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ng,(1) 明亮。(2)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例句】: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二气。图形:⚊(U+268A)。(3) 指“太阳”。【组词】:阳光。阳面。阳历。向阳。夕阳。(4)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例句】:衡阳(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阳(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5) 温暖。【组词】:阳春。(6) 外露的,明显的。【组词】:阳沟。阳奉阴违。(7) 凸出的。【组词】:阳文图章。(8) 关于活人的。【例句】:阳间(人世间)。阳宅。阳寿。(9) 带正电的。【组词】:阳极。阳电。阳离子。(10) 男性生殖器。【组词】:阳痿。(11) 古同“佯”,假装。(12) 姓。
yàn,(1) 嫌恶,憎恶。【例句】:厌恶(wù)。讨厌。厌倦。喜新厌旧。不厌其详。学而不厌。(2) 满足。【组词】:贪得无厌。
1. 古代祭礼。庶子未成年而死及无后嗣者,配享于宗子家祖庙,祭之于西北隅透光处,其尊则设于东房,谓之“阳厌”。
⒈ 古代祭礼。庶子未成年而死及无后嗣者,配享于宗子家祖庙,祭之于西北偶透光处,其尊则设于东房,谓之“阳厌”。
引《礼记·曾子问》:“凡殤与无后者,祭於宗子之家,当室之白,尊于东房,是谓阳厌。”
孔颖达 疏:“凡殤,谓非宗子之殤。故云凡殤。无后者谓庶子之身无子孙为后。此二者皆宗子大功内亲,祭於宗子之家祖庙之内,不敢在成人之处,故於当室之明白显露之处,为之设尊於东房以其明是阳,故为阳厌也。”
孙希旦 集解:“凡殤与庶子无后者,皆降於宗子,故祭之不於奥,而於室之白也……祭凡殤在西北隅,故设尊辟之而在东房也。曰‘阳厌’者,以屋漏乃日光漏入之所,其处显明也。”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文学·校礼堂集》:“金氏 谓阴厌阳厌,因阴童阳童而名,不得通於成人之祭。 凌氏 谓阴童阳童,即因阴厌阳厌而名,真破的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