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 [huā zhāo]
1. 见“花朝节”。指百花盛开的春晨。亦泛指大好春光。
花朝 引证解释
⒈ 见“花朝节”。
⒉ 指百花盛开的春晨。亦泛指大好春光。
引唐 白居易 《琵琶引》:“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唐 李商隐 《梓州罢吟寄同舍》诗:“不拣花朝与雪朝,五年从事 霍嫖姚。”
郁达夫 《毁家诗纪》之一:“转眼 榕城 春欲暮,杜鹃声里过花朝。”
国语词典
花朝 [huā zhāo]
⒈ 相传阴历二月十二日或十五日为百花生日,称为「花朝」。
引唐·司空图〈早春〉诗:「伤怀同客处,病眼却花朝。」
⒉ 百花盛开的早晨。比喻美好的时光。
引唐·白居易〈琵琶行〉:「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花朝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同社释义:⒈犹同乡,同里。 古以二十五家为一社。唐 韩愈《南溪始泛》诗之二:“愿为同社人,鸡豚燕春秋。”⒉志趣相同者结社,互称同社。亦谓同在一社。宋 朱熹 有《己未九日诸友载酒见过次韵为谢并呈同社诸名胜》诗。清 李渔《慎鸾交·订游》:“明日乃花朝令节,小弟与同社诸友,各出分资,就在 虎丘寺 中,做一箇胜会。”⒊犹同学。明 清 时,乡社皆立社学,同社学习者,称“同社”。清 曹寅《戏送钱穆孙》诗之二:“石桥执经予最少,十年同社夜臺多。”参阅《续文献通考·学校》。
- 2.
吟月释义:⒈谓对月吟诗。唐 杜荀鹤《赠崔少府》诗:“洞口礼星披鹤氅,溪头吟月上渔船。”唐 方干《哭江西处士陈陶》诗:“寿尽天年命不通,钓溪吟月便成翁。”⒉谓对月鸣叫。唐 李子仞《驯猿赋》:“夜廡幽阴,忆南陇之吟月;花朝明媚,想乔林之弄春。”《宣和画谱·董元》:“﹝ 董元 ﹞善画,多作山石水龙……其(龙)降陞自如,出蛰离洞,戏珠吟月,而自有喜怒变态之状,使人可以遐想。”
- 3.
唐窖释义:冬天培植鲜花的暖窖。清 黄景仁《花朝赋兰得花字》:“移来自唐窖,庙市分其芽。”参见“唐花”。
- 4.
扑蝶会释义:旧时以农历二月十五日为花朝,届期士女相聚,扑蝶为戏,故又称扑蝶会。
- 5.
暮槿释义:傍晚的木槿花。 木槿花朝开夕凋,故以“暮槿”比喻衰亡的事物。
- 6.
朝槿释义:即木槿。花朝开暮落,故常用以喻事物变化之速或时间的短暂。
- 7.
林皋释义:⒈语出《庄子·知北游》:“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后因以“林皋”指山林皋壤或树林水岸。 宋 黄庭坚《送刘士彦赴福建转运判官》诗:“官间得胜日,杖屨之林皋。”明 刘若愚《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每於河冰冻后,近京贫民,於皇城内外,凡有冰处拉拖牀以餬口。遇雪满林皋,坐拖牀者艳素杂遝,交拉如织。”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七:“《在西湖寄都中同年》云:‘星河云海望迢迢,八度花朝与雪朝……岂是升沉关气类,轻舟相继返林皋。’”⒉指树林高阜,犹山林。明 陆采《明珠记·买药》:“留连不忍出林皋,叹仙俗难遭。”
- 8.
椿槿释义:大椿与木槿花。大椿长寿,木槿花朝开暮落。两者生命长短殊异。
- 9.
楚谣释义:⒈楚 地歌谣。 南朝 梁 江淹《<杂体诗>序》:“夫 楚 謡 汉 风,既非一骨;魏 製 晋 造,固亦二体。”唐 张祜《送周尚书赴滑台》诗:“楚 謡《襦袴》整三年,喉舌新恩下九天。”宋 王安石《筹思亭》诗:“坐听 楚 謡知岁美,想衔杯酒问花朝。”⒉指《楚辞》。南朝 梁 锺嵘《诗品·总论》:“夏 歌曰:‘鬱陶乎予心’;楚 謡曰:‘名余曰 正则’,虽诗体未全,然是五言之滥觴也。”
- 10.
槿花心释义:木槿花朝开夕凋,因以“槿花心”比喻易变的心。
- 11.
欢燕释义:⒈同“欢宴”。唐 韩愈《燕河南府秀才》诗:“何能充欢燕,庶以露厥诚。”⒉歡醼:同“欢宴”。《北史·李迁哲传》:“迁哲 每鸣笳导从,往来其间,纵酒欢醼,尽平生之乐。”⒊懽燕:欢爱和乐。明 汤显祖《紫钗记·花朝合卺》:“神仙眷,看取千里佳期,百年懽燕。”
- 12.
毛头释义:⒈古代男子未成年者头发披垂,因用以借称男孩子。明 孙柚《琴心记·花朝举觞》:“咄,油嘴毛头,爹爹在堂上,快去相见。”⒉形容小伙子、年青人。洪深《五奎桥》第一幕:“你这毛头小伙,动不动火星直冒。”王统照《站长》:“咱是毛头小子,吃粮当兵,原为没活干,下庄稼不能种地,不会手艺干不成匠人,才学了‘薛礼投军’这一套。”⒊方言。指婴儿。洪深《香稻米》第一幕:“他家大大小小,就有四代,五个男,五个女,小毛头不算。”⒋皮毛衣服上的长毛。《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七回:“那件袍子,可是毛头太大了,这个天气穿不住。”@
- 13.
百花朝释义:花朝。
- 14.
百花生日释义:旧指阴历二月十二日,即花朝。
- 15.
致语释义:⒈古代宫廷艺人在演出开始时说唱的颂辞。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诸军百戏,呈於楼下。先列鼓子十数辈,一人摇双鼓子,近前进致语,多唱‘青春三月驀山溪’也。”《宋史·礼志十六》:“元祐 三年,罢春宴,又罢秋宴,以 魏王 出殯,翰林学士 苏軾 不进教坊致语故也。”清 钱谦益《寒夜闻姬人语戏作》诗:“渐喜花朝近生日,拟裁致语慰凄凉。”钱曾 注:“杨慎 曰:‘宋 时御前内宴,翰苑撰致语……虽 欧、苏、曾、王 皆为之。’”⒉指艺人说唱这种颂辞。参见“致辞”。⒊指 宋 元 话本小说每回前的引子
- 16.
花晨释义:犹花朝。
- 17.
花朝月夕释义:花晨月夜。 形容良辰美景。也特指农历二月十五日和八月十五日。《旧唐书·罗威传》:“每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
- 18.
花朝节释义:旧时农历二月十二日是花朝节,是百花生日。
- 19.
花晨月夕释义: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同“花朝月夕”。
- 20.
花朝释义:农历二月十二日(也有人说是二月初二或二月十五日),相传为百花生日,所以叫花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