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盛 [míng shèng]
1. 昌明兴盛。亦指盛世。旺盛;强盛。指美好的盛德。
明盛 引证解释
⒈ 昌明兴盛。亦指盛世。
引汉 扬雄 《解嘲》:“今吾子幸得遭明盛之世,处不讳之朝。”
唐 高适 《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诗:“幸逢明盛多招隐,高山大泽徵求尽。”
唐 李翱 《答皇甫湜书》:“词句足以称讚明盛,纪一代功臣贤士行跡。”
⒉ 旺盛;强盛。
引汉 王充 《论衡·道虚》:“肤温腹饱,精神明盛。”
宋 范仲淹 《再奏乞两府兼判》:“虽有夷狄,而中国明盛,彼不我轻。”
⒊ 指美好的盛德。
引《文选·班固<典引>序》:“虽不足雍容明盛万分之一,犹启发愤满,觉悟童蒙。”
吕延济 注:“言不足以言天子美明之盛德。”
国语词典
明盛 [míng shèng]
⒈ 昌明而盛大。
引《文选·扬雄·解嘲》:「今吾子幸得遭明盛之世,处不讳之朝。」
《文选·班固·典引》:「虽不足雍容明盛万分之一,犹启发愤满。」
明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乌阳释义:指太阳。亦喻昌明盛世。
- 2.
华旦释义:吉日良辰;光明盛世。宋 范仲淹《上张右丞书》:“恭维右丞,维岳降神,仪我华旦。”宋 曾巩《进奉元丰元年同天节功德疏状》:“矧属熙朝,实标华旦,是敢虔遵象教,恭啟法筵,倾率土之欢心,祝后天之遐算。”宋 陆游《贺皇帝表》:“臣等身逢华旦,目覿弥文,燕至祀禖,行庆则百男是祐;鷄鸣同寝,敢祝於万年之休。”
- 3.
孝熙释义:谓孝德光明盛美。
- 4.
昭懋释义:光明盛大。
- 5.
昱奕释义:明盛。
- 6.
显显翼翼释义:显明盛大貌。
- 7.
晫晫释义:明盛貌。
- 8.
朱明释义:⒈夏季。尸子《卷上》:“春为青阳,夏为朱明,秋为白藏,冬为玄英。”《汉书·礼乐志》:“朱明盛长,旉与万物。”晋 潘岳《射雉赋》:“於时青阳告谢,朱明肇授。”唐 刘禹锡《代谢端午赐物表》:“朱明仲月,端午佳辰。”清 孙枝蔚《惜夏》诗:“我饯朱明后,无衣暗自伤。”⒉指立夏节。南朝 梁 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中吕四月》:“节届朱明,晷钟丹陆。”《敦煌曲子词·菩萨蛮》:“朱明时节樱桃熟,卷帘嫩笋初成竹。”元 柯丹邱《荆钗记·绣房》:“宝篆香消,绣窗日永,又还节近朱明。”⒊太阳。《楚辞·招魂》:“朱明承夜兮,时不
- 9.
涆涆释义:⒈水迅速流动貌。⒉光明盛大貌。
- 10.
烵烁释义:明盛貌。
- 11.
熛怒释义:⒈火盛貌。《诗·小雅·正月》“燎之方扬”汉 郑玄 笺:“火田为燎,燎之方盛之时,炎炽熛怒,寧有能灭息之者!”《隋书·礼仪志二》:“夏迎 赤熛怒 者,火色熛怒,其灵炎至明盛也。”⒉引申为热盛。元 王恽《苦热叹四十韵》:“今年六月中,荼毒逾往岁。金晶才始状,熛怒势此鋭。”⒊风迅猛貌。《文选·宋玉<风赋>》:“飘忽淜滂,激颺熛怒。”李善 注:“熛怒,如熛之声。”清 吴伟业《八风诗》之七:“飞廉 熛怒向人间,徐福 求仙恨未还。”⒋赤熛怒 的省称。古谓五方帝之一,指南方赤帝,司夏。金 王琢《癸酉岁大热》诗:“手
- 12.
矞矞释义:明盛貌。
- 13.
緪升释义:《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恆,如日之升。”陆德明 释文:“恆,本亦作緪。”孔颖达 疏:“言王德位日隆,有进无退,如月之上弦,稍就盈满;如日之﹝始﹞出,稍就明盛。”后因用“緪升”表日益兴盛之意。
- 14.
芳序释义:美好的时光。 引申指昌明盛世。
- 15.
贞纪释义:谓清明盛世。
- 16.
赫赫扬扬释义:⒈赫赫:显赫的样子。⒉光明盛大的样子。⒊形容兴旺显赫。
- 17.
遗年释义:谓遗弃老年人。 《礼记·祭义》:“昔者 有虞氏 贵德而尚齿,夏后氏 贵爵而尚齿,殷 人贵富而尚齿,周 人贵亲而尚齿,虞、夏、殷、周,天下之盛王也,未有遗年者。年之贵於天下,久矣,次乎事亲也。”孔颖达 疏:“未有遗年者,言 虞、夏、殷、周,虽是明盛之王也,未有遗弃其年者。”宋 司马光《庆文公八十会口号》:“某闻三王之盛,未有遗年;五福之先,莫如享寿。”
- 18.
郁郁桓桓释义:文采明盛、勇武出众的样子。
- 19.
鲜盛释义:鲜明盛美。
- 20.
齐明释义:⒈整齐而严明。《礼记·中庸》:“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孔颖达 疏:“齐谓整齐,明谓严明,盛服谓正其衣冠,是修身之体也。”⒉谓在祭祀前斋戒沐浴,静心洁身。《礼记·中庸》:“齐明盛服,以承祭祀。”郑玄 注:“明犹洁也。”孔颖达 疏:“言鬼神能生养万物,故天下之人齐戒明絜,盛饰衣服,以承祭祀。”⒊敏捷明智。齐,通“齌”。《国语·周语上》:“国之将兴,其君齐明衷正。”《荀子·修身》:“齐明而不竭,圣人也。”王念孙《读书杂志·荀子一》:“齐者,智虑之敏也,故以齐明连文。”⒋粢盛;齍盛。祭祀所盛黍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