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悦 [xīn yuè]
1. 欣悦,指欣喜;欢悦。
欣悦 引证解释
⒈ 喜悦。
引汉 刘向 《列女传·鲁秋洁妇》:“欣悦驰骤,扬尘疾至。”
南朝 梁武帝 《幸阿育王寺赦诏》:“耆年童齿,莫不欣悦。”
明 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邹韬奋 《萍踪寄语》七五:“我们在这可爱的女孩的音容笑貌上看得出她心里的欣悦和自豪的情绪!”
国语词典
欣悦 [xīn yuè]
⒈ 欢欣喜悦。
引汉·刘向《列女传·卷五·鲁秋洁妇》:「子束发辞亲,往仕五年乃还,当欣悦驰骤,扬尘疾至。」
南朝梁·武帝〈幸阿育王寺赦诏〉:「耆年童齿,莫不欣悦。」
欣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四无量心释义:佛教语。菩萨普度无量众生的四种精神,即慈、悲、喜、捨。与乐谓之“慈”;拔苦谓之“悲”;见众生离苦得乐而欣悦,谓之“喜”;怨亲平等,谓之“捨”。
- 2.
屈色释义:谓屈意表示赞同或欣悦。
- 3.
无碍会释义:⒈见“无碍会”。 ⒉佛教语。即无遮会或无遮大会。南朝 梁武帝《幸阿育王寺赦诏》:“今出 阿育王寺 设无碍会。耆年童齿,莫不欣悦。”亦作“无碍会”。《南史·梁纪中·武帝下》:“﹝帝﹞幸 同泰寺,铸十方银像,并设无碍会。”参见“无遮大会”。
- 4.
欝陶释义:⒈忧郁貌。⒉酣畅貌;欣悦貌。
- 5.
欣恋释义:欣悦爱慕。
- 6.
欣悦释义:欣悦,指欣喜;欢悦。
- 7.
欣愉释义:欣悦;愉快。
- 8.
欣戴释义:欣悦拥戴。《逸周书·明堂》:“四海兆民,欣戴 文 武。”《晋书·元帝纪》:“苍生顒然,莫不欣戴。”宋 苏辙《贺擒鬼章表》:“臣等镇抚无功,黽勉备位。幸依干羽之化,庶睹兵革之藏;欣戴之心,倍万伦等。”《续资治通鉴·宋钦宗靖康元年》:“今陛下初即大位,中外欣戴,四方之兵,不日云集,敌骑必不能久留。”
- 9.
欣说释义:同“欣悦”。《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庆赐遂行,无不欣説。”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庾公 造 周伯仁,伯仁 曰:‘君何所欣説而忽肥?’”
- 10.
畅怿释义:欣悦。
- 11.
谕解释义:开导劝解。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六年》:“同州 刺史 尉迟敬德 预宴,有班在其上者,敬德 怒曰:‘汝何功,坐我上!’任城王 道宗 次其下,諭解之。敬德 拳殴 道宗,目几眇。”宋 司马光《太常少卿司马府君墓志铭》:“愚弱失理者,徐为諭解,往往晓悟欣悦,輟讼而去。”
- 12.
足音跫然释义:跫:脚步声。原指长期住在荒凉寂寞的地方,对别人的突然来访感到欣悦。后常比喻难得的来客。
- 13.
跫然足音释义:跫:脚步声。原指长期住在荒凉寂寞的地方,对别人的突然来访感到欣悦。后常比喻难得的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