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异 [guài yì]
1. 奇特,与众不同。
例怪异诡观。
英[ monstrous; unusual; ]
2. 奇异反常。
例海棠开得怪异。
3. 奇异反常的现象。
例她说这一家搬来的第一夜,就遇见了可怖的怪异。——柯灵《遥夜集》
英[ strange phenomenon; ]
4. 指妖怪鬼神。
例园素多怪异,人无敢居者。
英[ monster; ]
5. 惊异,感到奇怪。
例但瓦德的朋友们,是都知道他不久便要结婚的,此时见他绝口不提一字,不免有些怪异。——陈衡哲《小雨点》
英[ wonder; ]
怪异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怪异”。
⒉ 奇特,奇异。
引汉 枚乘 《七发》:“似神而非者三:疾雷闻百里; 江 水逆流,海水上潮;山出内云,日夜不止……此天下怪异诡观也。”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絳州 有碑,篆字与古文不同,颇为怪异。”
金 王若虚 《史记辨惑一》:“予谓如 左氏 之説, 庄公 之生盖易矣,夫人特以怪异而恶之耳。”
鲁迅 《书信集·致增田涉》:“关于 贯休 和尚的罗汉像,我认为倒是石拓的好,亲笔画似乎过于怪异。”
⒊ 指奇异反常的现象。
引《汉书·董仲舒传》:“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⒋ 指奇异反常。
引《红楼梦》第九五回:“那知 探春 心里明明知道海棠开得怪异,‘寳玉’失的更奇,接连着 元妃 姐姐薨逝,谅家道不祥,日日愁闷。”
⒌ 指妖怪鬼神。
引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二·谢在杭》:“谢在杭 肇淛,闽 之 长乐 人,少读书邑 萧 氏园。园素多怪异,人无敢居者。”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胡氏》:“然察 胡 意固不恶,优重之,不以怪异废礼。”
⒍ 惊异,感到奇怪。见“怪异”。
引《醒世恒言·施润泽滩阙遇友》:“正吃酒间,忽听得邻家一片哭声, 施復 心中怪异。”
《二刻拍案惊奇》卷三:“骡也不作声,看看缩小。主人怪异,仔细一看,乃是纸剪成的。”
国语词典
怪异 [guài yì]
⒈ 奇怪、诡异。
引《三国演义·第七八回》:「孤在戎马之中,三十余年,未尝信怪异之事,今日为何如此?」
近诡秘 奇特 奇异
反端正
⒉ 奇怪而反常的现象。
引《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惊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怪异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古怪释义:跟一般情况很不相同,使人觉得诧异的;稀奇罕见的:脾气古怪。样子古怪。
- 2.
奇异释义:⒈奇特:海底是一个奇异的世界。⒉惊异:路上的人都用奇异的眼光看着这些来自远方的客人。
- 3.
奇特释义:跟寻常的不一样;奇怪而特别:装束奇特。 在沙漠地区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奇特的景象。
- 4.
离奇释义:不平常;出人意料:情节离奇。离奇古怪。离奇的故事。
- 5.
诡秘释义:(行动、态度等)隐秘不易捉摸:行踪诡秘。
怪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怪释义:⒈不怪异。⒉不责备;不埋怨。
- 2.
丑姹释义:丑陋怪异。
- 3.
丑怪释义:⒈丑陋怪异。⒉犹言奇形怪状。
- 4.
丑异释义:丑陋怪异。
- 5.
乖殊释义:⒈怪异;不同。三国 魏 阮籍《狝猴赋》:“体多似而匪类,形乖殊而不纯。”晋 葛洪《抱朴子·塞难》:“以丑为美者有矣,以浊为清者有矣,以失为得者有矣,此三者乖殊,炳然可知。”《晋书·江统传》:“言语不通,贄币不同,法俗诡异,种类乖殊。”⒉改变;变化。《旧唐书·褚遂良传》:“陛下虑生意表,信在言前,今者临事,忽然乖殊,所惜尤少,所失滋多。”明 宋濂《味梅斋稿序》:“及后未数年,人事稍稍乖殊:或得州县官散之南北;或以老癃疾疢引归田里;或抵法遇患转徙远方。”
- 6.
乖沴释义:⒈不和之气,邪气。⒉怪异;反常。
- 7.
九头八尾释义:形容怪异非凡。
- 8.
佹琐释义:怪异细碎。
- 9.
佹诞释义:怪异荒诞。
- 10.
侏离释义:⒈我国古代西部少数民族乐舞的总称。 ⒉形容方言、少数民族或外国的语言文字怪异,难以理解。⒊借指古代少数民族。⒋用以鄙称外国人。
- 11.
傀异释义:犹怪异。
- 12.
傀怪释义:奇特怪异。
- 13.
僪佹释义:神奇怪异。
- 14.
僻恶释义:⒈怪异难治。⒉邪恶。
- 15.
光怪释义:⒈神奇怪异的现象。汉 荀悦《汉纪·高祖纪一》:“﹝ 高祖 ﹞尝从 王媪、武负 貰酒,每饮醉,留寝其家,上尝见光怪,负 等异之。”《汉武故事》:“宣帝 亲祠 甘泉,有顷,紫黄气从西北来,散於殿前,肃然有风;空中有妓乐声,羣鸟翔舞蔽之。宣帝 既亲睹光怪,乃疑先帝有神。”《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只看见一道火光落地,拾将起来,却是一张字纸。老汉惊异,料道多年宝惜字纸,今日见此光怪,必有奇处。”⒉引申为离奇古怪。清 青城子《志异续编·陆炳吉》:“﹝古松﹞光怪突兀,目不暇接。”⒊形容错杂斑斓。宋 范成大《白髭行》:
- 16.
十八子释义:指李姓。李字拆开则为十、八、子三字,故称。《魏书·賨李势传》:“建国 十年,司马聃 将 桓温 伐之,势 降於 温。先是频有怪异……童謡曰:‘江 桥头,闕下市,成都 北门十八子。’”此指 李势。唐 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三:“慧化 尼歌词曰:‘东海 十八子,八井唤三军。手持双白雀,头上戴紫云。’”此指 李渊。宋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七:“衍(王衍)在 蜀 时,童謡曰:‘我有一帖药,其名为阿魏,卖与十八子。’其后 衍 兄 宗弼 果卖国归 唐。”此指 后唐 庄宗 李存勗。
- 17.
厉妖释义:邪恶怪异之物。
- 18.
变怪释义:⒈灾变怪异。⒉奇异多变。
- 19.
古古怪怪释义:稀奇怪异。
- 20.
古里古怪释义:怪异、奇特。
怪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怪释义:⒈不怪异。⒉不责备;不埋怨。
- 2.
丑姹释义:丑陋怪异。
- 3.
丑怪释义:⒈丑陋怪异。⒉犹言奇形怪状。
- 4.
丑异释义:丑陋怪异。
- 5.
乖殊释义:⒈怪异;不同。三国 魏 阮籍《狝猴赋》:“体多似而匪类,形乖殊而不纯。”晋 葛洪《抱朴子·塞难》:“以丑为美者有矣,以浊为清者有矣,以失为得者有矣,此三者乖殊,炳然可知。”《晋书·江统传》:“言语不通,贄币不同,法俗诡异,种类乖殊。”⒉改变;变化。《旧唐书·褚遂良传》:“陛下虑生意表,信在言前,今者临事,忽然乖殊,所惜尤少,所失滋多。”明 宋濂《味梅斋稿序》:“及后未数年,人事稍稍乖殊:或得州县官散之南北;或以老癃疾疢引归田里;或抵法遇患转徙远方。”
- 6.
乖沴释义:⒈不和之气,邪气。⒉怪异;反常。
- 7.
九头八尾释义:形容怪异非凡。
- 8.
佹琐释义:怪异细碎。
- 9.
佹诞释义:怪异荒诞。
- 10.
侏离释义:⒈我国古代西部少数民族乐舞的总称。 ⒉形容方言、少数民族或外国的语言文字怪异,难以理解。⒊借指古代少数民族。⒋用以鄙称外国人。
- 11.
傀异释义:犹怪异。
- 12.
傀怪释义:奇特怪异。
- 13.
僪佹释义:神奇怪异。
- 14.
僻恶释义:⒈怪异难治。⒉邪恶。
- 15.
光怪释义:⒈神奇怪异的现象。汉 荀悦《汉纪·高祖纪一》:“﹝ 高祖 ﹞尝从 王媪、武负 貰酒,每饮醉,留寝其家,上尝见光怪,负 等异之。”《汉武故事》:“宣帝 亲祠 甘泉,有顷,紫黄气从西北来,散於殿前,肃然有风;空中有妓乐声,羣鸟翔舞蔽之。宣帝 既亲睹光怪,乃疑先帝有神。”《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只看见一道火光落地,拾将起来,却是一张字纸。老汉惊异,料道多年宝惜字纸,今日见此光怪,必有奇处。”⒉引申为离奇古怪。清 青城子《志异续编·陆炳吉》:“﹝古松﹞光怪突兀,目不暇接。”⒊形容错杂斑斓。宋 范成大《白髭行》:
- 16.
十八子释义:指李姓。李字拆开则为十、八、子三字,故称。《魏书·賨李势传》:“建国 十年,司马聃 将 桓温 伐之,势 降於 温。先是频有怪异……童謡曰:‘江 桥头,闕下市,成都 北门十八子。’”此指 李势。唐 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三:“慧化 尼歌词曰:‘东海 十八子,八井唤三军。手持双白雀,头上戴紫云。’”此指 李渊。宋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七:“衍(王衍)在 蜀 时,童謡曰:‘我有一帖药,其名为阿魏,卖与十八子。’其后 衍 兄 宗弼 果卖国归 唐。”此指 后唐 庄宗 李存勗。
- 17.
厉妖释义:邪恶怪异之物。
- 18.
变怪释义:⒈灾变怪异。⒉奇异多变。
- 19.
古古怪怪释义:稀奇怪异。
- 20.
古里古怪释义:怪异、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