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旦夕 旦夕的意思
dàn

旦夕

简体旦夕
繁体
拼音dàn xī
注音ㄉㄢˋ ㄒㄧ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àn,(1) 早晨。【组词】:旦暮。通宵达旦。枕戈待旦。(2) 表示某一天,亦指农历的初一日。【例句】:旦望(农历的初一和十五日)。元旦。旦日(a.明天:b.白天)。(3) 传统戏剧里扮演女子的角色。【组词】:老旦。花旦。(4) 纤度单位,九千米长的纤维重量为多少克,它的纤度就是多少旦。

xī,(1) 日落的时候。【组词】:夕阳。夕照。朝(zhāo ㄓㄠ)夕相处(chǔ ㄔㄨˇ)。(2) 泛指晚上。【组词】:前夕。除夕。一夕谈。

基本含义

指时间非常短暂,形容事情的发展迅速或情况的变化突然。

旦夕的意思

旦夕 [dàn xī]

1. 早晨和晚上,比喻很短的时间。

危在旦夕。
旦夕奉问起居。——《汉书·李广苏建传》
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in a short while; in a day's time;]

旦夕 引证解释

⒈ 早与晚。

《墨子·号令》:“诸门下朝夕立若坐,各令以年少长相次,旦夕就位,先右有功有能。”
唐 张巡 《闻笛》诗:“旦夕更楼上,遥闻横笛音。”

⒉ 日夜;每天。

《书·冏命》:“昔在 文 武,聪明齐圣……其侍御僕从,罔非正人,以旦夕承弼厥辟。”
汉 刘向 《列女传·邹孟轲母》:“孟子 惧,旦夕勤学不息。”
宋 苏轼 《药诵》:“自今日以往,旦夕食淡麪四两。”
清 龚自珍 《葛伯仇饷解》:“葛 虽贫,土可兼, 葛伯 放而柔,彊隣圣敌,旦夕虎视,发众千百入其境……能无惧乎?”

⒊ 比喻短时间内。

《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焦仲卿妻》:“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
宋 苏轼 《答孙志康书》:“今復覩此文,旦夕当下笔,然不愿传出。”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关于革命军方面消息》:“战况甚佳, 南京 旦夕可下。”


国语词典

旦夕 [dàn xī]

⒈ 早晚。

《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聂政传》:「臣幸有老母,家贫,客游以为狗屠,可以旦夕得甘毳以养亲。」
《汉书·卷一一·哀帝纪》:「臣愿且得留国邸,旦夕奉问起居。俟有圣嗣,归国守藩。」

早晚

⒉ 比喻时间短促。

《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
《三国演义·第二回》:「陶曰:『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与阉官共饮耶!』」


旦夕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日夕释义:朝夕:日夕相处。
    • 2.
      早晚释义:⒈早晨和晚上:他每天早晚都练太极拳。 ⒉或早或晚:这事瞒不了人,早晚大家都会知道的。⒊时候:多早晚(多咱)。他一清早就走了,这早晚多半已经到家了。⒋指将来某个时候:你早晚上城里来,请到我家里来玩。
    • 3.
      晨夕释义:犹朝夕。 旦与暮。天天;时时。
    • 4.
      朝夕释义:⒈一天到晚。形容时时:朝夕相处。⒉一天之内。形容时间极短促:朝夕不保。

旦夕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偷安旦夕释义:偷安:苟且求安;旦夕:早晚,形容时间短。只图眼前的一时安逸。
    • 2.
      军报释义:军事情报;军事消息。清 昭槤《啸亭杂录·听报》:“每有军报,上无不立时批示。”清 魏源《圣武记》卷八:“维扬、常、苏 旦夕待变。东南大震,军报阻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我取过来先理顺了日子,再看了几段军报,总没有甚么确实消息。”
    • 3.
      危在旦夕释义:形容危险就在眼前。《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 旦夕:早晚之间,指在很短的时间以内。
    • 4.
      呼卢释义:⒈谓赌博。 唐 李白《少年行》之三:“呼卢百万终不惜,报讎千里如咫尺。”宋 晏几道《浣溪纱》词:“户外緑杨春繫马,牀前红烛夜呼卢,相逢还解有情无?”《英烈传》第四二回:“这四将也会齐在山前一个幽雅所在,呼卢浮白的快活。”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冯勰》:“陈 与同舍客呼卢一日夜,一败涂地,囊橐尽倾。”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一章:“管弦呕哑,不分旦夕,一掷百万,呼卢博激,挥金如土。”参见“呼卢喝雉”。⒉糊弄,欺骗捉弄。《醒世姻缘传》第十回:“差人道:‘我拿票子到他家呼卢他呼卢!’”
    • 5.
      命在旦夕释义:旦夕:早晚之间,形容极短的时间。 生命垂危,很快会死去。
    • 6.
      命在朝夕释义:亦作“命在旦夕”。形容生命危殆。《汉书·两龚传》:“勝 對曰:‘素愚,加以年老被病,命在朝夕,隨使君上道,必死道路。’”《四游记·铁拐大怒洞宾》:“今排七十二座天門陣於 九龍谷,宋 兵不能得破,六郎 命在旦夕。”
    • 7.
      哀祈释义:哀求。《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二》:“壬辰,刘守光 遣使 王遵化 致书哀祈於 德威。”《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四年》:“顾可汗母 向夫人 惧西国之灭,旦夕守闕,哭泣哀祈,匐匍请罪。”清 陆嵩《望雨》诗:“蛟龙只管深潭卧,一任哀祈总不灵。”
    • 8.
      哭临释义:⒈帝后死丧,集众定时举哀叫哭临。 《史记·孝文本纪》:“毋发民男女哭临宫殿。宫殿中当临者,皆以旦夕各十五举声;礼毕罢,非旦夕临时,禁毋得擅哭。”《后汉书·礼仪志下》:“登遐,皇后詔三公典丧事……百官哭临殿下。”《宋史·礼志二六》:“真宗 章献明肃皇后 刘氏,明道 二年三月二十七日崩于 宝慈殿,迁坐于 皇仪殿。三十日,宣遗誥,羣臣哭临,见帝于殿之东厢奉慰。”《痛史》第六回:“一众百官礼成之后,便请哭临。哭临过了,方才出来颁发哀詔。”⒉泛称人死后集众举哀或至灵前吊祭。《三国志·魏志·孙礼传》:“礼 为死事者设
    • 9.
      图维释义:⒈谋划;考虑。《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淳祐四年》:“且 嵩之 之为计亦姦矣。自入相以来,固知二亲耄矣,旦夕图惟,先为起復张本。”明 李东阳《应诏陈言》:“夙夜图维,聊效犬马之忱。”⒉谋划维持;设法维护。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情道理书》:“盖自起义以来,不惮劳瘁,尽心竭虑,百计图维,又不知若何辛勤矣。”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七:“偶有一言之申救,一事之图维,耿耿不忘,一若真受再生之德者。”
    • 10.
      宂贱释义:⒈亦作“冗贱”。 平庸卑微。宋 岳飞《奏劾刘康年伪奏乞恩状》:“臣冗贱凡才,误蒙陛下擢任,兢兢旦夕,每虞不称。”⒉指卑贱之人。《宣和遗事》后集:“紫衣知其情状,拔刀执 骨碌都 曰:‘汝本一宂贱,吾兄待汝以至於此,今安得与妇人私而稽缓其行程?’乃杀之。”
    • 11.
      家翁释义:⒈一家之主;家长。 清 李渔《奈何天·妒遣》:“若使原情都可恕,只将罢软罪家翁。”⒉指婆婆、公公。《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若是家翁在上,伯叔性难,昼夜不惮劬劳,旦夕常怀忧惧,衝寒受热,盖是寻常。”《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二年》:“上曰:‘鄙谚有之:不痴不聋,不作家翁。’儿女子闺房之言何足听也。”
    • 12.
      宿夕释义:犹旦夕。比喻短时间内。
    • 13.
      宿士释义:老成博学之士。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后来年少多有道 深公 者,深公 谓曰:‘黄吻年少,勿为评论宿士,昔尝与 元 明 二帝,王 庾 二公周旋。’”《陈书·虞寄传》:“衡阳王 既出閤,虽未置府僚,然须得一人旦夕游处,兼掌书记,宜求宿士有行业者。”宋 陆游《寄赵昌甫并简徐斯远》诗:“赵子 乃宿士,山立谁敢侮。”
    • 14.
      寝病释义:卧病。《晏子春秋·谏上九》:“翟王子羡 臣于 景公,以重驾,公观之而不説也。嬖人 婴子 欲观之,公曰:‘及 晏子 寝病也。’居囿中臺上以观之。”《孔子家语·终记》:“﹝ 孔子 ﹞遂寝病七日而终,时年七十二矣。”《后汉书·宋均传》:“均 尝寝病,百姓耆老为祷请,旦夕问起居。其为民爱若此。”
    • 15.
      小王释义:⒈年轻受封为王者。《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常与帝旦夕言道政事,及教授诸小王,论议经书,述叙平生,雍和终日。”⒉受封为王者的谦称。《红楼梦》第十五回:“﹝ 北静王 ﹞又向 贾政 笑道:‘令郎真乃龙驹凤雏,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将来雏凤清於老凤声,未可量也。’”⒊指 三国 魏 王弼。《南齐书·陆澄传》:“《易》体微远,实贯羣籍,施 孟 异闻,周 韩 殊旨,岂可专据 小王,便为该备。”⒋指 晋 代书法家 王献之。唐 张怀瓘《书断·杂编·二王真迹》:“开元 十六年五月,内出二 王 真跡及 张芝、张昶
    • 16.
      山河破碎释义:国家危在旦夕。
    • 17.
      并坐释义:⒈谓因牵连而一并治罪。汉 蔡邕《被收时表》:“臣死期垂至,冒昧自陈,乞身当辜戮,免 质 并坐,臣死之日,则生之年也。”《新唐书·宋璟传》:“初,梁山 诡称婚集,多假贷,吏欲并坐贷人。”明 沉德符《野获编·督抚·阮中丞被围》:“胡(胡宗宪)幸其败,不发援兵。阮 悸甚,偃卧不能復出,诸将吏谓旦夕不守矣。有説 胡 倘失事法当并坐者,始遣驍鋭来援。”⒉相挨着坐。郭沫若《女神·湘累》:“妙龄女子二人,裸体,散发,并坐岸边岩石上,互相偎倚。”
    • 18.
      幽絷释义:囚禁。 汉 孔融《论盛孝章书》:“身不免於幽縶,命不期於旦夕。”晋 张华《鹪鹩赋》:“块幽縶於九重,变音声以顺旨。”唐 骆宾王《萤火赋》:“余狎以明时,久遭幽縶。”《资治通鉴·梁简文帝大宝二年》:“太宗 自幽縶之后,无復侍者及纸,乃书壁及板障,为诗及文数百篇,辞甚悽愴。”
    • 19.
      归觐释义:谓归谒君王父母。汉 郦炎《遗令书》:“炎 之归覲,在旦夕之閒耳。”唐 贾岛《送韦琼校书》诗:“宾佐兼归覲,此行 江 汉 心。”《资治通鉴·唐德宗兴元元年》:“愿陛下早下臣章,以解朝众之惑,面諭 韩皋 使之归覲,令 滉 感激无自疑之心。”胡三省 注:“归覲者,归覲省父母也。”明 高启 有《题画送人归觐》诗。
    • 20.
      恍恍释义:⒈矇眬不清貌。《老子》“是谓惚恍”汉 河上公 注:“一忽忽恍恍者,若存若亡,不可见之也。”南朝 齐 王琰《冥祥记》:“向来恍恍不知道路,请人示津。”⒉亦作“恍怳”。心神不定貌。唐 王度《古镜记》:“勣 梦中许之。及晓,独居思之,恍恍发悸,即时西首 秦 路。”宋 洪迈《夷坚丁志·淳安民》:“踰三年,方君 为 鄂州 蒲圻 宰。白昼恍恍,於厅事对群吏震悸言曰:‘固知翁必来。’”王闿运《愁霖赋》:“倚高轩而恍怳,竟旦夕而忘言。”⒊晃荡。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五:“吕正惠公 端 使 高丽,遇风涛恍恍,摧檣折舵,舟

旦夕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偷安旦夕释义:偷安:苟且求安;旦夕:早晚,形容时间短。只图眼前的一时安逸。
    • 2.
      军报释义:军事情报;军事消息。清 昭槤《啸亭杂录·听报》:“每有军报,上无不立时批示。”清 魏源《圣武记》卷八:“维扬、常、苏 旦夕待变。东南大震,军报阻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我取过来先理顺了日子,再看了几段军报,总没有甚么确实消息。”
    • 3.
      危在旦夕释义:形容危险就在眼前。《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 旦夕:早晚之间,指在很短的时间以内。
    • 4.
      呼卢释义:⒈谓赌博。 唐 李白《少年行》之三:“呼卢百万终不惜,报讎千里如咫尺。”宋 晏几道《浣溪纱》词:“户外緑杨春繫马,牀前红烛夜呼卢,相逢还解有情无?”《英烈传》第四二回:“这四将也会齐在山前一个幽雅所在,呼卢浮白的快活。”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冯勰》:“陈 与同舍客呼卢一日夜,一败涂地,囊橐尽倾。”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一章:“管弦呕哑,不分旦夕,一掷百万,呼卢博激,挥金如土。”参见“呼卢喝雉”。⒉糊弄,欺骗捉弄。《醒世姻缘传》第十回:“差人道:‘我拿票子到他家呼卢他呼卢!’”
    • 5.
      命在旦夕释义:旦夕:早晚之间,形容极短的时间。 生命垂危,很快会死去。
    • 6.
      命在朝夕释义:亦作“命在旦夕”。形容生命危殆。《汉书·两龚传》:“勝 對曰:‘素愚,加以年老被病,命在朝夕,隨使君上道,必死道路。’”《四游记·铁拐大怒洞宾》:“今排七十二座天門陣於 九龍谷,宋 兵不能得破,六郎 命在旦夕。”
    • 7.
      哀祈释义:哀求。《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二》:“壬辰,刘守光 遣使 王遵化 致书哀祈於 德威。”《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四年》:“顾可汗母 向夫人 惧西国之灭,旦夕守闕,哭泣哀祈,匐匍请罪。”清 陆嵩《望雨》诗:“蛟龙只管深潭卧,一任哀祈总不灵。”
    • 8.
      哭临释义:⒈帝后死丧,集众定时举哀叫哭临。 《史记·孝文本纪》:“毋发民男女哭临宫殿。宫殿中当临者,皆以旦夕各十五举声;礼毕罢,非旦夕临时,禁毋得擅哭。”《后汉书·礼仪志下》:“登遐,皇后詔三公典丧事……百官哭临殿下。”《宋史·礼志二六》:“真宗 章献明肃皇后 刘氏,明道 二年三月二十七日崩于 宝慈殿,迁坐于 皇仪殿。三十日,宣遗誥,羣臣哭临,见帝于殿之东厢奉慰。”《痛史》第六回:“一众百官礼成之后,便请哭临。哭临过了,方才出来颁发哀詔。”⒉泛称人死后集众举哀或至灵前吊祭。《三国志·魏志·孙礼传》:“礼 为死事者设
    • 9.
      图维释义:⒈谋划;考虑。《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淳祐四年》:“且 嵩之 之为计亦姦矣。自入相以来,固知二亲耄矣,旦夕图惟,先为起復张本。”明 李东阳《应诏陈言》:“夙夜图维,聊效犬马之忱。”⒉谋划维持;设法维护。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情道理书》:“盖自起义以来,不惮劳瘁,尽心竭虑,百计图维,又不知若何辛勤矣。”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七:“偶有一言之申救,一事之图维,耿耿不忘,一若真受再生之德者。”
    • 10.
      宂贱释义:⒈亦作“冗贱”。 平庸卑微。宋 岳飞《奏劾刘康年伪奏乞恩状》:“臣冗贱凡才,误蒙陛下擢任,兢兢旦夕,每虞不称。”⒉指卑贱之人。《宣和遗事》后集:“紫衣知其情状,拔刀执 骨碌都 曰:‘汝本一宂贱,吾兄待汝以至於此,今安得与妇人私而稽缓其行程?’乃杀之。”
    • 11.
      家翁释义:⒈一家之主;家长。 清 李渔《奈何天·妒遣》:“若使原情都可恕,只将罢软罪家翁。”⒉指婆婆、公公。《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若是家翁在上,伯叔性难,昼夜不惮劬劳,旦夕常怀忧惧,衝寒受热,盖是寻常。”《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二年》:“上曰:‘鄙谚有之:不痴不聋,不作家翁。’儿女子闺房之言何足听也。”
    • 12.
      宿夕释义:犹旦夕。比喻短时间内。
    • 13.
      宿士释义:老成博学之士。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后来年少多有道 深公 者,深公 谓曰:‘黄吻年少,勿为评论宿士,昔尝与 元 明 二帝,王 庾 二公周旋。’”《陈书·虞寄传》:“衡阳王 既出閤,虽未置府僚,然须得一人旦夕游处,兼掌书记,宜求宿士有行业者。”宋 陆游《寄赵昌甫并简徐斯远》诗:“赵子 乃宿士,山立谁敢侮。”
    • 14.
      寝病释义:卧病。《晏子春秋·谏上九》:“翟王子羡 臣于 景公,以重驾,公观之而不説也。嬖人 婴子 欲观之,公曰:‘及 晏子 寝病也。’居囿中臺上以观之。”《孔子家语·终记》:“﹝ 孔子 ﹞遂寝病七日而终,时年七十二矣。”《后汉书·宋均传》:“均 尝寝病,百姓耆老为祷请,旦夕问起居。其为民爱若此。”
    • 15.
      小王释义:⒈年轻受封为王者。《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常与帝旦夕言道政事,及教授诸小王,论议经书,述叙平生,雍和终日。”⒉受封为王者的谦称。《红楼梦》第十五回:“﹝ 北静王 ﹞又向 贾政 笑道:‘令郎真乃龙驹凤雏,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将来雏凤清於老凤声,未可量也。’”⒊指 三国 魏 王弼。《南齐书·陆澄传》:“《易》体微远,实贯羣籍,施 孟 异闻,周 韩 殊旨,岂可专据 小王,便为该备。”⒋指 晋 代书法家 王献之。唐 张怀瓘《书断·杂编·二王真迹》:“开元 十六年五月,内出二 王 真跡及 张芝、张昶
    • 16.
      山河破碎释义:国家危在旦夕。
    • 17.
      并坐释义:⒈谓因牵连而一并治罪。汉 蔡邕《被收时表》:“臣死期垂至,冒昧自陈,乞身当辜戮,免 质 并坐,臣死之日,则生之年也。”《新唐书·宋璟传》:“初,梁山 诡称婚集,多假贷,吏欲并坐贷人。”明 沉德符《野获编·督抚·阮中丞被围》:“胡(胡宗宪)幸其败,不发援兵。阮 悸甚,偃卧不能復出,诸将吏谓旦夕不守矣。有説 胡 倘失事法当并坐者,始遣驍鋭来援。”⒉相挨着坐。郭沫若《女神·湘累》:“妙龄女子二人,裸体,散发,并坐岸边岩石上,互相偎倚。”
    • 18.
      幽絷释义:囚禁。 汉 孔融《论盛孝章书》:“身不免於幽縶,命不期於旦夕。”晋 张华《鹪鹩赋》:“块幽縶於九重,变音声以顺旨。”唐 骆宾王《萤火赋》:“余狎以明时,久遭幽縶。”《资治通鉴·梁简文帝大宝二年》:“太宗 自幽縶之后,无復侍者及纸,乃书壁及板障,为诗及文数百篇,辞甚悽愴。”
    • 19.
      归觐释义:谓归谒君王父母。汉 郦炎《遗令书》:“炎 之归覲,在旦夕之閒耳。”唐 贾岛《送韦琼校书》诗:“宾佐兼归覲,此行 江 汉 心。”《资治通鉴·唐德宗兴元元年》:“愿陛下早下臣章,以解朝众之惑,面諭 韩皋 使之归覲,令 滉 感激无自疑之心。”胡三省 注:“归覲者,归覲省父母也。”明 高启 有《题画送人归觐》诗。
    • 20.
      恍恍释义:⒈矇眬不清貌。《老子》“是谓惚恍”汉 河上公 注:“一忽忽恍恍者,若存若亡,不可见之也。”南朝 齐 王琰《冥祥记》:“向来恍恍不知道路,请人示津。”⒉亦作“恍怳”。心神不定貌。唐 王度《古镜记》:“勣 梦中许之。及晓,独居思之,恍恍发悸,即时西首 秦 路。”宋 洪迈《夷坚丁志·淳安民》:“踰三年,方君 为 鄂州 蒲圻 宰。白昼恍恍,於厅事对群吏震悸言曰:‘固知翁必来。’”王闿运《愁霖赋》:“倚高轩而恍怳,竟旦夕而忘言。”⒊晃荡。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五:“吕正惠公 端 使 高丽,遇风涛恍恍,摧檣折舵,舟

旦夕造句

1.俗话说:人有旦夕祸福,说明幸福不是永恒的。

2.老人旧病复发,危在旦夕

3.他身患绝症,久治无效。近来病情急遽恶化,已是命在旦夕了。

4.至是军心动摇,肘腋之患,发在旦夕

5.他遇到车祸,生命危在旦夕,必须立即送医院抢救。

6.眼看着一块大石头从山上滚落下来,山脚下正在玩耍的孩子们危在旦夕

7.他的病已到了晚期,生命危在旦夕

8.老人病情恶化,危在旦夕

9.但是因为一项专利,让很多业者的未来已经危在旦夕

10.万一造纸厂的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里,那鱼儿的生命就危在旦夕了。

11.如果我变成医生我要救助一个个危在旦夕的病人。

12.就是国家危在旦夕之时,无数英雄献出了他们伟大的生命,拯救了整个国家。

13.我不知道是有多少生命危在旦夕需要熊胆救命吗?

14.杰克的车撞上卡车时,他的生命危在旦夕

15.几个同学中毒后,生命危在旦夕,是市上组织有关人员采取紧急措施,全力抢救,才使他们转危为安了。

16.城里兵力薄弱,危在旦夕

17.这位工人全身大面积烧伤,生命危在旦夕

18.老太太日薄西山,命在旦夕,却仍盼望远方子女归来。

19.我觉得我们已闯进了牢笼,危在旦夕

20.“天有不测风云”——不测风云乃天之本性,“人有旦夕祸福”——旦夕祸福是无所不包的人生的题中应有之义,任何人不可心存侥幸,把自己独独看作例外。

旦夕(danx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旦夕是什么意思 旦夕读音 怎么读 旦夕,拼音是dàn xī,旦夕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旦夕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