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两湖 两湖的意思
liǎng

两湖

简体两湖
繁体兩湖
拼音liǎng hú
注音ㄌㄧㄤˇ ㄏㄨ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iǎng,(1) 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组词】:两个黄鹂。两本书。(2) 双方。【组词】:两可。两边。两便(客套用语,彼此方便)。两旁。两侧。两袖清风。两败俱伤。(3)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例句】:十两(一市斤。旧制为十六两一市斤)。半斤八两(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含贬义)。(4) 表示不定数目。【组词】:两下子。两着儿(zhāor )。

hú,(1) 陆地上聚积的大水。【组词】:湖泊。湖泽。湖滩。湖荡。湖光山色。(2) 指中国湖北省和湖南省。【组词】:两湖。湖广。(3) 指中国湖州(旧地名,在今浙江省吴兴县)。【组词】:湖笔。湖绉。

基本含义

指洞庭湖和鄱阳湖,也泛指湖泊。

两湖的意思

两湖 [liǎng hú]

1. 指湖北和湖南。

[Hubei and Hunan Provinces;]

两湖 引证解释

⒈ 湖北 和 湖南 的合称。

巴金 《灭亡》第六章:“父亲 李成龙 是 清 朝的一个大官僚,做过两 湖 总督,确实刮了不少的地皮,积了一份很大的财产。”
郭小川 《青松歌》:“移到 西蜀,就生根在 西蜀,运到 两湖,就落脚在 两湖。”


国语词典

两湖 [liǎng hú]

⒈ 地理上对中国湖南和湖北两省的合称。


两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两湖释义:⒈宋代合称荆湖南、荆湖北两路(宋行政区划名)为两湖。⒉清代以后合称湖南省、湖北省为两湖。
    • 2.
      并翼释义:比翼。南朝 宋 鲍照《舞鹤赋》:“长扬缓騖,并翼连声。”唐 刘叉《怨诗》:“鸟有并翼飞,兽有比肩行。”明 皇甫冲《于岩石上眺东西两湖》诗:“檣乌有离声,磯鸥无并翼。”
    • 3.
      佚宕释义:⒈更迭为害。《穀梁传·文公十一年》:“弟兄三人,佚宕中国。”陆德明 释文:“大结反,更也。害,本又作‘宕’。”释文作“佚害”。⒉超脱;无拘束。南朝 梁简文帝《玄虚公子赋》:“追寂圃而逍遥,任文林而佚宕。”明 杨慎《庄子解》:“《庄子》为书,虽恢譎佚宕於六经外,譬犹天地日月,固有常经常运,而风云开闔,神鬼变幻,要自不可闕。”明 唐顺之《与两湖书》:“人知任佚宕者之为无拘束矣,而不知造性地者之尤为无拘束也。”
    • 4.
      印务释义:旧指官署的印信和职务。 明 汤显祖《南柯记·卧辙》:“印务俱已交盘了,看黄金印文边角全,文书查交仓库盘。”《儒林外史》第八回:“南昌府 前任 蘧太守 ……年老告病,已经出了衙门,印务是通判署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三回:“两湖 督宪奉了上諭,调补 两江 之后,便料理交代,这边的印务是奉旨交 湖北 巡抚兼署的。”
    • 5.
      嗲嗲释义:长辈,不同语言片区有不同含义。1、祖父或泛称祖父级长辈:江苏省很多地方及两湖、四川、重庆。有的地方称奶奶级长辈为娭毑。
    • 6.
      杂作释义:⒈一起工作。《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 身自著犊鼻褌,与保庸杂作,涤器於市中。”《汉书·沟洫志》:“宜遣 焉(杨焉)及将作大匠 许商、諫大夫 乘马延年 杂作。”⒉同时发作。宋 周密《齐东野语·经验方》:“凡敷糝膏濯之剂,尝试略遍,痛痒杂作,大妨应酬。”⒊各种技艺。明 汤显祖《牡丹亭·延师》:“[外:]原来世医,还有他长?[末:]凡杂作,可试为;但诸家,略通的。”《金瓶梅词话》第七七回:“学生敝同窗 聂两湖,见在武库肄业,与小儿为师,在舍,本领杂作极富。”
    • 7.
      洞庭湖平原释义:两湖平原的南部。在湖南省北部。由洞庭湖水系湘江等冲积而成。湖区多围湖造田形成的圩田。中国的商品粮基地和重要淡水鱼区。
    • 8.
      率情释义:⒈犹秉性。 《弘明集·正诬论》:“论其率情亮直,具涉雋上,自是可才。”《南齐书·谢超宗传》:“风闻征北諮议参军 谢超宗,根性浮险,率情躁薄。”《北齐书·邢卲传》:“卲 率情简素,内行修谨,兄弟亲姻之间,称为雍睦。”⒉按照实情。晋 桓谦 等《答桓公等沙门不应致敬事书》:“下官等不諳佛理,率情以言,愧不足览,谦 等惶恐死罪。”明 唐顺之《与两湖书》:“而豁豁磊磊,率情而言。率情而貌言也,寧触乎人而不肯违乎心貌也。”⒊顺其性情。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养气》:“志於文也,则申写鬱滞,故宜从容率情,优柔适会。
    • 9.
      祭酒释义:⒈以酒祭祀或祭奠。《仪礼·乡射礼》:“获者南面坐,左执爵,祭脯醢。执爵兴,取肺坐祭,遂祭酒。”《清史稿·礼志十一》:“顺治 十八年,世祖 崩,圣祖 截髮辫成服……既大敛,奉梓宫 乾清宫,设几筵,朝、晡、日中三设奠,帝亲诣尚食祭酒。”⒉古代飨宴时酹酒祭神的长者。后亦以泛称年长或位尊者。《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而 荀卿 三为祭酒焉。”司马贞 索隐:“谓 荀卿 出入前后三度处列大夫康庄之位,而皆为其所尊。”明 许浩《两湖麈谈录》:“按古礼宾客得主人饌,则老者一人举酒以祭於地,示有先也,故谓祭酒,盖尊重之称也。
    • 10.
      苏公堤释义:⒈亦称“苏堤”。亦称“苏隄”。在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中。北宋 元祐 年间,苏轼 知 杭州 时,疏浚 西湖,堆泥筑堤,南起 南屏山,北接 岳王庙,分 西湖 为内外两湖。其间有桥六座,夹道杂植花柳,有“六桥烟柳”之称。明 皇甫涍《西湖歌寄方思道》:“青山荡漾春风来,苏公堤 边花正开。”《西湖志·名胜一》:“苏隄 春晓,为十景之首。”清 赵翼《西湖晤袁子才喜赠》诗:“苏堤 二月春如水,杜牧 三生髩有丝。”参阅《宋史·河渠志七》。⒉在 广东省 惠州市 西湖(旧称 丰湖)中。宋 绍圣 年间,苏轼 知 惠州 时,
    • 11.
      苕溪释义:水名。有二源:出 浙江 天目山 之南者为 东苕,出 天目山 之北者为 西苕。两溪合流,由 小梅、大浅 两湖口注入 太湖。夹岸多苕,秋后花飘水上如飞雪,故名。
    • 12.
      陶然亭释义:在 北京 市区南隅,右安门 内东北。原在 辽 金 古寺 慈悲院 内,清 康熙 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工部郎中 江藻 在其中西部建厅三间,取 唐 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诗句“更待菊黄家醖熟,共君一醉一陶然”之意,名 陶然亭。1949年后,疏浚池塘为东、西两湖,堆积假山,广植花木,辟为 陶然亭公园,为游览胜地之一。

两湖(liang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两湖是什么意思 两湖读音 怎么读 两湖,拼音是liǎng hú,两湖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两湖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