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弹 [píng tán]
1. 曲艺名词。指苏州评弹,为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合称。
英[storytelling and ballad singing in Suzhou dialect;]
评弹 引证解释
⒈ 评议弹劾。
引《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本朝杂记下》引 宋 谢伋 《四六谈麈》:“陆逸中 德先,宣和 间再为中执法,尝弹 蔡絛,范丞相 建炎 间答其啟云:‘久居言路,评弹多权贵之臣;屡掌文衡,登拔皆纯正之士。’”
⒉ 曲艺的一种,流行于 江苏、浙江 一带,有说有唱,由评话和弹词结合而成。
引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一:“你可出去看看戏,听听评弹。”
陈云 《关于评弹》:“评弹的语言比较其他曲艺来得精练,细腻,特别是具备了说表的特点。”
⒊ 评话和弹词的合称。
国语词典
评弹 [píng tán]
⒈ 一种曲艺。参见「苏州评弹」条。
评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书迷释义:⒈喜欢听评弹、评书等而入迷的人。⒉喜欢读书或收藏书籍而入迷的人。
- 2.
剪书释义:中国曲艺术语。苏州评弹等曲种称演员在某地或某书场一个时期演出结束,为剪书。
- 3.
双档释义:曲艺术语。苏州评弹等指两个演员同台对口演出。
- 4.
敌档释义:曲艺术语。 苏州评弹等指在同一地区相邻处同时演出的本门类的两档或两档以上的演员。--亦称对档。
- 5.
曲目释义:歌曲、乐曲或戏曲的名目:这次演唱会演出的曲目有三十多个。评弹《真情假意》是个中篇曲目。
- 6.
私白释义:⒈古代阉人的别称。 也称“阉儿”。唐 无名氏《玉泉子》:“诸道每岁送阉人所谓私白者,闽 为首焉,且多任用,以故大阉已下,桑梓多係 闽 焉。”《新唐书·宦者传上·吐突承璀》:“是时,诸道岁进阉儿,号‘私白’,闽、岭 最多,后皆任事,当时谓 闽 为中官区藪。”《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六年》:“诸道进私白者,闽 中为多,故宦官多 闽 人。”⒉曲艺术语。在曲艺演出(如评弹、评话等)中,对以演员身份进行叙述时的表白、衬白等的统称。
- 7.
装胡羊释义:方言。 假装痴呆。评弹《王孝和》第一回:“还要装胡羊,再不招,就上‘老虎凳’!”
- 8.
説本释义:评话或评弹演员演唱故事所用的底本。阿英《游龙戏凤》:“故事的说本不一。”
- 9.
警探释义:执行侦探破案工作的警察。《评弹创作选集·王孝和》:“汽车上跳下来一伙人,有的是武装军警,有的是便衣警探。”《新民晚报》3:“年轻、漂亮的女警探 多拉 被警长 琼克 派去协助 汉默 侦破的第一个案子是:查出绑架市长女儿的歹徒。”
- 10.
说唱文学释义:韵文散文兼用,可以连讲带唱的文艺形式,如古代的变文和诸宫调,现代的评弹和大鼓。 也叫讲唱文学。
- 11.
说噱弹唱释义:苏州评弹的四种基本技巧。
- 12.
说本释义:评话或评弹演员演唱故事所用的底本。
- 13.
说表释义:评弹演员叙述故事情节和模拟故事中人物口吻的说白。
- 14.
遁身释义:⒈犹隐居。⒉谓用遁形术隐藏身体。评弹《白蛇传·发配》:“他勿晓得白秀英这辰光早已遁身在一边,将王十千变成自己的模样。”
- 15.
遮翳释义:遮蔽,掩盖。明 徐渭 《作松棚》诗:“邻园树木稀,遮翳不可得。” 彭家煌 《Dismeryer先生》:“窗外的月儿给浓云遮翳,仅仅街柱的电灯从窗帘的微隙中透入一线的光,射在瘦削灰白的Dismeryer的脸上。”《评弹创作选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他抬起头来看看天色,只见太阳被阴云所遮翳,黄漫漫地一点力也没有,几时才得开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