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暴露 暴露的意思
bào

暴露

简体暴露
繁体
拼音bào lù
注音ㄅㄠˋ ㄌ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ào pù,(1) 强大而突然来的,又猛又急的。【组词】:暴雷。暴病。暴动。暴力。暴涨。暴发。风暴。暴风骤雨(亦喻声势浩大、发展迅猛的群众运动)。(2) 过分急躁的,容易冲击的。【组词】:脾气暴躁。暴跳如雷。(3) 凶恶残酷的。【组词】:凶暴。暴虐。暴君。暴戾恣睢(残暴凶狠,任意胡为)。暴政。横征暴敛。(4) 横蹋,损害。【组词】:自暴自弃。暴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5) 鼓起来,突出。【组词】:暴起青筋。(6) 徒手搏击。【例句】:暴虎冯(píng)河(喻有勇无谋)。(7) 〔暴露〕显露,如“暴暴无遗”。(8) 姓。 ◎ 同“曝1”。

lù lòu,(1) 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球。【组词】:露水。白露。寒露。朝(zhāo )露。甘露。(2) 在室外,无遮盖。【组词】:露天。露宿。露营。(3) 加入药料或果子汁制成的饮料或药剂。【组词】:露酒。枇杷露。(4) 滋润。【组词】:覆露万民。(5) 表现,显现。【例句】:露布(a.通告;b.古代指未加封缄的文书;c.檄文;d.捷报等)。露骨。袒露。吐露。揭露。暴露。 ◎ 用于一些口语词语,如“露怯”、“露马脚”。

基本含义

暴露指的是隐藏的事物或真相被揭露或暴露出来。

暴露的意思

暴露 [bào lù]

1. 露在外面,无所遮蔽。

暴露无遗。

[ expose; reveal; ]

2. 显露。

不必要地暴露部队。

[ 隐蔽的事物、缺陷、矛盾、问题等; ]

暴露 引证解释

⒈ 露在外面,无所遮蔽。

《荀子·王制》:“兵革器械者,彼将日日暴露毁折之中原,我今将脩饰之,拊循之,掩盖之於府库。”
《汉书·严助传》:“今方内无狗吠之警,而使陛下甲卒死亡,暴露中原,霑渍山谷。”
宋 曾巩 《瀛州兴造记》:“是日大雨,公私暴露,仓储库积,无所覆冒。”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施二》:“僧房数十间,强半倾圮,佛像暴露,鐘鱼闃寂。”

⒉ 显露;揭露。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后娶》:“播扬先人之辞迹,暴露祖考之长短,以求直己者,往往而有。”
峻青 《海啸》第四章:“再等一等吧, 嫚姑子,免得暴露目标。”
徐迟 《狂欢之夜》:“他暴露了罪恶的魔鬼们的罪行和原形,当着全民族的面大声地讽刺嘲笑他们。”


国语词典

暴露 [bào lù]

⒈ 显现在外。唐·李华〈吊古战场文〉:「万里奔走,连年暴露。」也作「曝露」。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〇》:「今再无可逃,敢以身后为托,不使吾尸骸暴露,足矣!」

掩盖 隐蔽 隐藏 遮蔽 收藏 埋没 掩饰 隐瞒

⒉ 揭发。北齐·颜之推也作「曝露」。

《颜氏家训·后娶》:「播扬先人之辞迹,暴露祖考之长短。」


暴露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公开释义:⒈不加隐蔽的;面对大家的(跟“秘密”相对):公开活动。⒉使秘密的成为公开的:这件事暂时不能公开。
    • 2.
      揭露释义:使隐蔽的事物显露:揭露矛盾。揭露问题的本质。阴谋被揭露出来。
    • 3.
      显露释义:原来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现出:他脸上显露出高兴的神色。
    • 4.
      泄漏释义:⒈(液体、气体)漏出。⒉泄露。
    • 5.
      流露释义:(意思、感情)不自觉地表现出来:流露出真情。他的每一首诗,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祖国的热爱。
    • 6.
      走漏释义:⒈泄露(消息等):走漏风声。⒉走私漏税。⒊大宗的东西部分失窃、遗失。
    • 7.
      透露释义:泄露或显露(消息、意思等):透露风声。真相透露出来了。

暴露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埋没释义:⒈掩埋;埋起来:耕地被流沙埋没。 ⒉使显不出来;使不发挥作用:埋没人才。
    • 2.
      掩盖释义:遮盖:大雪掩盖着田野。掩饰该受责备的或违法的事:掩盖丑事。
    • 3.
      掩蔽释义:⒈遮蔽;隐藏:掩蔽部。 ⒉遮蔽的东西或隐藏的地方:河边的堤埂很高,正好做我们的掩蔽。
    • 4.
      掩饰释义:设法掩盖(真实的情况):掩饰错误。 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 5.
      收藏释义:收集保藏:收藏文物。
    • 6.
      潜伏释义:隐藏;埋伏:潜伏着危险。
    • 7.
      藏匿释义:藏起来不让人发现:在山洞里藏匿了多天。
    • 8.
      遮蔽释义:⒈遮挡。⒉军事上指遮住目标,防止敌人发现。主要方法有利用地形、设置遮障、进行迷彩伪装、施放烟幕、使用角反射器等。
    • 9.
      隐瞒释义:掩盖真相,不让人知道:隐瞒错误。大家都知道了,他还想隐瞒。
    • 10.
      隐蔽释义:⒈借旁的事物来遮掩:游击队隐蔽在高粱地里。⒉被别的事物遮住不易被发现:地形隐蔽。手法隐蔽。
    • 11.
      隐藏释义:藏起来不让发现:隐藏在丛林中。

暴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圪塔释义:亦作“一圪垛”。亦作“一圪堵”。亦作“一各多”。亦作“一各都”。方言。犹言一大堆,许许多多。陕北 民歌《信天游》一:“对面湾里一圪塔艾,虽然年轻心不坏。”陕北 民歌《信天游》一:“煮了一圪垛钱钱,下了一圪垛米,路上搂柴了一了你。”钱钱,黑豆制食物,形如钱。韩起祥《刘巧团圆》:“刘媒婆 觉得脸上光采,说了一圪堵感谢的话才走。”秧歌剧《惯匪周子山》第一场:“尔刻你们大家这一各多又来了,怕有什么暴露,我看咱们还是放个哨出去。”秧歌剧《栽树》:“七八月,杏儿桃儿梨儿果子都熟透,树枝上结下一各都。”
    • 2.
      三军暴骨释义:三军:指所有军队;暴:晒。 三军的尸骨暴露于战场。形容战败,使军士尸横战场。
    • 3.
      丑态尽露释义:丑恶的形态彻底暴露出来。
    • 4.
      丑态毕露释义:毕:完全。 丑恶的形态彻底暴露。
    • 5.
      且休释义:⒈暂且休整;暂且休息。 《史记·乐毅列传》:“寡人之使 骑劫 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於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汉书·刘向传》:“天子召见 向,叹息悲伤其意,谓曰:君且休矣,吾将思之。”颜师古 注:“且令出外休息。”⒉莫要。唐 杜甫《驱竖子摘苍耳》诗:“寄语恶少年,黄金且休掷。”《水浒传》第二七回:“武松 道:‘你们且休坐了,赶下岭去,寻买些酒肉吃。’”明 叶宪祖《易水寒》第一折:“且休嗟数奇,待时藏器,佯狂游世。”
    • 6.
      乌贼求全释义:为了保全自己而做出一些假象来迷惑敌人,但是却适得其反,暴露了自己。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看问题比较片面的意思。
    • 7.
      九府释义:⒈周 代掌管财币的机构。后泛指国库。《史记·货殖列传》:“其后 齐 中衰,管子 修之,设轻重九府。”张守节 正义:“周 有大府、玉府、内府、外府、泉府、天府、职内、职金、职币,皆掌财币之官,故云九府也。”《陈书·周迪传》:“擅歛征赋,罕归九府。”白蕉《袁世凯与中华民国》:“四民輟业,满目疮痍,六师暴露,九府匱竭。”⒉指各方的宝藏和特产。《尔雅·释地》:“九府:东方之美者,有 医无閭 之珣玗琪焉;东南之美者,有 会稽 之竹箭焉;南方之美者,有 梁山 之犀象焉;西南之美者,有 华山 之金石焉;西方之美者,有
    • 8.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释义:长篇小说。清代吴沃尧作。一百零八回。以1884年中法战争到1903年前后二十年间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主人公“九死一生”的经历见闻,描绘了晚清社会官场、儒林、商界、家庭的种种怪现状,对社会现实作了较全面的暴露。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 9.
      人多眼杂释义:意指在人多的场合,容易被发现或暴露。
    • 10.
      俄国农奴制改革释义: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因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农民反抗运动,农奴制日益暴露出其腐朽落后性,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更促进了反农奴制运动的高涨。沙皇政府被迫于1861年3月发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民有人身自由;全部土地归地主所有,农民获得份地要缴纳高额赎金。改革虽然废除了农奴制,但维护了地主阶级利益,具有很大的不彻底性。
    • 11.
      偃息旗鼓释义:偃:放倒;息:停止。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隐蔽行军,不暴露目标。现比喻无声无息地停止运动。
    • 12.
      偃旗息鼓释义:放倒军旗,停敲战鼓。 原指不暴露目标,秘密行军。也指停止战斗。《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有伏兵,引去。” 后也用以比喻事情中止或声势减弱。
    • 13.
      偶语弃市释义:偶语:二人相对私语;弃市:古刑罚,将犯人处死后将尸体暴露于街头示众。指在封建暴政下,人们相聚谈话就会被杀害。
    • 14.
      光感应释义:由暴露于特定光照条件而产生的。
    • 15.
      凶相毕露释义:凶恶的面貌完全暴露出来了。
    • 16.
      出丑扬疾释义:暴露丑恶。
    • 17.
      刬削释义:⒈削除;铲除。 唐 冯贽《云仙杂记·失去周字知唐必兴》:“则天 初称 周,方具告天册文,有吏人见大 周 字上有两仙童,长二三寸,执刀剗削,斯须视之失去‘周’字。”《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五年》:“二月,甲辰,詔:‘诸州有京观处,无问新旧,宜悉剗削,加土为坟,掩蔽枯巧,勿令暴露。’”《云笈七籤》卷二五:“犬鼠不至处,剗削草秽,浄地之上。”⒉废除;删除。宋 苏辙《论衙前及诸役人不便札子》:“右臣窃见 元祐 以来朝廷改更弊政,如青苗、市易、保甲等事,一皆剗削,而天下卒无一人以为非者。”明 方孝孺《赠卢信道序》:“
    • 18.
      前兆释义:某些事物在将要暴露或发作之前的一些征兆:由于地球内部地质结构千差万别,各地出现的地震前兆也不尽相同。
    • 19.
      单露释义:孤立而暴露。
    • 20.
      卖酒提瓶释义:意谓暴露整个家底。

暴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圪塔释义:亦作“一圪垛”。亦作“一圪堵”。亦作“一各多”。亦作“一各都”。方言。犹言一大堆,许许多多。陕北 民歌《信天游》一:“对面湾里一圪塔艾,虽然年轻心不坏。”陕北 民歌《信天游》一:“煮了一圪垛钱钱,下了一圪垛米,路上搂柴了一了你。”钱钱,黑豆制食物,形如钱。韩起祥《刘巧团圆》:“刘媒婆 觉得脸上光采,说了一圪堵感谢的话才走。”秧歌剧《惯匪周子山》第一场:“尔刻你们大家这一各多又来了,怕有什么暴露,我看咱们还是放个哨出去。”秧歌剧《栽树》:“七八月,杏儿桃儿梨儿果子都熟透,树枝上结下一各都。”
    • 2.
      三军暴骨释义:三军:指所有军队;暴:晒。 三军的尸骨暴露于战场。形容战败,使军士尸横战场。
    • 3.
      丑态尽露释义:丑恶的形态彻底暴露出来。
    • 4.
      丑态毕露释义:毕:完全。 丑恶的形态彻底暴露。
    • 5.
      且休释义:⒈暂且休整;暂且休息。 《史记·乐毅列传》:“寡人之使 骑劫 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於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汉书·刘向传》:“天子召见 向,叹息悲伤其意,谓曰:君且休矣,吾将思之。”颜师古 注:“且令出外休息。”⒉莫要。唐 杜甫《驱竖子摘苍耳》诗:“寄语恶少年,黄金且休掷。”《水浒传》第二七回:“武松 道:‘你们且休坐了,赶下岭去,寻买些酒肉吃。’”明 叶宪祖《易水寒》第一折:“且休嗟数奇,待时藏器,佯狂游世。”
    • 6.
      乌贼求全释义:为了保全自己而做出一些假象来迷惑敌人,但是却适得其反,暴露了自己。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看问题比较片面的意思。
    • 7.
      九府释义:⒈周 代掌管财币的机构。后泛指国库。《史记·货殖列传》:“其后 齐 中衰,管子 修之,设轻重九府。”张守节 正义:“周 有大府、玉府、内府、外府、泉府、天府、职内、职金、职币,皆掌财币之官,故云九府也。”《陈书·周迪传》:“擅歛征赋,罕归九府。”白蕉《袁世凯与中华民国》:“四民輟业,满目疮痍,六师暴露,九府匱竭。”⒉指各方的宝藏和特产。《尔雅·释地》:“九府:东方之美者,有 医无閭 之珣玗琪焉;东南之美者,有 会稽 之竹箭焉;南方之美者,有 梁山 之犀象焉;西南之美者,有 华山 之金石焉;西方之美者,有
    • 8.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释义:长篇小说。清代吴沃尧作。一百零八回。以1884年中法战争到1903年前后二十年间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主人公“九死一生”的经历见闻,描绘了晚清社会官场、儒林、商界、家庭的种种怪现状,对社会现实作了较全面的暴露。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 9.
      人多眼杂释义:意指在人多的场合,容易被发现或暴露。
    • 10.
      俄国农奴制改革释义: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因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农民反抗运动,农奴制日益暴露出其腐朽落后性,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更促进了反农奴制运动的高涨。沙皇政府被迫于1861年3月发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民有人身自由;全部土地归地主所有,农民获得份地要缴纳高额赎金。改革虽然废除了农奴制,但维护了地主阶级利益,具有很大的不彻底性。
    • 11.
      偃息旗鼓释义:偃:放倒;息:停止。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隐蔽行军,不暴露目标。现比喻无声无息地停止运动。
    • 12.
      偃旗息鼓释义:放倒军旗,停敲战鼓。 原指不暴露目标,秘密行军。也指停止战斗。《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有伏兵,引去。” 后也用以比喻事情中止或声势减弱。
    • 13.
      偶语弃市释义:偶语:二人相对私语;弃市:古刑罚,将犯人处死后将尸体暴露于街头示众。指在封建暴政下,人们相聚谈话就会被杀害。
    • 14.
      光感应释义:由暴露于特定光照条件而产生的。
    • 15.
      凶相毕露释义:凶恶的面貌完全暴露出来了。
    • 16.
      出丑扬疾释义:暴露丑恶。
    • 17.
      刬削释义:⒈削除;铲除。 唐 冯贽《云仙杂记·失去周字知唐必兴》:“则天 初称 周,方具告天册文,有吏人见大 周 字上有两仙童,长二三寸,执刀剗削,斯须视之失去‘周’字。”《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五年》:“二月,甲辰,詔:‘诸州有京观处,无问新旧,宜悉剗削,加土为坟,掩蔽枯巧,勿令暴露。’”《云笈七籤》卷二五:“犬鼠不至处,剗削草秽,浄地之上。”⒉废除;删除。宋 苏辙《论衙前及诸役人不便札子》:“右臣窃见 元祐 以来朝廷改更弊政,如青苗、市易、保甲等事,一皆剗削,而天下卒无一人以为非者。”明 方孝孺《赠卢信道序》:“
    • 18.
      前兆释义:某些事物在将要暴露或发作之前的一些征兆:由于地球内部地质结构千差万别,各地出现的地震前兆也不尽相同。
    • 19.
      单露释义:孤立而暴露。
    • 20.
      卖酒提瓶释义:意谓暴露整个家底。

暴露造句

1.侦察员乔装改扮,隐蔽得很好,始终没有暴露目标。

2.搔首弄姿的女人并不能显示自己的美丽,却暴露了自己的轻浮。

3.随着电子商务如火如荼的发展,暴露出来方方面面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4.美国住房市场问题暴露无遗,信心危机蔓延。

5.他贼喊捉贼,没想到反而暴露了身份,被抓了起来。

6.我们要把那些谣言制造者不可告人的目的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彻底揭穿他们的阴谋。

7.这样做,无疑是不打自招,暴露了他自己的丑恶嘴脸。

8.敌人的阴谋诡计终于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9.这伙人的鬼蜮伎俩,已经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10.吴琼华看到“南霸天”,恨得咬牙切齿,举枪便打,结果暴露了目标,“南霸天”反而趁机逃跑了。

11.入侵者貌似强大,但在当地军民的抗击下,很快便暴露出外强中干的本质。

12.时至今日,在铁证面前,他才不得不暴露出自己的庐山真面。

13.对别人的失误幸灾乐祸是缺乏修养的表现,对别人的成功嫉妒挑剔是缺才少德的暴露

14.这一无可否认的事实赤裸裸地暴露出侵略者的野心。

15.敌人对江姐耍了不少的花招,最后他们的阴谋暴露无遗。

16.缺少顶级的防守中场这个问题在罗马暴露无遗。

17.国标的窘境,将国标权威性丧失状况暴露无遗。

18.但后者难产的过程,将各国的矛盾暴露无遗。

19.在法庭上经过对证,他的险恶用心一下子就暴露无遗了,人们这才认清了他的真面目。

20.他的政治野心暴露无遗。

暴露(baol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暴露是什么意思 暴露读音 怎么读 暴露,拼音是bào lù,暴露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暴露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