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治 [fǔ zhì]
1. 安抚治理。
抚治 引证解释
⒈ 安抚治理。
引《前汉书平话》卷下:“权时整治朝纲,等 关 外十王齐到,选有分洪福,抚治万民。”
《元典章·户部五·荒田》:“各处官司不用心抚治,以致逃窜或冒申民户在逃。”
郭沫若 《孔雀胆》附录《<孔雀胆>的故事》:“这位 梁王 是 元世祖 忽必烈 第五子 忽哥赤 的后裔,据说他对于 云南 ‘抚治有威惠’。”
抚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偃藩释义:⒈指地方长官安卧抚治之地。 ⒉指卧治,无为而治。
- 2.
奄治释义:抚治。 谓奄有其地而治之。
- 3.
威惠释义:⒈犹威福。谓持势弄权。《后汉书·南匈奴传论》:“而 竇宪 矜三捷之効,忽经世之规,狼戾不端,专行威惠。”参见“威福”。⒉犹威恩。声威和恩泽。《三国志·魏志·王基传》:“为政清严有威惠。”《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今 隋 室无主,海内鼎沸,以公威惠,号令 岭 表。”《明史·把匝剌瓦尔密传》:“顺帝 之世,天下多故,云南 僻远,王抚治有威惠。”
- 4.
字人释义:⒈抚治百姓。《后汉书·吴延史卢赵传赞》:“吴翁 温爱,义干刚烈。延史 字人,风和恩结。”《隋书·刑法志》:“始乎劝善,终乎禁暴,以此字人,必兼刑罚。”《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十二年》:“县令,字人之官。”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凡有字人之责者,幸勿为煦煦孑孑,薄而不为。”⒉许配于人。清 李渔《巧团圆·剖私》:“[老旦]请问娘子,青春多少,可有尊堂,曾嫁过丈夫了么?[旦]年方十六,尚未字人。”《东欧女豪杰》第三回:“那处有一位富家女子……父母双亡,又没兄弟,今年已是二十二岁,还未字人。”
- 5.
字民释义:抚治、管理百姓。
- 6.
字育释义:⒈生育、蕃育。《列子·黄帝》:“风雨常均,字育常时,年穀常丰。”⒉抚育;抚治。前蜀 杜光庭《犀浦刘殷费顺黄箓斋词》:“今属睿圣御天,元台分閫,敷弘道德,字育蒸黎。”宋 王禹偁《送廖及序》:“惨舒之权,虽制于郡国;字育之道,亦繫于令长。”
- 7.
安贴释义:⒈同“安帖”。宋 王溥《唐会要·石国》:“﹝ 开元 ﹞二十九年,其王 伊吐屯屈勒 遣使上表曰:‘……伏乞天恩,不弃 突厥 部落,讨得 大食 诸国自然安贴。’”《元典章·吏部五·职制》:“若任内抚治军户安贴,不致减削气力,验事轻重陞迁。”《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只是人生面不熟,又不知娘的意思怎么,有些不安贴,还想要去。”清 林则徐《英兵船各处滋扰在穿鼻沙迭次将其击退折》:“现在沿海閭阎,照常安贴,堪以上慰宸怀。”王西彦《黄昏》:“她只简单地觉得,自从离开了那山村,自己的心就一直没有安贴过。”⒉平复。宋 袁文
- 8.
抚治释义:安抚治理。
- 9.
绥理释义:安抚治理。《汉书·成帝纪》:“朕承 太祖 鸿业,奉宗庙二十五年,德不能绥理宇内,百姓怨望者众。”《梁书·良吏传·何远》:“郡经寇抄,远 尽心绥理,復著名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