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īng dìng,(1) 把钉或楔子打入他物,把东西固定或组合起来。【组词】:钉马掌。钉箱子。(2) 缝缀。【组词】:钉钮扣。
zǐ,(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组词】: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组词】:菜子。瓜子儿。子实。(3) 动物的卵。【组词】:鱼子。蚕子。(4) 幼小的,小的。【组词】:子鸡。子畜。子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例句】:子弹(dàn )。棋子儿。(6) 与“母”相对。【例句】: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组词】: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组词】:孔子。先秦诸子。(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例句】: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例句】: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组词】:子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组词】:旗子。乱子。胖子。(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例句】:敲了两下子门。(14) 姓。
1. 一端扁平、一端尖锐的金属细棒形物件,起固定、连接作用,也可用以悬挂物品或做别的用处。
英[nail; tack;]
⒈ 金属(间或用竹子)制成的细棍形的物件。一端有扁平的头,另一端尖锐,主要起固定或连接作用,也可以用来悬挂物品或作别用。
⒉ 与“碰”连用,比喻难堪;困难。
引《红楼梦》第四六回:“依我説,竟别碰这个钉子去。”
鲁迅 《故事新编·非攻》:“公输般 碰了一个钉子之后,改口说,但也大约很有了一些酒意。”
李佩之 《忆若飞》:“在工作中间碰到了钉子,从未灰心过,总是检讨教训后,继续的积极苦干。”
⒊ 比喻障碍。
引《人民日报》1977.1.13:“周总理 又对我说:‘你回去要把北大理科办好,把基础理论水平提高。这是我交给你的任务。有什么障碍要扫除,有什么钉子要拔掉。’”
⒋ 比喻重兵防守处。
引毛泽东 《论持久战》八六:“突击点选在左翼,恰当敌之弱点,容易取胜;选在右翼,碰在敌人的钉子上,不能奏效。”
⒌ 指内线。
引《花城》1981年第4期(增刊):“咱们埋在忠义军里的钉子,什么时候才能送来 耿京 的头?”
⒈ 铁铸的钉。
1.我这倔头倔脑的去了准碰钉子,还是换个伶俐的吧。
2.就像“黄杨厄闰”一样,今年我也是流年不利,没有一件事不碰钉子、不出差错的!
3.刘大姐办事从来都是丁是丁,卯是卯,你去找她准碰钉子。
4.他这个“钉子户”,想阻挡在这块地方搞开发,真是螳臂当车,自不量力。
5.“马上办”的劲头,“钉钉子”的精神,“敢担当”的魄力。
6.我们做人要像胡杨一样,依然挺拔;做事要像钉子一样有股钻劲;工作要像蜜蜂一样勤劳。
7.他侧着头发蓬松的脑袋,圆圆的眼钉子似的扎在我的脸上,不时地点着头,表示已经全部心领神会。
8.美国同世界的关系就是锤子与钉子的关系,美国爱敲打谁就敲打谁。
9.就像黄杨厄闰一样,今年我也是流年不利,没有一件事不碰钉子、不出差错的!
10.在学习上,我们只要发扬钉子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就没有难以克服的困难。
11.一。钉子是敲进去的,时间是挤出来的。
12.一天天地过去了,最后男孩告诉他的父亲,他终于把所有钉子都拔出来了。
13.一枚检验合格的钉子,远比一台胡乱拼凑的机器有用。
14.钉子,锤炼于钢铁,却没有钢铁的厚重。
15.但往往发脾气时说的话永远都象钉子一样伤人。
16.碰了钉子的他看起来面如土色。
17.不熟悉情况,不调查研究,下车伊始,就发号施令,这样做工作没有不碰钉子的。
18.他连日奔波募款,却四处碰钉子,深感懊恼沮丧。
19.碰钉子的事在所难免,我们要迎难直上,勇于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