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ǔ gū,
ròu,(1) 人或动物体内红色、柔软的组织。【组词】:肉体。肉类。肉食。肌肉。肉票(被盗匪掳去的人,盗匪借以向他的家属勒索钱财)。肉身(佛教指肉体)。(2) 果实中可以吃的部分。【组词】:桂圆肉。冬瓜肉厚。(3) 果实不脆,不酥。【组词】:肉瓤西瓜。(4) 行动迟缓,性子慢。【组词】:做事真肉。(5) 古代称圆形物中有孔的边。(6) 极亲密疼爱之称,多用呼子女。
1. 身体。
例骨肉归复于土。——《礼记》
英[ body; ]
2. 骨和肉。
英[ flesh and blood; ]
3. 比喻至亲。
例亲生骨肉。
骨肉关系。
父母之于子也,子之于父母也,……此之谓骨肉之亲。——《吕氏春秋·精通》
恨透了秦始皇,说他无缘无故筑什么万里长城,害得人家骨肉分离。——《孟姜女》
英[ intimate; kindred; ]
⒈ 指身体。
引《礼记·檀弓下》:“骨肉归復于土,命也!”
《三国演义》第一〇五回:“平 叱曰:‘丞相新亡,骨肉未寒,汝焉敢造反!’”
⒉ 比喻至亲,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
引《墨子·尚贤下》:“当王公大人之於此也,虽有骨肉之亲,无故富贵,面目美好者,诚知其不能也,不使之也。”
唐 沉亚之 《上寿州李大夫书》:“亚之 前应贡在京师,而长幼骨肉萍居于 吴。”
《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兵火之际,东逃西躲,不知拆散了几多骨肉!”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章四:“久别重逢,情逾骨肉。”
⒊ 指同姓的人。
引《宋书·王懿传》:“北土重同姓,谓之骨肉。”
⒋ 比喻文章充实的内容。
引《平山冷燕》第六回:“莫怪文章生骨肉,謫来元是掌书仙。”
⒈ 比喻至亲。指父子兄弟等。
引《管子·轻重丁》:「故桓公推仁立义,功臣之家,兄弟相戚,骨肉相亲,国无饥民,此之谓缪薮。」
1.我们几个人是患难之交,情同骨肉。
2.她俩虽然不是亲姐妹,但却情同骨肉。
3.这是“情逾骨肉”的,当年国民党反动派要将我们斩尽杀绝的险境中的最真挚而伟大的“天下父母心”啊!
4.不过自家兄妹,至亲骨肉,怎么能够不关心呀。
5.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广大人民群众骨肉相连。
6.经过千辛万苦,他从台湾回到大陆,寻到分别五十年的亲人,圆了骨肉团圆之梦。
7.我与班主任虽有师生之别,但情逾骨肉。
8.骨肉至亲之间不可自相鱼肉。
9.他吝啬得连至亲骨肉都不多给一个钱,何况是外人。
10.萧队长又说,贫雇是农是至亲骨肉,我才敢说话。
11.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妻儿,是我们的至亲骨肉。
12.写文章时,论点和论据是骨肉相连的,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主题突出,结构严谨。
13.亲情是一段骨肉相离的历史,西班牙、埃及与苏伊士,大陆与台湾。
14.战争使王爷爷一家骨肉离散,至今不得团圆。
15.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
16.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亲骨肉送他上战场。
17.人生所贵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亲。
18.一方面,兄弟是骨肉至亲,到危急时自会同心协力的拼命。
19.儿女是父母的亲生骨肉,哪有不惦着的?
20.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