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五鹿 五鹿的意思

五鹿

简体五鹿
繁体
拼音wǔ lù
注音ㄨˇ ㄌ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ǔ,(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组词】: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五脏(指心、肝、脾、肺、肾)。(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鹿

lù,(1) 哺乳动物,四肢细长,尾短。雄鹿头上有树枝状的角。毛多为棕褐色,有的有花斑或条纹。听觉和嗅觉都很灵敏。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梅花鹿、水鹿、白唇鹿、马鹿等。(2) 方形的粮仓。【例句】:“市无赤米,而囷鹿空虚。”(3) 粗,粗劣。【组词】:鹿裘。鹿布。鹿床。(4) 姓。

基本含义

指五只鹿,比喻人才出众、才华横溢。

五鹿的意思

五鹿 [wǔ lù]

1. 春秋时地名。指西汉·五鹿充宗。复姓。

五鹿 引证解释

⒈ 春秋 时地名。(1) 卫 地。在今 河南省 濮阳县 南。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晋 公子 重耳 ﹞过 卫,卫文公 不礼焉。出於 五鹿,乞食於野人。”
杜预 注:“五鹿,卫 地。”
(2) 晋 地。即 五鹿墟,又名 沙鹿。在今 河北省 大名县 东。相传 穆天子 东征曾舍于此。 《左传·哀公元年》:“夏四月, 齐侯、卫侯 救 邯郸,围 五鹿。”
杜预 注:“五鹿,晋 邑。”

⒉ 后借指擅权倚势的人。后借指擅权倚势的人。

指 西汉 五鹿充宗。(1)《汉书·朱云传》载, 充宗 通晓 梁立 《易》。尝凭借权势与诸儒辩《易》,诸儒不敢与争,惟 朱云 多次将他驳倒。故时语曰:“五鹿 岳岳, 朱云 折其角。”
后借指能言善辩的人。 清 王涛 《赠唐魏公》诗:“雄辩惊四筵,高谈折 五鹿。”
(2)《汉书·佞倖传·石显》:“显 与中书僕射 牢梁 、少府 五鹿充宗 结为党友,诸附倚者皆得宠位。民歌之曰:‘ 牢 邪 石 邪, 五鹿 客邪!印何纍纍,绶若若邪!’言其兼官据势也。”

⒊ 复姓。


五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鹿释义:⒈春秋 时地名。 (1)卫 地。在今 河南省 濮阳县 南。《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晋 公子 重耳 ﹞过 卫,卫文公 不礼焉。出於 五鹿,乞食於野人。”杜预 注:“五鹿,卫 地。”(2)晋 地。即 五鹿墟,又名 沙鹿。在今 河北省 大名县 东。相传 穆天子 东征曾舍于此。《左传·哀公元年》:“夏四月,齐侯、卫侯 救 邯郸,围 五鹿。”杜预 注:“五鹿,晋 邑。”⒉指 西汉 五鹿充宗。(1)《汉书·朱云传》载,充宗 通晓 梁立《易》。尝凭借权势与诸儒辩《易》,诸儒不敢与争,惟 朱云 多次将他驳倒。故时语
    • 2.
      印纍绶若释义:语本《汉书·佞幸传·石显》:“显 与中书僕射 牢梁、少府 五鹿充宗 结为党友,诸附倚者皆得宠位。民歌之曰:‘牢 邪 石 邪,五鹿 客邪!’印何纍纍,綬若若邪!言其兼官据势也。”颜师古 注:“纍纍,重积也。若若,长貌。”后以“印纍綬若”形容官吏身兼多职,权势显赫。严复《论世变之亟》:“然则印纍綬若之徒,其必矫尾厉角,而与天地之机为难者,其用心盖可见矣。”
    • 3.
      受块释义:接受土块。语本《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晋 公子 重耳 ﹞出於 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子,子犯 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故 瀆 东逕 五鹿 之野,晋文公 受块於野人,即此处矣。”后用为受天赐之典。唐 王起《雨不破块赋》:“受块之人,共欣其天赐;击壤之老,将明其帝功。”
    • 4.
      岳岳释义:⒈亦作“岳岳”。 挺立貌;耸立貌。《楚辞·九思·悯上》:“丛林兮崯崯,株榛兮岳岳。”王逸 注:“岳岳,众木植也。”《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神仙岳岳於栋间,玉女闚窗而下视。”李善 注:“岳岳,立貌。”郭沫若《十年建国增徽识》诗:“巨厦煌煌周八面,丰碑岳岳建中央。”⒉喻人位尊气盛。锋芒毕露。《汉书·朱云传》:“五鹿 岳岳,朱云 折其角。”此为双关语,以鹿角高耸突出,喻 五鹿充宗 之为人。⒊形容人刚直不阿。唐 柳宗元《佩韦赋》:“云 岳岳而专强兮,果黜志而乖图。”清 周亮工《祭建宁司李君硕孙公文》:
    • 5.
      折角释义:⒈汉元帝 时,少府 五鹿充宗 治 梁丘《易》,以贵幸善辩,诸儒莫敢与抗论。 人有荐 朱云 者,云 入,昂首论难,驳得 充宗 无言以对。诸儒为之语曰:“五鹿 岳岳,朱云 折其角。”事见《汉书·朱云传》。后以“折角”喻指雄辩。宋 周邦彦《汴都赋》:“虽有注河之辩,折角之口,终日危坐,抵掌而谭,犹不能既其万一。”清 黄景仁《送容甫归里》诗:“此日众中推折角,他年殿上待重茵。”⒉指在争论中被人驳倒。《旧五代史·周书·冯道传》:“復有 梁 朝宰臣 李琪,每以文章自擅,曾进《贺平中山王都表》云:‘復 真定 之逆城。’
    • 6.
      栗犊释义:牛犊,其角小如栗,故名。比喻少年。《西京杂记》卷二:“长安 有儒生曰 惠庄,闻 朱云 折 五鹿充宗 之角,乃嘆息曰:‘栗犊反能尔邪?吾终耻溺死沟中!’遂裹粮从 云。”
    • 7.
      累累若若释义:《汉书·佞幸传·石显》:“民歌之曰:‘牢 邪 石 邪,五鹿 客邪!印何纍纍,綬若若邪!’言其兼官据势也。”颜师古 注:“纍纍,重积也。若若,长貌。”后以“纍纍若若”形容官吏众多。
    • 8.
      纍纍若若释义:《汉书·佞幸传·石显》:“民歌之曰:‘牢 邪 石 邪,五鹿 客邪!印何纍纍,綬若若邪!’言其兼官据势也。 ”颜师古 注:“纍纍,重积也。若若,长貌。”后以“纍纍若若”形容官吏众多。清 黄宗羲《子刘子行状上》:“今也幸以二州八县,结一捲土之局,则朝臣之纍纍若若可幸无罪者,又何以谢 韩爌、张凤翔、李邦华 诸臣之或戍或去?”清 侯方域《豫省试策三》:“亲民之官,非赏功酬劳之具也。有功有劳者以此赏之酬之,即非真有功真有劳者亦奔竞焉,而借以赏之酬之,而郡邑之纍纍若若者不知其所从来矣。”

五鹿(wul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五鹿是什么意思 五鹿读音 怎么读 五鹿,拼音是wǔ lù,五鹿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五鹿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