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桑土 桑土的意思
sāng

桑土

简体桑土
繁体
拼音sāng tǔ
注音ㄙㄤ ㄊㄨ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āng,(1) 落叶灌木,叶子可以喂蚕,果穗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家具或农具,皮可造纸,叶、果均可入药。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组词】:桑葚。桑农。桑梓(喻乡里,故乡)。沧海桑田(形容世事变迁很大)。桑榆暮景。(2) 姓。

tǔ,(1) 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组词】:土壤。黄土。(2) 疆域。【组词】:国土。领土。(3) 本地的,地方性的。【组词】:故土。(4) 民间生产的(区别于“洋”)。【例句】:土方(民间流传的药方,亦称“偏方”)。(5) 不合潮流。【组词】:土气。(6) 未熬制的鸦片。【组词】:烟土。(7)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8)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组词】:土族。(9) 姓。

基本含义

指荒凉贫瘠、不毛之地。

桑土的意思

桑土 [sāng tǔ]

1. 宜于植桑的土地。

桑土 引证解释

⒈ 宜于植桑的土地。

《书·禹贡》:“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
孔颖达 疏:“宜桑之土既得桑养蚕矣。”
《史记·夏本纪》:“九河既道, 雷夏 既泽, 雍 沮 会同,桑土既蚕,於是民得下丘居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泿水》:“高则桑土,下则沃衍,林麓鸟兽,于何不有。”

⒉ 指桑根皮。参见“桑土绸繆”。


桑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息壤释义:⒈古代传说的一种能自生长,永不减耗的土壤。《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鯀 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郭璞 注:“息壤者,言土自长息无限,故可以塞洪水也。”唐 柳宗元《天对》:“盗堙息壤,招帝震怒。”鲁迅《故事新编·理水》:“借了上帝的息壤,来湮洪水。”一说指沃土。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息壤辩》:“《山海经》所云‘鯀 窃帝之息壤’,盖指桑土稻田,可以生息,故曰息壤。”⒉泛指泥土。唐 刘禹锡《答东阳于令涵碧图》诗序:“斧凡材,畚息壤,而清溪翠巖森立坌来。”⒊栖止之地。清 龚自珍《桐君仙人招隐歌》:“两家息壤
    • 2.
      桑土释义:⒈宜于植桑的土地。 ⒉指桑根皮。参见“桑土绸繆”。
    • 3.
      绸缪未雨释义:《诗·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户。 ”孔颖达 疏:“毛 以爲自説作巢至苦,言己及天之未陰雨之時,剥彼桑根以纏綿其牖户,乃得成此室巢。”后以“綢缪未雨”或“未雨綢繆”比喻事前作好准备工作。清 黄钧宰《金壶浪墨·水患诗》:“消遣殘冬易,綢繆未雨難。”康有为《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當此綢繆未雨之時,爲興學育才之事,若追亡救火之急,猶恐其不能以立國也。”参见“未雨綢繆”。
    • 4.
      绸缪桑土释义:犹绸缪未雨。 清 钱谦益《输丁议》:“吾邑富庶,百倍于 巢,願爲綢繆桑土之思,無忍焦頭爛額之議。”
桑土是什么意思 桑土读音 怎么读 桑土,拼音是sāng tǔ,桑土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桑土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