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笼 [jī lóng]
1. 育肥鸡用的鸡栏。
英[chicken coops; mew;]
国语词典
鸡笼 [jī lóng]
⒈ 畜养鸡的笼子。
⒉ 明代称台湾为「鸡笼」。见《明史·卷三二三·外国传四·鸡笼传》。
⒊ 基隆市旧名。参见「基隆市」条。
鸡笼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四学释义:⒈指 周 分设于四郊的学校。《礼记·祭义》:“天子设四学。”郑玄 注:“四学,谓 周 四郊之虞庠也。”一说指 周、殷、夏、虞 四代之学。孔颖达 疏:“天子设四学者,谓设四代之学,周 学也,殷 学也,夏 学也,虞 学也。”⒉指 南朝 宋 设立的儒、玄(道)、史、文四学馆。《宋书·隐逸传·雷次宗》:“元嘉 十五年,徵 次宗 至京师,开馆於 鸡笼山,聚徒教授,置生百餘人,会稽 朱膺之、潁川 庾蔚之,并以儒学监总诸生。时国子学未立,上留心艺术,使 丹阳 尹 何尚之 立玄学,太子率更令 何承天 立史学,司徒参军 谢
- 2.
戏台藻井释义:藻井为弯隆式结构,顶部的斗拱等层层盘旋向上,往内收缩而成螺旋形藻井,俗称“鸡笼顶”。
- 3.
狼牙修释义:亦作“狼牙须”。亦作“狼牙修”。古国名。故地在今 泰国 南部 马来半岛 北大年 及附近一带。《北史·赤土传》:“又行二三日,西望见 狼牙须国 之山,於是南达 鸡笼岛,至於 赤土 之界。”《明史·外国传七·锡兰山》:“锡兰山,或云即古 狼牙修。梁 时曾通中国。自 苏门答剌 顺风十二昼夜可达。”
- 4.
狼牙脩释义:亦作“狼牙须”。 亦作“狼牙修”。古国名。故地在今 泰国 南部 马来半岛 北大年 及附近一带。《北史·赤土传》:“又行二三日,西望见 狼牙须国 之山,於是南达 鸡笼岛,至於 赤土 之界。”《明史·外国传七·锡兰山》:“锡兰山,或云即古 狼牙修。梁 时曾通中国。自 苏门答剌 顺风十二昼夜可达。”
- 5.
老人山释义:该山及鸡笼山、屏风山均在桂林市区,因状得名。
- 6.
舞弄释义:⒈挥舞耍弄;挥舞着手中的东西玩儿:舞弄棍棒。 ⒉弄;搞:她想做个鸡笼子,可是自己不会舞弄。
- 7.
金莲寳相释义:芭蕉之一种。 明 王世懋《学圃杂疏》:“又有一种,名金莲寳相,不知所从来。叶尖小如美人蕉,种之三四岁或七八岁始一花……其花作黄红色而瓣大於莲,故以名。”明 顾起元《客座赘语·花木》:“鸡笼山 五显庙 中有金莲寳相花,在殿臺下,花数十年一开。”
- 8.
鼎湖山释义:在广东省肇庆市东北。 主峰鸡笼山,海拔1000米。层峦叠嶂,林木苍翠,有鼎湖钩樟、鼎湖冬青等珍贵树木。山上有庆云寺、白云寺、观雪亭、水帘洞、飞水潭等名胜古迹。为广东省四大名山之一和全国风景名胜区,并被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