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铁鞭 铁鞭的意思
tiěbiān

铁鞭

简体铁鞭
繁体鐵鞭
拼音tiě biān
注音ㄊㄧㄝˇ ㄅㄧㄢ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iě,(1) 一种金属元素,工业上用途极广,可以炼钢,可制各种器械,亦是生物体中不可缺少的物质。(2) 形容坚硬。【组词】:铁拳。铁军。铁骑。金戈铁马。铁汉。铁蹄。铁腕。(3) 形容确定不移。【组词】:铁铮铮。铁的纪律。铁证。(4) 形容刚正。【组词】:铁面无私。(5) 形容表情严肃。【例句】:他总是铁着脸。(6) 黑色。【组词】:铁骊。铁青。(7) 兵器的代称。【组词】:手无寸铁。(8) 姓。

biān,(1) 驱使牲畜的用具,柔软像绳子。【组词】:鞭杆。鞭长莫及。(2) 用鞭子抽打。【组词】:鞭打。鞭扑。鞭责。鞭策。(3) 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组词】:教鞭。(4) 一种古代兵器,铁制有节,无锋刃。【组词】:钢鞭。竹节鞭。(5) 编连成串的爆竹。【组词】:鞭炮。小鞭。

基本含义

指严厉的法律或严格的纪律。

铁鞭的意思

铁鞭 [tiě biān]

1. 即铁节鞭。

铁鞭 引证解释

⒈ 即铁节鞭。参见“铁节鞭”。

唐 黄滔 《祭南海南平王文》:“感 鄂公 之铁鞭,呈祥以见。”
《宋史·王继勋传》:“继勋 有武勇,在军阵,常用铁鞭、铁槊、铁檛,军中目为‘王三铁’。”


国语词典

铁鞭 [tiě biān]

⒈ 铁铸的鞭子。形制、大小、长短随人所宜。见《武备志·军资乘·战九·铁鞭》。

《三国演义·第五回》:「第二个姓黄,名盖,字公覆,零陵人也,使铁鞭。」


铁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箠楚释义:本指棍杖之类,引申为拷打。《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李善 注:“箠与棰同,以之笞人,同谓之‘箠楚’。箠、楚皆杖木之名也。”唐 元稹《授刘悟检校司空幽州节度使制》:“守臣婴疾,幕吏擅权,挠政行私,亏恩剥下,过为箠楚,妄作威稜。”明 屠隆《昙花记·阎君勘罪》:“伏后,你可手执铁鞭,亲行箠楚。”郭沫若《<孔雀胆>后记》:“郑回 的教育很严,凤迦异 和 异牟寻,都要受他的箠楚。”
    • 2.
      赵玄坛释义:神名。 相传其姓 赵 名 朗,字 公明。秦 时得道于 终南山,道教尊为 正一玄坛元帅。其像头戴铁冠,黑面浓须,执铁鞭,骑黑虎。传说能驱雷役电,除瘟禳灾,主持公道,求财如意。故旧时各地有玄坛庙,民间奉为财神。《金瓶梅词话》第一回:“上首又是一箇黑面的,是 赵玄坛 元帅,身边画着一箇大老虎。”清 乐钧《耳食录·邹忠介公》:“赵玄坛、王灵官 为左右二元帅,轮流值岁。”《市声》第八回:“他家里供了一位神,叫做黑虎 赵玄坛,就是那武财神了。”参阅《三教源流搜神》卷三、清 顾张思《土风录》卷十八。
    • 3.
      铁查释义:铁檛。 铁鞭。
    • 4.
      铁檛释义:亦作“铁挝”。 铁杖。古代用作兵器。《资治通鉴·后梁太祖开平元年》:“因数 渥 亲信十餘人之罪,曳下,以铁檛击杀之。”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九出:“汝生得貌如秀士,料想不是客家。我且饶你一下铁挝,留金珠买路。”《宋史·王继勋传》:“继勋 有武勇,在军阵,常有铁鞭、铁槊、铁檛,军中目为‘王三铁’。”
    • 5.
      铁蛇释义:比喻铁鞭。

铁鞭(tiebi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铁鞭是什么意思 铁鞭读音 怎么读 铁鞭,拼音是tiě biān,铁鞭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铁鞭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