元宫,进了大门,却是一条甬道,两面空场。”
峻青 《秋色赋·敬礼,光荣的海防战士》:“从一个拱形园门进去,就是一条用一般大的鹅卵石铺成了多种花样的甬道。”

⒋ 走廊;过道。

冰心 《分》:“医生一招手,甬道的那端,走过一个男人来。”
叶圣陶 《倪焕之》四:“走过一道廊,折入一条甬道。”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七章:“果然,监狱的甬道里,军官和士兵开始忙乱地来来往往。”


国语词典

甬道 [yǒng dào]

⒈ 通路、走道。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自极庙道通郦山,作甘泉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
《三国演义·第五八回》:「遂唤诸将各分头循河筑起甬道,暂为寨脚。」


甬道(yongd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甬道是什么意思 甬道读音 怎么读 甬道,拼音是yǒng dào,甬道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甬道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