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大刑 大刑的意思
xíng

大刑

简体大刑
繁体
拼音dà xíng
注音ㄉㄚˋ ㄒ一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à dài,(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组词】: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例句】: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组词】:大局。大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组词】:不大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组词】:老大。(6) 敬辞。【组词】:大作。大名。大手笔。(7) 时间更远。【组词】:大前年。(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组词】:大概。大凡。(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1) 古通“太”。(2) 古通“泰”。

xíng,(1) 对犯罪的处罚。【组词】:刑罚。刑法。刑律。刑事。执刑。服刑。(2) 特指对犯人的体罚。【组词】:刑讯。受刑。刑具。

基本含义

指极重的刑罚,严厉的惩罚。

大刑的意思

大刑 [dà xíng]

1. 残忍的刑具。

[ instruments of torture; ]

2. 残酷的刑罚。

[ cruel torture; ]

大刑 引证解释

⒈ 重刑。多指死刑。

《周礼·地官·司市》:“市刑:小刑宪罚,中刑徇罚,大刑扑罚。”
《左传·昭公二年》:“有死罪三,何以堪之?不速死,大刑将至。”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及 元和 擒 刘闢、李錡、吴元济,行大刑者,皆十一月朔,岂偶然耳。”

⒉ 施重刑用的刑具。

《三侠五义》第五回:“包公 一时动怒,请了大刑,用夹棍套了两腿,问时仍然不招。”

⒊ 大型。型,铸造器物的模型。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宝剑》:“欧冶 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鉤,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闕。”


国语词典

大刑 [dà xíng]

⒈ 重刑。多指死刑。

《周礼·地官·司市》:「小刑宪罚,中刑徇罚,大刑扑罚。」
《左传·昭公二年》:「有死罪三,何以堪之?不速死,大刑将至。」

⒉ 残酷的刑具或刑罚。

《三侠五义·第五回》:「包公一时动怒,请了大刑,用夹棍套了两腿。」


大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刑释义:中等刑罚。《周礼·地官·司市》:“小刑宪罚,中刑徇罚,大刑扑罚。”《国语·鲁语上》:“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鉞;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笮。”《后汉书·仲长统传》:“杀之则甚重,髠之则甚轻。不制中刑以称其罪,则法令安得不参差,杀生安得不过谬乎?”
    • 2.
      伍乘释义:指同乘共伍的士卒。 乘,战车。《左传·昭公二十一年》:“不死伍乘,军之大刑也。”杜预 注:“同乘共伍当皆死。”
    • 3.
      宪罚释义:《周礼》所载违犯市场禁令的最轻处罚。 即将其犯禁罪状悬于市门公布之。《周礼·地官·司市》:“市刑:小刑宪罚,中刑徇罚,大刑扑罚。”郑玄 注:“宪罚,播其肆也。”贾公彦 疏:“宪,是以文书表示於肆,若布宪之类也。”林尹 注:“宪,表悬也。谓书其犯禁之罪状,悬於肆门公布之以为罚也。”
    • 4.
      小刑释义:⒈轻微的刑罚。《周礼·地官·司市》:“市刑,小刑宪罚,中刑徇罚,大刑扑罚。”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宪罚,播其肆也。”贾公彦 疏:“宪是表显之名。徇既将身以示之,则此宪是以文书表示於肆,若布宪之类也。”⒉轻于刑杀。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阳尊阴卑》:“天之好仁而近,恶戾之变而远,大德而小刑之意也。”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阳尊阴卑》:“此见天之近阳而远阴,大德而小刑也。”⒊小的型范。汉 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宝剑》:“欧冶 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
    • 5.
      市刑释义:古代市场中的刑罚。包括宪罚(以文书公布罪状)、徇罚(周行示众)、扑罚(鞭打)三种。《周礼·地官·司市》:“市刑:小刑,宪罚;中刑,徇罚;大刑,扑罚。”孙诒让 正义:“市刑者,司市之官刑,以其事小法轻,不过此三者也。”
    • 6.
      徇罚释义:对违法者施以游行示众的处罚。 《周礼·地官·司市》:“市刑:小刑宪罚,中刑徇罚,大刑扑罚。”郑玄 注:“徇,举以示其地之众也。”孙诒让 正义:“谓列其所犯,楬著其身,使周行市廛以示众为戒也。”
    • 7.
      扑罚释义:笞打市刑,小刑宪罚,中刑徇罚,大刑扑罚。--《周礼.司市》
    • 8.
      湛卢释义:⒈古代宝剑名。传为 春秋 时 欧冶子 所铸。汉 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宝剑》:“欧冶 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闕。”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三》:“古之利器,吴 楚 湛卢,大夏 龙雀,名冠神都。”⒉泛指宝剑。唐 杜甫《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四十韵》:“朝士兼戎服,君王按湛卢。”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三二:“迢迢望气中原夜,又有湛卢剑倚门。”郑泽《登楼叹》诗:“何当淬我湛卢剑,乘风涛兮斩长鲸。”⒊山名。亦写作“湛炉”。在今 福建省 松溪县
    • 9.
      胜邪释义:古剑名。汉 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宝剑》:“﹝ 欧冶 ﹞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闕。”
    • 10.
      脩平释义:⒈治理。 《周礼·夏官·职方氏》:“各脩平乃守,攷乃职事,无敢不敬戒,国有大刑。”⒉谓建立友好关系。《左传·襄公六年》:“冬,穆叔 如 邾,聘,且脩平。”
    • 11.
      膏烛释义:蜡烛。《淮南子·原道训》:“是以天下时有盲妄自失之患,此膏烛之类也,火逾然而消逾亟。”《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明年二月卒,年四十八”裴松之 注引《管辂别传》:“京房 上不量万乘之主,下不避佞諂之徒,欲以天文、洪范,利国利身,困不能用,卒陷大刑,可谓枯龟之餘智,膏烛之末景,岂不哀哉!”
    • 12.
      闚望释义:⒈窥伺图谋。 《三国志·吴志·陆逊传》:“方今英雄棊跱,豺狼闚望,克敌寧乱,非众不济。”《宋书·谢晦传》:“欲冯陵恩幸,闚望国权。”⒉犹探望。《书·费誓》“汝则有大刑”唐 孔颖达 疏:“兵法攻城,筑土为山,以闚望城内,谓之距堙。”宋 司马光《古文孝经指解序》:“臣愚虽不足以度越前人之胸臆,闚望先圣之藩篱,至於时有所见,亦各言尔志之义。”

大刑(dax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大刑是什么意思 大刑读音 怎么读 大刑,拼音是dà xíng,大刑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大刑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