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n,(1) 讲,说。【组词】: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2) 说的话。【组词】: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3) 汉语的字。【组词】: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4) 语助词,无义。【组词】: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5) 姓。
tīng,(1) 用耳朵接受声音。【组词】:听力。听写。听觉。聆听。洗耳恭听。(2) 顺从,接受别人的意见。【组词】:言听计从。(3) 任凭,随。【例句】:听任(rèn )。听凭。听之任之。(4) 治理;判断。【例句】:听讼(审理案件)。听政。(5) 量词,指马口铁密封成筒状以贮藏食物、饮料等。【例句】:一听可口可乐。
jì,(1) 核算。【组词】:计时。计量(liàng )。计日程功。(2) 测量或核算度数、时间、温度等的仪器。【组词】:晴雨计。湿度计。(3) 主意,策略。【组词】:计策。计谋。(4) 谋划,打算。【组词】:计划。计议。(5) 姓。
cóng,(1) 跟随。【组词】:愿从其后。(2) 依顺。【组词】:顺从。盲从。从善如流。(3) 采取,按照。【组词】:从优。(4) 从事;参加。【组词】:从业。从政。投笔从戎。(5) 由,自。【组词】:从古至今。从我做起。(6) 跟随的人。【组词】:侍从。仆从。(7) 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例句】:从父(伯父、叔父的通称)。(8) 次要的。【组词】:主从。从犯。(9) 中国魏以后,古代官品(有“正品”和“从品”之分,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10) 姓。
1. 说的话出的主意都采纳照办。形容对某个人非常信任。
⒈ 说的话出的主意都采纳照办。形容对某个人非常信任。
引《魏书·崔浩传论》:“属 太宗 为政之秋,值 世祖 经营之日,言听计从,寧廓区夏。”
李六如 《六十年的变迁》第一卷第一章:“晚和 觉得 昌志 比自己想事周到些,不但连声道好,而且从此言听计从,更加信服他。”
亦作“言从计听”。 清 洪昇 《长生殿·贿权》:“便道我言从计听微有权,这就里机关不易言。”
⒈ 形容深被信任。也作「言听计行」。
引《三国演义·第八〇回》:「臣自出茅庐,得遇大王,相随至今,言听计从。」
《官场现形记·第一一回》:「他在刘中丞手下当差,却也非止一日,一向是言听计从,院上这些老爷们,没有一个盖过他的,真正是天字第一号的红人。」
近视为心腹
反一意孤行
1.对于他这个智多星的建议,我们一向言听计从地去做。
2.它是让你说服他人、甚至连你自己都会言听计从的艺术。
3.他对爷爷的话言听计从,是个公认的孝顺孩子。
4.经理很信任小王,对他总是言听计从。
5.他这种凡事言听计从的态度,让大家觉得他很没有主见。
6.总统对于经济民族主义的提议者则言听计从。
7.我哥哥是名业余的摄影师,又是个言听计从的人。
8.别人讲的事情,不要都言听计从,要去认真思考,加入自己的理念,才会理解的更深刻。
9.人们从不会质疑我,他们言听计从。
10.经理对张主任非常信任,对他的意见总是言听计从。
11.他拿不定主意,便言听计从地按照妻子的意思去做。
12.牛金星投入义军后,李自成对他十分器重,后期更是言听计从。
13.小王对小李出的主意从来都是言听计从。
14.但还有人说我必须报答朱莉,在一个月内对她言听计从。
15.董事长非常宠信张秘书,几乎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
16.你一定这样用力地爱过一个人,你对他言听计从,你对他千依百顺,你的卑微在尘埃里开出了花,又枯萎。
17.你千万不要做言听计从的傀儡,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
18.刘备对诸葛亮言听计从,敬佩万分,至今还被人们传为佳话。
19.在李太太面前,李先生一向是言听计从的。
20.对老师的吩咐小李是言听计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