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全福 全福的意思
quán

全福

简体全福
繁体
拼音quán fú
注音ㄑㄨㄢˊ ㄈㄨ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uán,(1) 完备,齐备,完整,不缺少。【组词】:齐全。完全。智勇双全。求全责备。(2) 整个,遍。【组词】:全部。全国。全民。全神贯注。全心全意。(3) 都。【例句】:代表全来了。(4) 使不受损伤。【组词】:保全。(5) 姓。

fú,(1) 一切顺利,幸运,与“祸”相对。【组词】:福气。享福。造福。祝福。福利。福音。福相。作威作福(原指统治者专行赏罚,独揽威权。后形容滥用权势,横行霸道)。(2) 旧时妇女行礼的姿势。【组词】:万福。(3) 祭神的酒肉。【组词】:福食。福酒。福物。(4) 保祐。【例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福荫。福佑。(5) 姓。

基本含义

指一个人或一家人幸福、幸运、顺利。

全福的意思

全福 [quán fú]

1. 保全已有的幸福。

3. 完全的福运。

全福 引证解释

⒈ 保全已有的幸福。

《后汉书·冯异岑彭贾复传论》:“昔 高祖 忌 柏人 之名,违之以全福;征南恶 彭亡 之地,留之以生灾。”
《三国志·魏志·桓阶传》:“明府必欲立功明义,全福远祸,不宜与之同也。”
《南史·王彧传》:“故甘心於履危,未必逢祸,纵意於处安,不必全福。”

⒉ 完全的福运。

唐 韩愈 《祭左司李员外太夫人文》:“胄於茂族,配此德门;克成厥家,享有全福。”
宋 曾巩 《到亳州与南京张宣徽启》:“仲山 之明且哲,宜保令名; 鲁名 之寿而臧,永膺全福。”


国语词典

全福 [quán fú]

⒈ 保全其原有的幸福。

《三国志·卷二二·魏书·桓阶传》:「明府必欲立功明义,全福远祸,不宜与之同也。」

⒉ 百福皆备。

唐·韩愈〈祭左司李员外太夫人文〉:「克成厥家,享有全福。」
宋·苏辙〈明堂贺表〉:「能事既修,全福自至。」


全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子团圆释义:为旧时的生育习惯如故有“五子登科”、“七子团圆”、“十子全福”等。
    • 2.
      全福寿释义:旧时酒席上猜拳的一种游戏。双方各伸出五个指头,合成十个指头,叫“全福寿”。
    • 3.
      全福手释义:见“全福寿”。
    • 4.
      全科人儿释义:指父母、配偶、子女都健在的人(多指妇女)。也叫全福人儿、全乎人儿。
    • 5.
      完福释义:犹全福。 谓福泽齐全。明 沉德符《野获编·内阁·宰相老科第》:“文敏 相四朝,至 正统 庚申而殁於位,其科第已四十一年;文定 相三朝,至丙寅亦殁於位,则去登第已四十七年。二公存殁恩礼俱无缺,可称完福。”
    • 6.
      德门释义:有德之家。晋 陆机《为陆思远妇作》诗:“洁己入德门,终远母与兄。”《南史·谢灵运传论》:“然 谢 氏自 晋 以降,雅道相传,景恒、景仁 以德素传美,景懋、景先 以节义流誉……可谓德门者矣。”唐 韩愈《祭左史李员外太夫人文》:“胄於茂族,配此德门。克成厥家,享有全福。”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五:“事隔百年,诗题三代,亦德门佳话也。”
    • 7.
      担认释义:承认担当;应承。清 林则徐《批英国领事义律派参逊赴洋示令全缴鸦片禀》:“今为尔计,该领事既有权柄,又在本大臣前屡禀担认万无可卸之责,岂有能令众夷缴烟,而不能令其写单之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二回:“他答应购办机器,叫我担认收买煤斤。”陈春生《壬寅洪全福广州举义记》:“至辛丑八月,得 纪堂 担认军餉。”
    • 8.
      棺殓释义:亦作“棺敛”。以棺木收殓死者。《礼记·曾子问》:“召公 谓之曰:‘何以不棺敛於宫中?’”宋 庄季裕《鸡肋编》卷下:“既溺,里人大呼求救,得其尸已死,即号慟为之制服如兄弟,厚为棺敛,送终之礼甚备。”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洪全福起义档案·大明顺天国元年南粤兴汉大将军重悬赏格告示》:“官弁兵丁长夫等有阵亡者,由营从丰棺殮。”
    • 9.
      贋鼎释义:《韩非子·说林下》:“齐 伐 鲁,索谗鼎,鲁 以其鴈往,齐 人曰:‘鴈也。’鲁 人曰:‘真也。’”后因以“贋鼎”指仿造或伪托之物。明 袁中道《<袁中郎先生全集>序》:“及其后也,剽窃雷同,如贋鼎伪觚,徒取形似,无关神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你那里是甚么金石家,竟是一个製造贋鼎的工匠!”陈春生《壬寅洪全福广州举义记》:“英 官以 粤 吏越境诱捕国事犯,加以谋杀,且又属贋鼎,大碍 香港 治安,向 粤 吏严重交涉。”

全福(quanf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全福是什么意思 全福读音 怎么读 全福,拼音是quán fú,全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全福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