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ǔ,(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组词】: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五脏(指心、肝、脾、肺、肾)。(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dà dài,(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组词】: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例句】: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组词】:大局。大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组词】:不大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组词】:老大。(6) 敬辞。【组词】:大作。大名。大手笔。(7) 时间更远。【组词】:大前年。(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组词】:大概。大凡。(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1) 古通“太”。(2) 古通“泰”。
fū fú,(1) 旧时称成年男子。【组词】:渔夫。农夫。万夫不当之勇。(2) 旧时称服劳役的人。【组词】:夫役。拉夫。(3) 〔夫子〕➊旧时对学者的称呼;➋旧时称老师;➌旧时妻称夫;➍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4) 与妻结成配偶者。【组词】:丈夫。夫妇。(1) 文言发语词。【组词】:夫天地者。(2) 文言助词。【例句】:逝者如斯夫。(3) 文言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或“那”。【组词】:夫猫至。
1. 周代下大夫小宰、小司徒、小司空、小司寇、小司马的合称。爵位名。秦始皇二十八年封禅泰山,风雨暴至,避于树下,因此树护驾有功,按秦官爵封为五大夫。事见《史记·秦始皇本纪》。后世有人不明“五大夫”为秦官,而附会为五株松。
⒈ 周 代下大夫小宰、小司徒、小司空、小司寇、小司马的合称。
引《礼记·王制》“下大夫五人” 唐 孔颖达 疏:“周 礼五等国,悉三卿、五大夫、二十七士。”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燕礼小臣作下大夫二人媵爵》:“大夫五人者, 崔灵恩 所谓司徒之下置小宰、小司徒,司空之下置小司空、小司寇,司马事省置小司马一人是也。分言之曰卿曰大夫,合言之则三卿为上大夫,五大夫为下大夫。”
⒉ 爵位名。 战国 时 楚 魏 始设, 秦 汉 因之,为二十等爵的第九级。 汉 初以第七级公大夫以上为高爵,均有食邑。 汉文帝 以后,改以五大夫以上为高爵,仅得免役。
引《战国策·楚策一》:“楚 杜赫 説 楚王 以取 赵。王且予之五大夫,而令私行。”
《史记·高祖本纪》:“项梁 益 沛公 卒五千人,五大夫将十人。”
裴駰 集解引 苏林 曰:“五大夫,第九爵也。”
《汉书·食货志下》:“千夫如五大夫。”
颜师古 注:“五大夫,旧二十等爵之第九级也。至此以上,始免徭役。”
⒊ 秦始皇 二十八年封禅 泰山,风雨暴至,避于树下,因此树护驾有功,按 秦 官爵封为五大夫。事见《史记·秦始皇本纪》。后世有人不明“五大夫”为 秦 官,而附会为五株松。 汉 应劭 《汉官仪》谓 始皇 所封的是松树。后因以为松的别名。
引明 何景明 《古松歌》:“君不见 泰山 五大夫,零落今看在何处。”
⒈ 授赏有功者的爵位。战国时楚魏始设,秦汉因之,为二十等爵的第九级。
引《战国策·楚策一》:「楚杜赫说楚王以取赵。王且予之五大夫,而令私行。」
汉·鼌错〈论贵粟疏〉:「今民入粟受爵,至五大夫以上,迺复一人耳。」
⒉ 秦始皇封泰山后,返京途中遇大风雨,在松树下休息,因而封此松为五大夫。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后泛指松树。
⒊ 越王句践的五大夫。为舌庸、苦成、大夫种、范蠡、皐如。
⒋ 战国时魏的五大夫。为吴起、西门豹、北门可、乐羊、李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