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拔 [shí bá]
1. 赏识并提拔。
识拔 引证解释
⒈ 赏识并提拔。
引《三国志·魏志·崔林传》“子 述 嗣” 裴松之 注引 晋 傅畅 《晋诸公赞》:“初, 林 识拔同郡 王经 於民伍之中,卒为名士,世以此称之。”
宋 王安石 《已除观使乞免使相札子》:“且臣蒙陛下识拔,序之羣臣之右。”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一·巡抚折藩司之焰》:“昆明 何根云 制军( 何桂清 )总督 两江,王壮愍公(王有龄 )素为所识拔,以一盐大使,不数年间荐擢至 江苏 布政使。”
识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房考释义:亦称“房官”。 明 清 时乡会试时分房阅卷的考官。《明史·选举志二》:“初,两京房考亦皆取教职,至是命各加科部官一员。”《清文献通考·选举三》:“夫考官以秉公精鉴识拔人才为主,何论曾否入闈……试以时艺一篇,其文理优长者为内帘房考,荒疏者供外场执事。”清 钱泳《履园丛话·科第·元》:“诸房考相聚饮,惟一令尚在房閲卷,共邀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七回:“伯寅 令祖 文恭公,是 嘉庆 己未会试房官,姚文僖公 是这科的进士,两家有了年谊,所以请了来。”《清史稿·选举志三》:“康熙 五十四年,令不同省房官二
- 2.
眷识释义:眷爱识拔;知遇。
- 3.
识拔释义:赏识并提拔。 《三国志·魏志·崔林传》“子 述 嗣”裴松之 注引 晋 傅畅《晋诸公赞》:“初,林 识拔同郡 王经 於民伍之中,卒为名士,世以此称之。”宋 王安石《已除观使乞免使相札子》:“且臣蒙陛下识拔,序之羣臣之右。”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史料一·巡抚折藩司之焰》:“昆明 何根云 制军(何桂清)总督 两江,王壮愍公(王有龄)素为所识拔,以一盐大使,不数年间荐擢至 江苏 布政使。”
- 4.
贵璞释义:贵重的璞玉。喻未被识拔的奇才。
- 5.
风节释义:风骨节操。 《三国志·魏志·王凌毌丘俭等传论》:“王凌 风节格尚,毌丘俭 才识拔干。”宋 苏轼《哭刁景纯》诗:“文章餘 正始,风节贯华皓。”明 归有光《送同年孟与时之任成都序》:“赵先生 独申大义,至廷駡阿党,风节凛然。”章炳麟《革命道德说》:“季 汉 风节上軼 商 周,魏武 虽任刑法,所用将士愍不畏死,而帷幄之中参豫机要者,钟 陈 二 荀 皆刚方晈白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