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兑 [huì duì]
1. 邮电局或银行根据委托人的要求,把钱汇寄给收款者。
例汇兑业务。
英[remittance; sum remitted; transfer of funds;]
汇兑 引证解释
⒈ 银行或邮电局根据付款人的委托把款汇交指定的收款人。
引《清国行政法·内务行政·邮政局》:“匯银收价,以便收银之人赴局领银,即各国所行邮政匯兑之法也。”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银行上》:“出洋 华 商可以匯兑,不致如肇兴公司,动为洋人掣肘。”
国语词典
汇兑 [huì duì]
⒈ 不直接输送现金,而透过汇票、电报等各种工具,以委托支付或债权让与的方式,清算不同地区间借贷关系的金融业务。可分为国内汇兑和国外汇兑。
汇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便换释义:唐代的一种汇兑方式。
- 2.
便钱务释义:宋 在京都设置的钱币汇兑管理机构。《宋史·食货志下二》:“开宝 三年,置便钱务,令商人入钱诣务陈牒,即輦致左藏库,给以券,仍敕诸州凡商人齎券至,当日付给,违者科罚。”参阅《文献通考·钱币二》。
- 3.
信汇释义:⒈由银行或邮局通过信函办理汇兑:日前信汇五千元,谅已收到。⒉通过信函办理的汇款:昨日收到一笔信汇。
- 4.
信滙释义:汇兑方式之一。甲地银行或邮电局受汇款人委托,将汇款委托书寄交乙地付款银行或邮电局,通知该地的指定收款人,签具收条,领取款项。
- 5.
兑便释义:唐 代的一种汇兑方式。
- 6.
外汇券释义:外汇券,全称中国银行外汇兑换券,俗称“外汇兑换券”、“外汇券”,为中国银行发行,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流通、特定场合使用,面额与人民币等值的一种特定货币,分为1979年和1988年二个版本,外汇兑换券自1980年4月1日开始流通。1995年1月1日停止使用,中国银行回收。
- 7.
民信局释义:⒈旧时私人经营的,以投递信件、包裹,办理汇兑等为主要业务的机构。 约起源于 明 代 永乐 年间,流行于沿 江、沿海及 运河 沿岸城市。清 代 道光 至 光绪 年间最盛。1896年 清 政府正式设置邮政后,逐渐淘汰。⒉侨批局的旧称之一。经营华侨附有信件的汇款的行业。
- 8.
汇付释义:汇兑。
- 9.
汇兑释义:即汇款。银行或邮局根据汇款者委托,不依靠现金的转移,而通过两地银行或邮局间划拨的办法,将款转给指定地点的收款人。方式有信汇、票汇、电汇等。在中国,个人汇兑由邮局办理,企业单位之间的汇兑由中国人民银行办理,国际汇兑由中国银行办理。
- 10.
汇划释义:即以汇兑方法划付款项。
- 11.
汇票庄释义:即票号。旧时商人举办的金融流通机构,相当于后来的私营银行,一般办理汇兑、存款、放款三种业务。
- 12.
电子汇款释义:通过邮政综合计算机网进行的汇兑。
- 13.
电汇释义:通过电报办理的汇兑,现逐渐由电子汇款取代。
- 14.
票号释义:旧时指山西商人所经营的以汇兑为主要业务的钱庄。在清末曾操纵全国的金融,是当时最大的商业资本。也叫票庄。
- 15.
贴水释义:⒈中国旧时银钱业用语。 指本地不同资金间的调换或两地间汇兑因币值不同或供求关系不同而在比价上的扣减。⒉在外汇市场上远期汇率低于即期汇率的差额。
- 16.
通汇释义:流通汇兑。
- 17.
通知单释义:⒈[办理国际汇兑的邮局发出的]汇款通知书(邮局投送物品后送给寄件人的)收件回单,回执。 ⒉供军事人员膳食和住宿(如在私人住宅)的正式命令。
- 18.
邮政释义:专门经营寄递信件和包裹,办理汇兑,发行报刊等业务的部门。
- 19.
金融释义:一般指与货币流通和银行信用有关的一切活动。如货币发行、流通、回笼,信用活动的存款、取款、发放贷款和收回贷款,国内外汇兑往来等,都属于金融范围。
- 20.
钱庄释义:旧时由私人经营的以存款、放款、汇兑为主要业务的金融业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