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薯蓣 薯蓣的意思
shǔ

薯蓣

简体薯蓣
繁体薯蕷
拼音shǔ yù
注音ㄕㄨˇ ㄩ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ǔ,(1) 〔薯莨〕 ➊ 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上有缠绕茎,地下块茎,可用来染棉、麻织品; ➋ 这种植物的果实。(2) 〔薯蓣〕多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块根为圆柱形,可食。通称“山药”。(3) 〔甘薯〕 ➊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蔓匍匐地面。块根可食,亦可制糖和酒精; ➋ 这种植物的块根。均通称“红薯”、“白薯”;亦称“番薯”、“山芋”、“地瓜”、“红苕”。(4) 〔马铃薯〕 ➊ 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块茎可食; ➋ 这种植物的块茎。均亦称“土豆儿”、“山药蛋”、“洋芋”。

yù, ◎ 〔薯蓣〕见“薯”。

基本含义

形容人或事物有所成就,有所作为。

薯蓣的意思

薯蓣 [shǔ yù]

1. 又叫山药。一种多年生蔓草植物(Dioscorea opposita),叶心脏形,对生,具地下块根,可供食用。

[common yam;]

薯蓣 引证解释

⒈ 多年生缠绕藤本。地下具圆柱形肉质块茎,含淀粉,可供食用,并可入药。也称山药。

唐 王绩 《采药》诗:“从容肉作名,薯蕷膏成质。”


薯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山药释义:⒈薯蓣的通称。⒉甘薯。
    • 2.
      山蓣释义:即薯蓣。
    • 3.
      山藷释义:薯蓣的别名。
    • 4.
      月一盘释义:薯蓣的别名。其块茎可食用,又可入药,故称薯药,又称山药。
    • 5.
      玉延释义:薯蓣的别名,也叫山药。
    • 6.
      王延释义:薯蓣别名,即山药。
    • 7.
      署预释义:即薯蓣。通称山药。
    • 8.
      芋魁释义:芋的块茎。亦泛称薯类植物的块茎。《后汉书·方术传上·许杨》:“时有謡歌曰:‘败我陂者 翟子威,飴我大豆,亨我芋魁。’”李贤 注:“芋魁,芋根也。”明 徐渭《薯蓣》诗:“芋魁徒软美,松粉藉餦餭。”清 顾炎武《兄子言及开吴淞江之役书此示之》诗:“五十年来羹芋魁,顿令泽国生蒿莱。”
    • 9.
      薯药释义:即薯蓣。
    • 10.
      藷藇释义:即薯蓣。

薯蓣(shuy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薯蓣是什么意思 薯蓣读音 怎么读 薯蓣,拼音是shǔ yù,薯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薯蓣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