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派 [xuǎn pài]
1. 挑选指派。
英[designate select;]
选派 引证解释
⒈ 挑选符合条件的人委派工作。
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那些钱庄帮得了这个批……便大家商量,选派了两个能干事的人,写好了禀帖,到 南京 去控告。”
沈从文 《从文自传·辰州》:“我们既编入支队司令的卫队,除了司令官有时出门拜客,选派二十、三十护卫外,无其它服务机会。”
国语词典
选派 [xuǎn pài]
⒈ 选择合适的人员,派遣出去办事。
例如:「因应任务需求,长官特地选派他代表本单位出席此次国际工作会议。」
近遴派
选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代职释义:代理某种职务:选派干部到基层单位代职。
- 2.
南京临时参议院释义:1912年1月各省都督选派代表在南京组成。 为临时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执行议会职权。2月批准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选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制定并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不久迁往北京。次年4月解散。
- 3.
差注释义:吏部对地方官吏的选派任命。注,注官,即按资叙授官。
- 4.
番语释义:少数民族或外国的语言。唐 卢纶《腊日观咸宁王部曲娑勒擒豹歌》:“阴方质子纔三十,译语受词番语揖。”《清史稿·选举志二》:“三五年后,有此一种读书明理之人,精通番语,凡通商,督、抚衙署及海关监督,应设繙译官承办洋务者,即於馆中遴选派充。”
- 5.
签判释义:宋 代各州、府选派京官充当判官时称签书判官厅公事,简称“签判”。掌诸案文移事务。
- 6.
简命释义:简任;选派任命。
- 7.
简派释义:选派。
- 8.
誊録官释义:誊录院负责誊录考生试卷事务的官员,在进士举人和五种贡生中选派,由皇帝任命。《清史稿·选举志三》:“乾隆 九年停其例,并受卷、弥封、誊録、对读等官子弟、戚族亦一体迴避矣。”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第二章第三节:“每日派誊三卷,誊録书手不准携带墨笔,如有顶冒入场,代人改窜文艺者,查出治罪,以誊録官管理之。”
- 9.
选委释义:犹选派。
- 10.
选派释义:挑选合于规定条件的人派遣出去:选派留学生。选派代表参加大会。
- 11.
遴员释义:犹言选派人员。
- 12.
遴派释义:犹选派。
- 13.
铁脇释义:⒈比喻坚强的体格。宋 文天祥《满江红·酹酒天山》词:“凭铁脇,千磨百鍊,丈夫功烈。”⒉钢板制成的船壳。清 李鸿章《选派闽厂生徒出洋习艺并酌议章程疏》:“即如造船一事,近时轮机铁胁,一变前模,船身愈坚,用煤愈省,而行驶愈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