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妾 [chén qiè]
1. 妾的自称。
英[female servant;]
臣妾 引证解释
⒈ 古时对奴隶的称谓。男曰臣,女曰妾,后亦泛指统治者所役使的民众和藩属。
引《易·遯》:“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
《汉书·食货志上》:“王莽 因 汉 承平之业, 匈奴 称藩,百蛮宾服,舟车所通,尽为臣妾。”
宋 王禹偁 《送笻杖与刘湛然道士》诗:“明明圣天子,德教如四维。蛮貊尽臣妾,县道皆覊縻。”
严复 《辟韩》:“而 中国 之尊王者曰:‘天子富有四海,臣妾亿兆。’臣妾者,其文之故训犹奴虏也。”
⒉ 使之为奴;统治,管辖。
引《商君书·错法》:“同列而相臣妾者,贫富之谓也。”
唐 元稹 《授裴向左散骑常侍制》:“朕以将壮之年,臣妾天下,司其忿速,其在於持重温良之士以鉴之乎?”
宋 苏洵 《上皇帝书》:“臣闻古有诸侯,臣妾其境内,而卿大夫之家亦各有臣。”
⒊ 古时仕宦之女对人的谦称。
引清 李渔 《玉搔头·谬献》:“臣父接臣妾上任,在中途遇了乱兵。与这个乳娘,一齐逃难。”
国语词典
臣妾 [chén qiè]
⒈ 称服贱役的男女。
引《孝经·孝治章》:「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
《史记·卷六六·伍子胥传》:「使大夫种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求委国为臣妾。」
臣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九税释义:周 代对人民各种职业所课的赋税。《周礼·秋官·掌交》:“掌邦国之通事,而结其交好,以諭九税之利。” 郑玄 注:“九税,所税民九职也。” 贾公彦 疏:“所税民九职也者,《太宰》云:‘以九职任万民,既任之使之营种,因即税之。’三农生九穀,税九穀;园圃毓草木,税草木。九税唯臣妾聚敛蔬材者无税,故言九税耳。”
- 2.
乡风释义:⒈乡里的风俗;地方风俗。宋 苏轼《馈岁》诗:“亦欲举乡风,独唱无人和。”清 查初白《除夕恩赐羊鹿》诗:“乡风未敢分僚友,家祭先应荐祖宗。”如:各处各乡风。⒉乡,通“向”。趋从教化。指政治上的归顺或对个人的敬仰。《管子·版法》:“万民乡风,旦暮利之。”《史记·留侯世家》:“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乡风慕义,愿为臣妾。”宋 王安石《谢林中舍启》:“乡风有年,修问无所。”⒊乡,通“向”。指趋向某种风气。《史记·儒林列传》:“武安侯 田蚡 为丞相,絀 黄 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 公孙弘
- 3.
儁才释义:亦作“儁材”。卓越的才智。《管子·立政》:“凡孝悌忠信,贤良儁材,若在长家子弟臣妾属役宾客,则什伍以復于游宗。”《左传·宣公十五年》:“怙其儁才,而不以茂德,兹益罪也。”《汉书·儒林传·张山拊》:“宽中 有儁材,以博士授太子。”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林下诸贤各有儁才。”明 张居正《与吴川楼给谏》:“公儁才逸气锋颖秀拔,不惟脱颖全 楚,实亦絶尘海内。”
- 4.
内宫释义:⒈泛指天子的六宫。《周礼·天官·内宰》:“会内宫之财用。”郑玄 注:“计夫人以下所用财。”贾公彦 疏:“以其云内宫,是总六宫之内所有财用皆会计之。”⒉指后宫。《左传·襄公二十八年》:“陈须无 以公归,税服而如内宫。”⒊指女性的子宫。宋 秦醇《赵飞燕别传》:“臣妾数月来,内宫盈实,月脉不流,饮食甘美,不异常日。”
- 5.
北宫释义:⒈古代王后所居之宫。《周礼·天官·内宰》:“宪禁令于王之北宫而纠其守。”孙诒让 正义:“古者宫必南乡,王路寝在前,谓之南宫……后六宫在王六寝之后,对南宫言之,谓之北宫。”《左传·襄公十年》:“子西 闻盗,不儆而出,尸而追盗。盗入於北宫,乃归,授甲,臣妾多逃,器用多丧。”⒉指后宫。《楚辞·刘向<九叹·思古>》:“西施 斥於北宫兮,仳倠 倚於弥楹。”王逸 注:“言 西施 美好,弃於后宫,不见进御。”⒊汉 宫名。在 长安。汉高祖 时建,后 武帝 增修之。《汉书·东方朔传》:“常从游戏 北宫,驰逐 平乐,观鸡鞠
- 6.
南邦释义:南国;南方。《诗·大雅·崧高》:“王命 召伯,定 申伯 之宅,登是南邦,世执其功。”汉 焦赣《易林·复之大畜》:“南邦大国,鬼魅满室。讙声相逐,为我行贼。”元 揭徯斯《送也速答儿赤序》:“国家臣妾万邦,南邦为一,餘六十年而教化不兴,风俗日坏,奸宄屡作者,任法律而务财用也。”清 黄辅辰《戴经堂日钞》:“南邦存亡呼吸,向(向荣)军既不能援,陈金綬 盛保 所带官军,尚不知行抵何处。”刘师培《文说·宗骚篇》:“考其职掌,是属清庙之官,列彼礼文,半杂南邦之典。”
- 7.
容庇释义:亦作“容芘”。包庇;宽容庇护。《宋史·度宗纪》:“﹝ 咸淳 九年五月﹞丁卯,申禁奸民妄立经会,私创庵舍,以避征徭,保伍容芘不觉察坐之。”《元典章·户部八·市舶》:“如舶司官吏容庇,或觉察得知,或因事发露到官,定将官吏断罢不叙。”《元史·世祖纪十三》:“江 淮 豪家多行贿权贵,为府县卒史,容庇门户,遇有差赋,惟及贫民,詔 江 淮 行省严禁之。”清 洪昇《长生殿·复召》:“念臣妾如山罪累,荷皇恩如天容庇。”
- 8.
属役释义:⒈(zhǔ yì)聚集下役。《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士弥牟 营 成周 ……属役赋丈,书以授帅,而效诸 刘子。”孔颖达 疏:“属役,谓属聚下役也。”⒉(shǔ yì)仆役,佣人。《管子·立政》:“若在长家子弟、臣妾、属役、宾客,则里尉以譙于游宗。”
- 9.
常刑释义:一定的刑法。《书·费誓》:“窃马牛,诱臣妾,汝则有常刑。”《左传·庄公十四年》:“傅瑕 贰,周 有常刑,既伏其罪矣。”《周礼·地官·大司徒》:“其有不正,则国有常刑。”《三国演义》第五回:“国有常刑,军有纪律,各宜遵守,勿得违犯。”
- 10.
微妾释义:犹贱妾。《汉书·毋将隆传》:“今 贤 等便僻弄臣,私恩微妾,而以天下公用给其私门,契国威器共其家备,民力分於弄臣,武兵设於微妾,建立非宜,以广骄僭,非所以示四方也。”《资治通鉴·汉哀帝建平四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云:“余谓 隆 引 孔子 之言,以谓武库兵器不当以共臣妾之家,犹歌《雍》不当在三家之堂也。”
- 11.
德义释义:⒈道德信义。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心不则德义之经为顽,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嚚。”汉 荀悦《汉纪·高祖纪二》:“彼皆戴仰大王德义,愿为大王臣妾。德义已行,南面称伯,楚 必敛衽而期。”晋 潘岳《西征赋》:“诵六艺以饰姦;焚诗书而面墙;心不则於德义,虽异术而同亡。”宋 曾巩《送李材叔知柳州》:“古之人为一乡一县,其德义惠爱,尚足以薰蒸渐泽。”鲁迅《坟·摩罗诗力说》:“或弃斥德义,蹇视淫游,以嘲弄社会,聊快其意,如 堂祥。”⒉谓赏罚得当;亦谓从善去恶。《国语·周语中》:“故圣人之施舍也议之,其喜怒取与也亦议之,
- 12.
忿速释义:忿怒急躁。《孙子·九变》:“故将有五危……忿速,可侮也。”杜牧 注:“忿者,刚怒也;速者,褊急也,性不厚重也。”唐 元稹《裴向授左散骑常侍制》:“朕以将壮之年臣妾天下,司其忿速,其在於持重温良之士以鉴之乎!”
- 13.
收人释义:囚徒。睡虎地 秦 墓竹简《属邦》:“道官相输隶臣妾、收入,必署其已稟年日月,受衣未受,有妻毋有。”
- 14.
臣御释义:臣妾仆御。
- 15.
舆马释义:亦作“轝马”。车马。《逸周书·文传》:“大夫无兼年之食,遇天饥,臣妾舆马,非其有也。”《吕氏春秋·节丧》:“夫玩好货宝,钟鼎壶滥,轝马衣被戈剑,不可胜其数。”南朝 梁 江淹《效阮公诗》之十一:“朝生舆马间,夕死衢路滨。”清 孔尚任《桃花扇·馀韵》:“迎神来,送神去,舆马风驰。”
- 16.
赤符释义:⒈“赤伏符”的简称。 唐 刘希夷《谒汉世祖庙》诗:“运开朱旗后,道合赤符先。”宋 范仲淹《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及帝握赤符,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天下孰加焉。”明 何景明《郊观》诗:“日月藏金柜,龟龙秘赤符。”参见“赤伏符”。⒉汉 朝的符命。汉 为火德,火色赤,故称。北周 庾信《周上柱国宿国公河州都督普屯威神道碑》:“昔者受律赤符,韩信 当乎千里。”倪璠 注:“《史记》:刘季 为 沛公,旗帜皆赤。由所杀蛇 白帝 子,杀者 赤帝 子,故上赤。‘受律赤符’,言 信 拜大将,受 汉 符命也。”⒊旧指
- 17.
隶妾释义:汉 代处罚女犯的一种刑名。详“隶臣妾”。
- 18.
隶臣释义:⒈奴仆。⒉用作臣下对帝王的谦卑之称。⒊贱臣,低贱的人。⒋汉代的一种刑名。参见“隶臣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