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栖 [niǎo qī]
1. 见“鸟栖”。
鸟栖 引证解释
⒈ 见“鸟栖”。亦作“鸟栖”。鸟栖息。亦谓如鸟之栖息,形容固守。
引《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一》:“若此而不得,则臣请輓尸车而寄之于国门外宇溜之下,身不敢饮食,拥辕执輅,木乾鸟栖,袒肉暴骸,以望君愍之。”
张纯一 校注:“比喻如鸟栖木,任其乾枯而不移。”
《晋书·羊祜传》:“乘胜席卷,径至 成都,汉中 诸城,皆鸟栖而不敢出。”
鸟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代越释义:《文选·古诗〈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越 鸟巢南枝。”李善 注引《韩诗外传》:“《诗》曰:‘代 马依北风,飞鸟栖故巢。’皆不忘本之谓也”。
- 2.
依风释义:《文选。古诗〈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越 鸟巢南枝。”李善 注:“《韩诗外传》曰:‘诗曰:代 马依北风,飞鸟栖故巢。’皆不忘本之谓。”后因以“依风”谓依恋故乡本土。
- 3.
养拙释义:⒈谓才能低下而闲居度日。常用为退隐不仕的自谦之辞。 晋 潘岳 《闲居赋》:“仰众妙而絶思,终优游以养拙。” 唐 钱起 《春宵寓直》诗:“养拙惯云卧,为郎如鸟栖。”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六:“养拙安贫贱,聊復称我情。”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地主生活》:“因此,他才南下‘养拙’--是说不会做官,只好休养藏拙。”⒉谓才力不称职而不为人所知或不使人知。 唐 刘知几 《史通·辨职》:“彼史曹者,崇扃峻宇,深附九重,虽地处禁中,而人同方外,可以养拙,可以藏愚。” 清 魏源 《太子太保两江总督陶文毅公神道
- 4.
匹鸟释义:成对的鸟。 特指鸳鸯。《诗·小雅·鸳鸯》“鸳鸯于飞”毛 传:“鸳鸯,匹鸟。”郑玄 笺:“匹鸟,言其止则相耦,飞则为双,性驯耦也。”晋 陆机《燕歌行》:“白日既没明灯辉,夜禽赴林匹鸟栖。”五代 马缟《中华古今注·鸳鸯》:“鸳鸯:水鸟,鳧类也。雌雄未尝相离;人得其一,则其一思而死。故谓之匹鸟也。”《醒世姻缘传》引起:“关关匹鸟下河洲,文后 当年应好逑。”
- 5.
托翼释义:谓鸟栖身。借指寄身。
- 6.
木乾鸟栖释义:谓鸟栖树上,至树干枯也不离去。 喻行事坚定不移。《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一》:“若此而不得,则臣请輓尸车而寄之於国门外宇溜之下,身不敢饮食,拥辕执輅,木乾鸟栖,袒肉暴骸,以望君愍之。”张纯一 校注:“此喻如鸟栖木,任其乾枯而不移。”
- 7.
木干鸟栖释义:指鸟栖树上,至树干枯也不离去。 比喻行事坚定不移。
- 8.
柳枝释义:⒈柳树的枝条。 唐 岑参《送怀州吴别驾》诗:“灞上 柳枝黄,壚头酒正香。”元 贯云石《殿前欢》曲:“夜啼乌,柳枝和月翠扶疎。”《红楼梦》第二六回:“不期这一哭,那些附近的柳枝花朵上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巴金《抹布集·第二的母亲》:“白的衣服、红的净水瓶、绿的柳枝,我都记得很清楚。”⒉古乐府曲调名。又称《杨柳枝》。后蜀 何光远《鉴诫录·亡国音》:“《柳枝》者,亡 隋 之曲。煬帝 将幸 江都,开 汴河,种柳……有是曲也。”宋 张先《武陵春》词:“看著娇妆听《柳枝》,人意觉春归。
- 9.
清蘌释义:⒈亦作“清篽”。在池上设置的小室,供禽鸟栖息,以便捕捉。⒉谓帝王田猎游乐的苑囿。
- 10.
讬翼释义:谓鸟栖身。借指寄身。
- 11.
鸟伏兽穷释义:如飞鸟栖伏,野兽奔走无路。形容势竭力穷,处境困难。
- 12.
鸟栖释义:⒈见“鸟栖”。⒉亦作“鸟栖”。鸟栖息。亦谓如鸟之栖息,形容固守。
- 13.
鸟泊释义:谓飞鸟栖止。
- 14.
鸢肩释义:谓两肩上耸,像鸱鸟栖止时的样子。
- 15.
鸥沙释义:鸥鸟栖息的沙洲。亦指隐者居处。
- 16.
鸾栖释义:⒈见“鸞栖”。⒉亦作“鸞栖”。鸾鸟栖止。比喻贤士在位。
- 17.
鸾集释义:鸾鸟栖集。比喻贤士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