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ān,(1) 亲自写姓名或画上符号。【组词】:签名。签字。签到。签发。签收。签署。签押。签订。(2) 简要地写出意见。【组词】:签注。签呈。签证。(3) 用竹木等物做成的细棍或片状物。【组词】:牙签儿。(4) 书册里作标志的纸片或其他物体上作标志的东西。【组词】:书签。标签。(5) 粗粗地缝合起来。(6) 用于占卜或赌博的细长竹片或细棍。【组词】:签筒。求签。
fā fà,(1) 人的前额、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组词】:头发。鬓发。怒发冲冠。
1. 主管人审核同意后签字发出,表示负责。
英[sign and issue(a document,certificate,etc.);]
⒈ 下令征调。
引《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五年》:“己酉, 赵鼎 言探报 刘豫 将 山东 百姓六十以下、二十以上皆签发为兵,每亩田科钱五百。”
吴晗 《朱元璋传》第六章二:“自 元 初以来,把技术最好的工人签发为匠户,子孙世袭,连技术也被宫廷垄断了。”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五章:“海陵王 时,不仅女真族平民,连汉族、契丹族百姓也经常被签发当兵。”
⒉ 在公文或证件上由主管人签字后交付予受件人。
引周立波 《阿金的病》:“领外科的药膏,要有先前医生签发的卡片,第一次看病的人,由现在医生签发新卡片。”
⒈ 经主管人员审核同意后,签名核发文件。
例如:「签发公文」、「签发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