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ō,(1) 数量大,与“少”、“寡”相对。【组词】:人多。多年。多姿。多层次。多角度。多难(nàn )兴(xīng )邦。多多益善。多行不义必自毙。(2) 数目在二以上。【组词】:多年生草。多项式。多义词。多元论。(3) 有余,比一定的数目大。【组词】:多余。一年多。(4) 过分,不必要的。【组词】:多嘴。多心。多此一举。(5) 相差的程度大。【组词】:好得多。(6) 表示惊异、赞叹。【组词】:多好。(7) 表示某种程度。【例句】:有多大劲儿使多大劲儿。(8) 表疑问:有多大呢?多会儿?(9) 姓。
shì,(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组词】:事情。事件。事业。(2) 变故。【例句】: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3) 职业。【例句】:谋事(指找职业)。(4) 关系和责任。【例句】:你走吧,没你的事了。(5) 办法。【例句】: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6) 做,治。【组词】:不事生产。无所事事。(7) 服侍。【组词】:事父母。
zhī,(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组词】:赤子之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组词】: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例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组词】:置之度外。等闲视之。(5) 代词,这,那。【例句】:“之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组词】:久而久之。(7) 往,到。【例句】:“吾欲之南海”。
qiū,(1) 一年的第三季。【组词】:秋季。秋景。秋水(喻人的眼睛,多指女子的)。秋波(喻美女的眼睛)。三秋(①指秋收、秋耕、秋播;②指三年)。秋高气爽。(2) 庄稼成熟的时期。【组词】:麦秋。(3) 指一年。【组词】:千秋万代。(4) 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秋。(5) 一种运动和游戏用具称“秋千”。(6) 姓。
1. 变故多的时期。
英[eventful period; period of turbulence;]
⒈ 多事故、多患难的时期。
引《金史·宣宗纪上》:“辛巳,上諭宰臣:‘多事之秋,陈言者悉送省。’”
《明史·黄凤翔传》:“多事之秋,陛下宜屏游宴,亲政事,以实图安攘。”
《水浒传》第八六回:“贺统军 弟兄三个已亡,汝等文武羣臣,当国家多事之秋,如何处置?”
清 薛福成 《代李伯相议请试办铁路疏》:“即 俄 日 各国,骤闻 中国 於多事之秋,尚有餘力及此,所以示之不测,未始非先声后实之妙用。”
廖仲恺 《农民解放的方法》:“现在是 广东 最多事之秋,并且正在战事中。”
⒈ 发生很多事变的时期。形容国家不安定。
引《水浒传·第八六回》:「汝等文武群臣,当国家多事之秋,如何处置?」
《封神演义·第七一回》:「今当国家多事之秋,不思报本,以分主忧,而反说此贪生之语。」
近艰屯之际
1.目前国际上正处于多事之秋,我们一定要坚定自己的立场。
2.旱灾刚过,洪灾又来,真是多事之秋。
3.那个国家正处于多事之秋,兵连祸结,几无宁日。
4.三十年代,中国正是多事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