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凭 [zhí píng]
1. 凭证;官府的证件。
执凭 引证解释
⒈ 凭证;官府的证件。
引《水浒传》第二二回:“太公既有执凭,把将来我们看,抄去县里回话。”
执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抄白释义:⒈公文的抄本或副本。《水浒传》第二二回:“宋太公 三年前出了 宋江 的籍,告了执凭文帖。见有抄白在此,难以勾捉。”⒉抄录。《元典章·吏部六·儒吏》:“宣敕委官办验得别无冒伪,将抄白对读无差的本,分付该犯家属收掌听候去讫。”《西游补》第四回:“又早有人抄白第一名文字,在酒楼上摇头诵念。”《苦社会》第四三回:“﹝ 子丰 ﹞就在袋里取出张抄白的公文。”
- 2.
放良释义:旧时谓遣散奴婢,使之脱离奴籍,成为平民。《元典章·刑部四·杀奴婢倡佃》:“旧例,主殴放良奴婢,因伤致死,减凡人四等,合徒二年半。”明 陶宗仪《辍耕录·奴婢》:“﹝奴﹞亦有自愿纳其财以求脱免奴籍,则主署执凭付之,名曰放良。”
- 3.
文帖释义:公文。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二:“﹝ 建炎 ﹞九年令保正长专管烟火盗贼,不得承受文帖及课输事。”《水浒传》第二二回:“宋太公 三年前出了 宋江 的籍,告了执凭文帖,见有抄白在此。”《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李都督 听了,便行下文帖,到 遂州 去,要取 方义 尉 吴保安 为管记。”
- 4.
比捕释义:谓限期捉拿在逃人犯,违期受责罚。 《水浒传》第二二回:“知县喝道:‘他父亲已自三年前告了他忤逆在官,出了他籍,见有执凭公文存照,如何拿得父亲兄弟来比捕?’”《水浒传》第四二回:“着落 鄆城县 追捉家属,比捕正犯。”《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你打刼许多东西,在家好快活,却带累我们,不时比捕。”明《杀狗记·乔人算帐》:“奉上司比捕,没处捕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