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分 [jūn fēn]
1. 平均分划;平均分配。
英[divide equally;]
均分 引证解释
⒈ 公平分配;平均分配。
引《国语·周语中》:“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其餘均分公、侯、伯、子、男。”
韦昭 注:“均,平也。 《周礼》:公之地方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笨麴并酒》:“用米亦无定方,準量麴势强弱。然其米要须均分为七分:一日一酘,莫令空闕。”
孙中山 《民报周年纪念演说词》:“有主张废资本家归诸国有的,有主张均分于平民的,有主张归诸公有的,议论纷纷。”
⒉ 谓按等级规定分配。按,《荀子·议兵》均作“钧”。
引《史记·礼书》:“固塞不树,机变不张,然而国晏然不畏外而固者,无他故焉,明道而均分之,时使而诚爱之,则下应之如景响。”
⒊ 谓分配俸禄为若干等分。
引《管子·霸言》:“圣王卑礼以天下之贤而王之,均分以钓天下之众而臣之。”
⒋ 谓尽其职分。
引《墨子·非命下》:“今也,王公大人之所以蚤朝晏退,听狱治政,终朝均分而不敢怠倦者,何也?”
国语词典
均分 [jūn fēn]
⒈ 平均分摊。
例如:「这些费用由公司同仁均分。」
近平分 等分
反独吞 独占
均分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平分释义:平均分配。
- 2.
等分释义:把物体分成相等的若干部分:等分线段。
均分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独吞释义:独自占有:独吞家产。独吞胜利果实。
- 2.
独占释义:独自占有或占据:独占市场。独占资本。
均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境释义:⒈一个地方。 晋 葛洪《抱朴子·百里》:“牧守虽贤而令长不堪,则国事不举,万机有闕,其损败岂徒止乎一境而已哉!”《南史·王诞传》:“孙伯符 岂不欲留 华子鱼,但以一境不容二君耳。”⒉全境。《后汉书·桥玄传》:“为 汉阳 太守,时 上邽 令 皇甫禎 有臧罪,玄 收考髠笞,死於 冀市,一境皆震。”《水浒传》第三十回:“快活林 一境之人,都知 武松 了得,那一个不来拜见 武松。”清 冯桂芬《江苏减赋记》:“余议用…… 顾亭林《日知録》所谓一境通摊之法,以所少之数均分於合县田中行之。”⒊一种境界。《景德传灯录·
- 2.
三一三十一释义:珠算口诀之一,常用来指按三份平均分配:所付的费用,咱们三一三十一分摊。
- 3.
中分释义:⒈均分。 ⒉从中间分开。⒊分裂。⒋指房屋从梁到地面的部分。
- 4.
二十八宿释义:中国古代天文 家将沿黄道、赤道附近的星空,划分为二十八个不等的区域,每一区域叫做一宿。二十八宿按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平均分为四组,东方七宿是角、亢、氐、房、心、尾、箕,总称苍龙;北方七宿是牛、斗、女、虚、危、室、壁,总称玄武;西方七宿是奎、娄、胃、昴、毕、觜、参,总称白虎;南方七宿 是井、鬼、柳、星、张、翼、轸,总称朱雀。划分二十八宿主要用于测定太阳、月亮在星空中的位置,从而定季节、方位和制定历法等。宿(xiù)。
- 5.
八旗制度释义:清 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明 万历 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 在牛录制的基础上建立黄、白、红、蓝四旗,万历 四十三年(1615年)增建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共为八旗。所有满族成员均分别编入某一旗,世代不变。每旗(满语为“固山”)辖五参领(“甲喇”),每参领辖五佐领(“牛录”),平时生产,战时出征。皇太极 时又将归附的蒙古人和汉人编为“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这种生产、行政和军事三位一体的组织形式,是适合当时满族的社会经济基础的,对满族的社会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入关后,这种组织形式的性质起了变化
- 6.
公摊释义:大家平均分摊(费用、资金等):电费由三家公摊。
- 7.
分数释义:⒈评定成绩或胜负时所记的分儿的数字:三门功课的平均分数是87分。鞍马,他得的分数是5分。⒉把一个单位分成若干等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是除法的一种书写形式,如(读作五分之二),(读作二又七分之三)。在分数中,符号“—”叫做分数线,相当于除号;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如中的2;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相当于除数,如中的5。
- 8.
匀摊释义:平均分摊。
- 9.
四分之一释义:把1份平均分成四份,其中一份就是全部的四分之一。
- 10.
圣库释义:太平天囯 实行生活必需品平均分配的制度,称其所建立的国库为“圣库”。 规定全体衣食俱由圣库开支。但至后期,圣库制度虽仍在 天京 施行,但高级官员已先蓄私产,缴获归公的原则亦已无形破坏。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命诏旨书》:“继自今,其令众兵将,凡一切杀妖取城,所得金寳、绸帛、寳物等项,不得私藏,尽缴归天朝圣库,逆者议罪。”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第三章第五节:“在平均主义思想的支配下,又产生圣库(藏银钱)、圣粮(藏米粮)制度……每逢礼拜日,各官开单赴圣库、圣粮领礼拜钱、粮米油盐及祭上帝物品。”
- 11.
均产释义:平均分配财产。
- 12.
均分释义:平均分配:大伙均分。
- 13.
均摊释义:平均分摊:费用按户均摊。
- 14.
均沾释义:大家平均分享(利益):利益均沾。
- 15.
左榜释义:元 代考试制度,中选举人及中选进士均分二榜,蒙古人、色目人为一榜,称右榜;汉人、南人为一榜,称左榜。 举人榜揭于省门之左右,进士榜用敕黄纸书,揭于内前红门之左右。见《元史·选举志一》。
- 16.
平分释义:平均分配。
- 17.
平均释义:⒈把总数按份儿均匀计算:10筐梨重500斤,平均每筐重50斤。 ⒉没有轻重或多少的分别:平均发展。平均分摊。数量不太平均。
- 18.
平摊释义:平均分摊或摊派:全楼卫生费由各家平摊。
- 19.
平火释义:亦作“平伙”。谓平均分摊。
- 20.
平颁释义:谓平均分发。
均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境释义:⒈一个地方。 晋 葛洪《抱朴子·百里》:“牧守虽贤而令长不堪,则国事不举,万机有闕,其损败岂徒止乎一境而已哉!”《南史·王诞传》:“孙伯符 岂不欲留 华子鱼,但以一境不容二君耳。”⒉全境。《后汉书·桥玄传》:“为 汉阳 太守,时 上邽 令 皇甫禎 有臧罪,玄 收考髠笞,死於 冀市,一境皆震。”《水浒传》第三十回:“快活林 一境之人,都知 武松 了得,那一个不来拜见 武松。”清 冯桂芬《江苏减赋记》:“余议用…… 顾亭林《日知録》所谓一境通摊之法,以所少之数均分於合县田中行之。”⒊一种境界。《景德传灯录·
- 2.
三一三十一释义:珠算口诀之一,常用来指按三份平均分配:所付的费用,咱们三一三十一分摊。
- 3.
中分释义:⒈均分。 ⒉从中间分开。⒊分裂。⒋指房屋从梁到地面的部分。
- 4.
二十八宿释义:中国古代天文 家将沿黄道、赤道附近的星空,划分为二十八个不等的区域,每一区域叫做一宿。二十八宿按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平均分为四组,东方七宿是角、亢、氐、房、心、尾、箕,总称苍龙;北方七宿是牛、斗、女、虚、危、室、壁,总称玄武;西方七宿是奎、娄、胃、昴、毕、觜、参,总称白虎;南方七宿 是井、鬼、柳、星、张、翼、轸,总称朱雀。划分二十八宿主要用于测定太阳、月亮在星空中的位置,从而定季节、方位和制定历法等。宿(xiù)。
- 5.
八旗制度释义:清 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明 万历 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 在牛录制的基础上建立黄、白、红、蓝四旗,万历 四十三年(1615年)增建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共为八旗。所有满族成员均分别编入某一旗,世代不变。每旗(满语为“固山”)辖五参领(“甲喇”),每参领辖五佐领(“牛录”),平时生产,战时出征。皇太极 时又将归附的蒙古人和汉人编为“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这种生产、行政和军事三位一体的组织形式,是适合当时满族的社会经济基础的,对满族的社会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入关后,这种组织形式的性质起了变化
- 6.
公摊释义:大家平均分摊(费用、资金等):电费由三家公摊。
- 7.
分数释义:⒈评定成绩或胜负时所记的分儿的数字:三门功课的平均分数是87分。鞍马,他得的分数是5分。⒉把一个单位分成若干等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是除法的一种书写形式,如(读作五分之二),(读作二又七分之三)。在分数中,符号“—”叫做分数线,相当于除号;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如中的2;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相当于除数,如中的5。
- 8.
匀摊释义:平均分摊。
- 9.
四分之一释义:把1份平均分成四份,其中一份就是全部的四分之一。
- 10.
圣库释义:太平天囯 实行生活必需品平均分配的制度,称其所建立的国库为“圣库”。 规定全体衣食俱由圣库开支。但至后期,圣库制度虽仍在 天京 施行,但高级官员已先蓄私产,缴获归公的原则亦已无形破坏。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命诏旨书》:“继自今,其令众兵将,凡一切杀妖取城,所得金寳、绸帛、寳物等项,不得私藏,尽缴归天朝圣库,逆者议罪。”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第三章第五节:“在平均主义思想的支配下,又产生圣库(藏银钱)、圣粮(藏米粮)制度……每逢礼拜日,各官开单赴圣库、圣粮领礼拜钱、粮米油盐及祭上帝物品。”
- 11.
均产释义:平均分配财产。
- 12.
均分释义:平均分配:大伙均分。
- 13.
均摊释义:平均分摊:费用按户均摊。
- 14.
均沾释义:大家平均分享(利益):利益均沾。
- 15.
左榜释义:元 代考试制度,中选举人及中选进士均分二榜,蒙古人、色目人为一榜,称右榜;汉人、南人为一榜,称左榜。 举人榜揭于省门之左右,进士榜用敕黄纸书,揭于内前红门之左右。见《元史·选举志一》。
- 16.
平分释义:平均分配。
- 17.
平均释义:⒈把总数按份儿均匀计算:10筐梨重500斤,平均每筐重50斤。 ⒉没有轻重或多少的分别:平均发展。平均分摊。数量不太平均。
- 18.
平摊释义:平均分摊或摊派:全楼卫生费由各家平摊。
- 19.
平火释义:亦作“平伙”。谓平均分摊。
- 20.
平颁释义:谓平均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