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拗 [zhí niù]
1. 坚持己见,固执任性。
例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但不晓事,又执拗耳。——《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二年》
脾气执拗。
英[obstinate; pig headed; willful;]
执拗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执抝”。
⒉ 坚持己见,固执任性。
引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 荆公 ﹞又曰:‘有 伊尹 之志,则放其君可也;有 周公 之志,则诛其兄可也;有 周 后妃之志,则求贤审官可也。’似此议论,岂特执抝而已,真悖理伤道也。”
清 李渔 《蜃中楼·龙战》:“当初是令姪女执拗,不肯与小儿成亲。”
鲁迅 《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个人这样闹闹脾气还不要紧,若治国平天下也这样闹起执拗的脾气来,那还成什么话?”
⒊ 拦阻。
引《水浒传》第七二回:“李逵 守死要去,那里执抝得他住。”
《明史·杨廷和传》:“江 左比岁不登,中官请遣官督织造…… 廷和 等不奉命,因极言民困财竭,请毋遣。帝趣益急,且戒毋瀆扰执拗。”
国语词典
执拗 [zhí niù]
⒈ 固执而不顺从。
引《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因他性子执拗,主意一定,佛菩萨也劝他不转,人皆呼为『拗相公』。」
《文明小史·第九回》:「当下众绅士见本府如此执拗,就想置之不理,听其自然。」
近固执
反服帖 服理 顺从
⒉ 阻挡、拦阻。
引《水浒传·第七二回》:「李逵守死要去,那里执拗得他住。」
执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专愎释义:专擅执拗。 《史记·伍子胥列传》:“子胥 专愎强諫,沮毁用事,徒幸 吴 之败,以自胜其计谋耳。”《资治通鉴·晋惠帝永熙元年》:“骏 为政,严碎专愎,中外多恶之。”明 沉德符《野获编·内阁·张方二相》:“嘉靖 议礼诸臣,其最专愎者,无如 张萝峰。”
- 2.
倔巴释义:〈方〉性格直爽执拗,言语行动粗鲁生硬。
- 3.
倔强倨傲释义:倔强:执拗;倨傲:傲慢。 执拗而又傲慢。
- 4.
倔头强脑释义:形容言语动作生硬执拗的样子。
- 5.
偏愎释义:偏激执拗。
- 6.
刚愎释义:⒈倔强执拗,固执己见其佐先縠,刚愎不仁,未肯用命。--《左传.宣公十二年》⒉反对正确、合理、恰当或公认事物的性格与意向。
- 7.
别扭释义:1、不顺心;执拗,难对付。不习惯:不适应。2、意见不相投合。亦指争执之事。3、谓说话、作文等不通顺;不流畅。4、拘谨;难为情。
- 8.
别强释义:倔强执拗。
- 9.
十个光棍九个倔释义:谓未婚的成年男子,大多性格古怪﹑执拗。
- 10.
实落释义:⒈诚实;不虚伪:他有点执拗,对人心地可实落。⒉(心情)安稳踏实:听他这样一说,我心里才感到实落。⒊确切:你究竟哪天动身,请告诉我个实落的日子。⒋结实;牢固:这把椅子做得可真实落。
- 11.
左性子释义:⒈性情执拗、怪僻。⒉性情执拗、怪僻的人。
- 12.
很人释义:执拗乖戾的人。
- 13.
心别释义:⒈心中别有打算。⒉性情执拗。
- 14.
愎戆释义:执拗不明事理。
- 15.
愎戾释义:⒈亦作“愎类”。 亦作“愎盭”。执拗乖僻。⒉指执拗乖僻的人。
- 16.
愚愎释义:愚昧而执拗。
- 17.
愚暗释义:⒈亦作“愚闇”。亦作“愚黯”。愚钝而不明事理。《荀子·成相》:“请成相,世之殃,愚闇、愚闇堕贤良。”汉 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勾践 愚黯,亲欲为贼。”《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鄙人愚暗,受性不敏。”明 唐顺之《与胡梅林总督书》之四:“弟以造下行营三座,决然可以制贼而诸将尚不能用之,所谓或执拗不肯相听,或愚闇不能相听,此亦其一节也。”《清史稿·巴布海传》:“巴布海 闻上,上责其愚黯。”李大钊《青年与农村》:“他们的愚暗,就是我们国民全体的愚暗。”⒉指愚昧之人。晋 葛洪《抱朴子·对俗》:“此
- 18.
愚抝释义:愚昧而执拗。
- 19.
憋拗释义:固执;执拗。
- 20.
憨劲释义:谓不顾一切地执着的劲头。 杜鹏程《年青的朋友·平常的女人》:“这位大嫂有一股十分执拗的憨劲儿。”郭小川《老矿工的爱情》:“孩子呀!你真有股憨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