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识拔 识拔的意思
shí

识拔

简体识拔
繁体識拔
拼音shí bá
注音ㄕˊ ㄅㄚ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í zhì,(1) 记住。【组词】:博闻强识。(2) 标志,记号。

bá,(1) 抽,拉出,连根拽出。【组词】:拔腿。拔草。拔牙。拔苗助长。(2) 夺取军事上的据点。【组词】:连拔数城。(3) 吸出。【组词】:拔毒。拔火罐儿。(4) 选取,提升。【组词】:提拔。拔擢。(5) 超出,高出。【组词】:海拔。挺拔。拔地(山、树、建筑物等高耸在地面上)。拔尖儿。出类拔萃。(6) 把东西放在凉水里使变凉。【例句】:把西瓜放在冰水里拔一拔。(7) 改变。【组词】:坚韧不拔。心志不可拔。

基本含义

识别出真正的才能或品质。

识拔的意思

识拔 [shí bá]

1. 赏识并提拔。

识拔 引证解释

⒈ 赏识并提拔。

《三国志·魏志·崔林传》“子 述 嗣” 裴松之 注引 晋 傅畅 《晋诸公赞》:“初, 林 识拔同郡 王经 於民伍之中,卒为名士,世以此称之。”
宋 王安石 《已除观使乞免使相札子》:“且臣蒙陛下识拔,序之羣臣之右。”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一·巡抚折藩司之焰》:“昆明 何根云 制军( 何桂清 )总督 两江,王壮愍公(王有龄 )素为所识拔,以一盐大使,不数年间荐擢至 江苏 布政使。”


识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房考释义:亦称“房官”。 明 清 时乡会试时分房阅卷的考官。《明史·选举志二》:“初,两京房考亦皆取教职,至是命各加科部官一员。”《清文献通考·选举三》:“夫考官以秉公精鉴识拔人才为主,何论曾否入闈……试以时艺一篇,其文理优长者为内帘房考,荒疏者供外场执事。”清 钱泳《履园丛话·科第·元》:“诸房考相聚饮,惟一令尚在房閲卷,共邀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七回:“伯寅 令祖 文恭公,是 嘉庆 己未会试房官,姚文僖公 是这科的进士,两家有了年谊,所以请了来。”《清史稿·选举志三》:“康熙 五十四年,令不同省房官二
    • 2.
      眷识释义:眷爱识拔;知遇。
    • 3.
      识拔释义:赏识并提拔。 《三国志·魏志·崔林传》“子 述 嗣”裴松之 注引 晋 傅畅《晋诸公赞》:“初,林 识拔同郡 王经 於民伍之中,卒为名士,世以此称之。”宋 王安石《已除观使乞免使相札子》:“且臣蒙陛下识拔,序之羣臣之右。”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史料一·巡抚折藩司之焰》:“昆明 何根云 制军(何桂清)总督 两江,王壮愍公(王有龄)素为所识拔,以一盐大使,不数年间荐擢至 江苏 布政使。”
    • 4.
      贵璞释义:贵重的璞玉。喻未被识拔的奇才。
    • 5.
      风节释义:风骨节操。 《三国志·魏志·王凌毌丘俭等传论》:“王凌 风节格尚,毌丘俭 才识拔干。”宋 苏轼《哭刁景纯》诗:“文章餘 正始,风节贯华皓。”明 归有光《送同年孟与时之任成都序》:“赵先生 独申大义,至廷駡阿党,风节凛然。”章炳麟《革命道德说》:“季 汉 风节上軼 商 周,魏武 虽任刑法,所用将士愍不畏死,而帷幄之中参豫机要者,钟 陈 二 荀 皆刚方晈白士也。”

识拔(shib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识拔是什么意思 识拔读音 怎么读 识拔,拼音是shí bá,识拔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识拔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