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权政 权政的意思
quánzhèng

权政

简体权政
繁体權政
拼音quán zhèng
注音ㄑㄩㄢˊ ㄓ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uán,(1) 职责范围内支配和指挥的力量。【组词】:政权。权力。权威。权贵。权柄。权势。生杀予夺之权。(2) 有利的形势。【组词】:主动权。(3) 变通,不依常规。【组词】:权变。权谋(随机应变的计谋)。权术。智必知权。(4) 暂且,姑且。【组词】:权且。(5) 秤锤。【组词】:权衡。(6) 衡量,估计。【组词】:权其轻重。(7) 姓。

zhèng,(1) 治理国家事务。【组词】:政治。政府。政党。政权。政纲。政策。政令。政绩。政见。政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利益从事政治活动的人)。政局。政变。参政。议政。(2)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组词】:财政。邮政。民政。(3) 家庭或集体生活中的事务。【组词】:家政。(4) 姓。

基本含义

权衡轻重是指在处理事情时,要根据事情的重要性和轻重缓急,进行权衡和衡量,合理安排和处理。

权政的意思

权政 [quán zhèng]

1. 权力、政令。

权政 引证解释

⒈ 权力、政令。

《后汉书·郑兴传》:“兴 説 更始 曰:‘陛下起自 荆 楚,权政未施,一朝建号、而 山西 雄桀争诛 王莽,开关郊迎者,何也?此天下同苦 王 氏虐政,而思 高祖 之旧德也。’”


权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左官罪释义:汉朝为巩固中央集权政治设立的主要罪名之一。
    • 2.
      巴黎和会释义: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27个国家在巴黎凡尔赛宫举行的缔结“和约”的会议。实际操纵会议的是美、英、法三国首脑,苏俄未被邀请。这次会议名为“和会”,其实是帝国主义大国重新分割世界的一次分赃会议,是对苏维埃俄国实行武装干涉的组织中心。经过长时间的激烈争吵,勉强签订了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会议无视中国的主权,决定让日本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切特权。帝国主义的这种强权政治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怒,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 3.
      幕府制度释义:日本封建时代的一种军事集权政治制度。在这一制度下,统治大权归封建武士首领“将军”,天皇形同虚设。因将军居处称为“幕府”,所以称“幕府制度”。从1192年开始,历经镰仓幕府、室町幕府、江户幕府,至1868年明治维新前结束。
    • 4.
      强权释义:指对别的国家进行欺压、侵略所凭借的军事、政治、经济的强大势力:强权政治。
    • 5.
      极权主义释义:也译作极权政体、全能政体、总体统治、全体主义)或极权国家,是一种政治学上的术语,用来描述一个对社会有着绝对权威并尽一切可能谋求控制公众与私人生活的国家之政治制度。

权政(quanz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权政是什么意思 权政读音 怎么读 权政,拼音是quán zhèng,权政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权政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