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平旦 平旦的意思
píngdàn

平旦

简体平旦
繁体
拼音píng dàn
注音ㄆ一ㄥˊ ㄉ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píng,(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组词】:平地。平面。平原。(2) 均等。【组词】:平分。平行(xíng)。抱打不平。公平合理。(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组词】:平列。平局。平辈。(4) 安定、安静。【组词】:平安。平服。(5) 治理,镇压。【组词】:平定。(6) 抑止(怒气)。【例句】:他把气平了下去。(7) 和好。【例句】:“宋人及楚人平”。(8) 一般的,普通的。【组词】:平民。平庸。平价。平凡。(9) 往常,一向。【例句】:平生(a.从来;b.终身)。平素。(10) 汉语四声之一。【组词】:平声。平仄。(11) 姓。(12) 〔平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13) 古同“评”,评议。

dàn,(1) 早晨。【组词】:旦暮。通宵达旦。枕戈待旦。(2) 表示某一天,亦指农历的初一日。【例句】:旦望(农历的初一和十五日)。元旦。旦日(a.明天:b.白天)。(3) 传统戏剧里扮演女子的角色。【组词】:老旦。花旦。(4) 纤度单位,九千米长的纤维重量为多少克,它的纤度就是多少旦。

基本含义

平旦指夜里天刚亮的时候,也可以引申为早晨的意思。成语中的平旦常用来形容夜晚即将过去,黎明即将来临的时刻。

平旦的意思

平旦 [píng dàn]

1. 清晨;平明;平日,平时。

[dawn;]

平旦 引证解释

⒈ 清晨。

《孟子·告子上》:“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
汉 刘向 《新序·杂事四》:“君昧爽而櫛冠,平旦而听朝。”
南朝 宋 鲍照 《代放歌行》:“鷄鸣 洛城 里,禁门平旦开。”
唐 白居易 《郡亭》诗:“平旦起视事,亭午卧掩关。”
《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下》:“凡诊病脉,平旦为準,虚静寧神,调息细审。”

⒉ 平日,平时。

《醒世姻缘传·引起》:“絶义相持,岂无平旦良心?”

⒊ 古代十二时之一。相当于后来的寅时。


国语词典

平旦 [píng dàn]

⒈ 天亮的时候。古人根据天色把夜半以后分为鸡鸣、昧旦、平旦三阶段;昧旦指天将亮而未亮的时间,平旦指天亮的时间。

《孟子·告子上》:「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
南朝宋·鲍照〈代放歌行〉:「鸡鸣洛城里,禁门平旦开。」

平明 天亮 黎明


平旦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天亮释义:太阳快要露出地平线时天空发出光亮:一觉睡到天亮。鸡叫了三遍才天亮。
    • 2.
      平明释义:天亮的时候。
    • 3.
      黎明释义:时间词。天快要亮或刚亮的时候:黎明即起。黎明时分。

平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九陌释义:⒈汉 长安城 中的九条大道。《三辅黄图·长安八街九陌》:“《三辅旧事》云:长安城 中八街,九陌。”⒉泛指都城大道和繁华闹巿。唐 骆宾王《帝京篇》:“三条九陌丽城隅,万户千门平旦开。”宋 万俟咏《三台·清明应制》词:“好时代,朝野多欢,徧九陌太平簫鼓。”《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井色繁华,九陌上轮蹄来往。”梁启超《雷庵行》:“繁樱团锦穠於云,香车宝马照九陌。”⒊指京城。清 顾炎武《蓟门送子德归关中》诗:“燕山 一别八年餘,再裹行幐来九陌。”⒋田间的道路。宋 苏轼《次韵蒋颖叔钱穆父从驾景灵宫》之一
    • 2.
      六气释义:⒈自然气候变化的六种现象。 指阴、阳、风、雨、晦、明。《左传·昭公元年》:“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庄子·在宥》:“天气不和,地气鬱结,六气不调,四时不节。”成玄英 疏:“阴、阳、风、雨、晦、明,此六气也。”⒉自然气候变化的六种现象。谓朝旦之气(朝霞)、日中之气(正阳)、日没之气(飞泉)、夜半之气(沆瀣)、天之气、地之气。《庄子·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成玄英 疏引 李颐 曰:“平旦朝霞,日午正阳,日入飞泉,夜半沆瀣,并天地二气为六气也。”《楚辞·远游
    • 3.
      十二时释义:⒈古时分一昼夜为十二时,以干支为记。《左传·昭公五年》杜预 注有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映、晡时、日入、黄昏、人定等名目,虽不立十二支之目,但已分十二时。至以十二支记时,《南齐书·天文志》始有之。参阅 清 赵翼《陔馀丛考·一日十二时始于汉》、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昭公五年》“十时”注。⒉犹言一昼夜,全天。唐 王维《送杨长史赴果州》诗:“鸟道一千里,猿啼十二时。”《宋史·葛邲传》:“十二时中,莫欺自己。”⒊词牌名。亦称“十二时慢”。宋 鼓吹四曲之一,双调或三段,有平韵、仄韵两调,四体。又
    • 4.
      十位释义:古代指按地位区分的人的十个等级。《左传·昭公五年》:“日之数十,故有十时,亦当十位。自王已下,其二为公,其三为卿。”杜预 注:“日中当王,食时当公,平旦为卿,鷄鸣为士,夜半为皁,人定为舆,黄昏为隶,日入为僚,晡时为僕,日昳为臺。”
    • 5.
      抃叫释义:⒈拍手欢呼。 唐 韩愈《故江南西道观察使王公墓志铭》:“下民无不抃叫喜悦。”⒉指击掌惊呼。宋 叶适《宋故中散大夫张公行状》:“嘉泰 四年闰二月二十二日平旦,盥洗索常食,食既,视瞻炯然,家人抃叫曰:‘起疾矣!’”
    • 6.
      旦气释义:⒈清晨的空气。⒉语本《孟子·告子上》:“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朱熹集注:“平旦之气,谓未与物接之时,清明之气也。”后因以“旦气”泛指朝气。
    • 7.
      暨罗女释义:指 西施。相传 西施 生于 诸暨市 之 苧罗乡,故云。唐 李商隐《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一韵》:“亦若 暨 罗 女,平旦妆颜容。”
    • 8.
      正阳释义:⒈指日中之气。 《楚辞·远游》:“飡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王逸 注:“正阳,南方日中气也。”《庄子·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唐 成玄英 疏:“六气者,李颐 云:平旦朝霞,日午正阳,日入飞泉,夜半沆瀣,并天地二气为六气也。”⒉本指古历夏历四月,后泛指农历四月。汉 董仲舒《雨雹对》:“阳德用事,则和气皆阳,建巳之月是也,故谓之正阳之月。”《左传·庄公二十五年》“唯正月之朔,慝未作”晋 杜预 注:“正月,夏 之四月,周 之六月,谓正阳之月。”北周 庾信《徵调
    • 9.
      石槽释义:石制的水槽。《三国志·魏志·华佗传》“成 病竟发,无药可服,以至於死”裴松之 注引 晋 常璩《华佗别传》:“有妇人长病经年,冬十一月中,佗 令坐石槽中,平旦用寒水汲灌,云当满百。”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乐寺》:“义井里 北门外有丛树数株,枝条繁茂。下有甘井一所,石槽铁罐,供给行人,饮水庇廕,多有憩者。”清 俞蛟《潮嘉风月记·丽景》:“今舟中女校书度曲,动輒乱拨石槽,以倚和其韵,虽有巧者时变新声,究不足与言乐也。”清 俞蛟《潮嘉风月记·丽品》:“有无名子赠 福来 云:‘石槽一曲奏新声,弹向江天月正明。
    • 10.
      稣活释义:苏醒复活。《法苑珠林》卷十二引 南朝 齐 王琰《冥祥记》:“泰 年三十五时,尝卒心痛,须臾而死……留尸十日,平旦喉中有声如雨,俄而穌活。”
    • 11.
      良心发现释义:本谓善心的自然体现。后多指内心对是非、善恶的正确认识重新显现出来。语出《孟子·告子上》“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宋 朱熹 集注:“言人之良心,虽已放失,然其日夜之间,亦必有所生长,故平旦未与物接,其气清明之际,良心犹必有所发见者。”《镜花缘》第六六回:“如此一想,自然闷恨要哭了。姐姐,你説这宗忖度岂非良心发现么?”《廿载繁华梦》第三二回:“那 马氏 自次女回门之后,早知昨日女儿不肯叩拜翁姑之事,不觉良心发现,也自觉得女儿的不是。”鲁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
    • 12.
      覩貌献飱释义:《文选·潘岳〈西征赋〉》:“长傲賔於 柏谷,妻覩貌而献餐。”李善 注引《汉武帝故事》:“帝即位,为微行。甞至 柏谷,夜投亭长宿,亭长不纳,乃宿逆旅。逆旅翁要少年十餘人,皆持弓矢刀劒,令主人嫗出遇客。妇谓其翁曰:‘吾观此丈夫非常人也;且有备,不可图也。’天寒,嫗酌酒,多与其夫,夫醉,嫗自缚其夫,诸少年皆走,嫗出谢客,杀鸡作食。平旦,上去还宫,乃召逆旅夫妻见之,赐嫗金千斤,擢其夫为羽林郎。”飱,同“餐”。后因以“覩貌献飱”为帝王微行的典故。唐 李德裕《丹扆箴·防微箴》:“栢谷 微行,豺豕塞路,覩貌献飱,斯可戒
    • 13.
      诘朝释义:诘旦。《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戒尔车乘,敬尔君事,詰朝将见。”杜预 注:“詰朝,平旦。”唐 储光羲《樵父词》:“詰朝礪斧寻,视暮行歌归。”清 周亮工《五月廿九日烈风雷雨闻铁崖明朝行黯然赋此送之》:“怒雨号风半夜惊,遥传我友詰朝行。”郭孝成《鄂省各属之光复》:“初九日詰朝,由 张国荃、李秀昂、黄仁菼、黄裕斌 统率进发。”
    • 14.
      门廷释义:⒈宫门、朝门外的地方。 《管子·法法》:“门廷有事,期年而君不闻,此所谓远於万里也。”汉 刘向《新序·杂事四》:“君平旦而朝,日昃而退,诸侯之子孙,必有在君之门廷者。”⒉《史记·李斯列传》:“三川 守 李由 告归 咸阳,李斯 置酒於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廷车骑以千数。”参见“门庭”。
    • 15.
      食日释义:指拂晓。 《左传·昭公五年》:“《明夷》,日也。日之数十,故有十时,亦当十位。自王以下,其二为公,其三为卿。日上其中,食日为二,旦日为三。”杜预 注:“日中当王,食时当公,平旦为卿。”杨伯峻 注:“盖日上其中者,日由地中上,鸡初鸣也;食日者,昧爽也。”

平旦(pingd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平旦是什么意思 平旦读音 怎么读 平旦,拼音是píng dàn,平旦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平旦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