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庖牺 庖牺的意思
páo

庖牺

简体庖牺
繁体庖犧
拼音páo xī
注音ㄆㄠˊ ㄒ一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páo,(1) 厨房。【组词】:庖厨。(2) 厨师。【例句】:庖人(厨师)。庖丁。名庖。庖代(替人处理或担任事情。亦称“代庖”)。

xī,(1) 古代称做祭品用的纯色牲畜。【例句】:牺牲(➊古代祭祀用牲的通称,色纯为“牺”,体全为“牲”,如“牺牺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➋为了崇高的目的舍去自己的生命或权利等,如“为祖国不怕流血牺牺”;➌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如“他牺牺自己的休息时间,突击完成了任务”)。牺牛。牺尊(古代牺牛形的酒器)。

基本含义

庖牺是指古代宫廷中负责宰杀牲畜的职务,后来引申为指负有重要责任的人。

庖牺的意思

庖牺 [páo xī]

1. 见“庖牺氏”。

庖牺 引证解释

⒈ 见“庖牺氏”。


国语词典

庖牺 [páo xī]

⒈ 古代一位皇帝。教民佃渔畜牧,始画八卦,造书契。因养牺牲以充庖厨,故称为「庖牺」。汉·许慎〈说文解字序〉:「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南朝梁·刘勰也作「伏羲」。

《文心雕龙·原道》:「庖牺画其始,仲尼翼其终。」


庖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伏羲释义: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 传说他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也叫庖牺。
    • 2.
      宿度释义:天空中标志星宿位置的度数。周天共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之一。二十八宿各占若干度。《素问·离合真邪论》:“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於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宋书·律历志中》:“至 元和 二年,《太初》失天益远,宿度相觉浸多,候者皆知日宿差五度,冬至之日在斗二十一度,晦朔弦望,先天一日。”宋 高承《事物纪原·天地生植·宿度》:“王子年《拾遗记》:‘庖牺 视五星之文,分野之度。’《史记·历书》曰:‘黄帝 名察度验。’臣瓚 谓:题名宿度,候察进退三辰之度、吉凶之验也。”参阅《广雅·释天》。
    • 3.
      庖牺释义:见“庖牺氏”。
    • 4.
      春皇释义:传说中古帝 庖牺(伏羲)的别号。
    • 5.
      牺氏琴释义:晋 皇甫谧《帝王世纪》:“燧人氏 没,庖牺氏 代之……是称 太昊,都 陈,作瑟三十六弦,长八尺一寸。”后因泛称琴瑟为“牺氏琴”。
    • 6.
      神母释义:⒈指 汉高祖 斩白蛇传说中神人所化成的老母。 《汉书·叙传下》:“神母告符,朱旗乃举。”参见“神母夜号”。⒉称传说中远古帝王之母。晋 王嘉《拾遗记·春皇庖牺》:“神母游其(华胥之洲)上,有青虹绕神母,久而方灭,即觉有娠,歴十二年而生 庖牺。”宋 陈师道《寄外舅郭大夫》诗:“慎勿冠惠文,神母仁如 尧。”⒊指 西王母。唐 李贺《瑶华乐》诗:“舞霞垂尾长盘珊,江澄海浄神母颜。”王琦 汇解:“神母,即 王母 也。”
    • 7.
      走伏释义:⒈逃匿。《三国志·魏志·锺会传》:“西塞 成都 之路,北絶越逸之径,四面云集,首尾并进,蹊路断絶,走伏无地。”⒉指逃匿之路。《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三年》:“已命 雍州 刺史 刘粹 等断其走伏。”胡三省 注:“走,逃也;伏,匿也。断其逃匿之路也。”⒊谦辞。犹言趋伏、拜伏。明 宋濂《凝道记上·孔子符》:“夫子自谓有 庖牺 时物,我等当愿走伏庭下,借一观之,洗凡目焉。”
    • 8.
      龙瑞释义:相传 伏羲 时有龙马自 河 中负图而出,为圣者受命之瑞。《左传·昭公十七年》“太皥氏 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晋 杜预 注:“太皥 伏牺氏,有龙瑞,故以龙瑞名官。”三国 魏 曹植《庖牺赞》:“木德 风 姓,八卦创焉。龙瑞名官,法地象天。”

庖牺(paox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庖牺是什么意思 庖牺读音 怎么读 庖牺,拼音是páo xī,庖牺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庖牺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