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除正 除正的意思
chúzhèng

除正

简体除正
繁体
拼音chú zhèng
注音ㄔㄨˊ ㄓ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ú,(1) 去掉。【组词】:除害。除名。除根。铲除。废除。排除。除暴安良。(2) 改变,变换。【例句】:岁除(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除夕。(3) 不计算在内。【组词】:除非。除外。(4) 算术中用一个数去分另一个数,是“乘”的反运算。【组词】:除法。(5) 台阶。【组词】:阶除。庭除。(6) 任命官职。【例句】:除拜(授官)。除授。除书(授官的诏令)。

zhèng zhēng,(1) 不偏斜,与“歪”相对。【组词】: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2) 合于法则的。【例句】: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3) 合于道理的。【组词】:正道。正确。正义。正气。(4) 恰好。【组词】: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例句】:他正在开会。(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组词】:正面。正本。(7) 纯,不杂。【组词】:正色。正宗。正统。纯正。(8) 改去偏差或错误。【组词】: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组词】:正方形。(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组词】:正电。(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例句】:正数(shù)。(12) 姓。 ◎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基本含义

指排除邪恶,维护正义。

除正的意思

除正 [chú zhèng]

1. 授予正官。

除正 引证解释

⒈ 授予正官。

《晋书·王猛载记》:“坚 遣 猛 於六州之内听以便宜从事,简召英儁,以补 关 东守宰,授讫,言臺除正。”
《资治通鉴·晋简文帝咸安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除为正官也。”


除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和节释义:唐德宗 贞元 五年,下诏废除正月晦日之节,以二月初一为中和节。 是日民间以青囊盛百谷瓜果种互相赠送,称为献生子。里闾酿宜春酒,以祭 勾芒神,祈求丰年。百官进农书,表示务本。见《新唐书·李泌传》。宋 杨万里《二月一日郡圃寻春》诗:“中和节里半春天,一拂清寒半点暄。”
    • 2.
      副榜释义:科举考试中除正式录取外,另取若干名时所用的附加榜示,也叫备榜。
    • 3.
      叠影释义:⒈重迭影子。⒉指重迭的影子。⒊特指电视机荧光屏上除正常的图像外,有时出现一个或几个重迭的影子。通常是由接收天线附近建筑物或高山所反射的无线电波,或因天线馈线和电视机阻抗不匹配所造成。可通过调整天线的位置、方向或高度和改善天线馈线的匹配来消除。
    • 4.
      垫球释义:排球运动的一种传球方法。基本动作是:两臂自然伸直相靠,双手相并,虎口向上,使前臂和手腕形成一个平面;垫击时伸臂插到球下,利用蹬地、提臂抬肩和身体的协调力量将球垫出。除正面双手垫球外,还包括侧面双手垫球、单手垫球、背垫及各种倒地垫球等。
    • 5.
      宪衔释义:唐 宋 以来官制中在正职外所加的御史之类虚衔。宋 程大昌《演繁露续集·唐宪衔使头使下》:“唐 世节度、观察等使辟置官属,许理年转入臺官,至侍御史止。其御史中丞须有军功乃得转入。已上皆名宪衔。”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三:“唐 建中 赦,许带宪衔。遇赦加恩,踵为故事。”《宋史·职官志四》:“﹝御史大夫﹞ 宋 初不除正员,止为加官。检校官带宪衔,有至检校御史大夫者。”
    • 6.
      捐廉释义:旧谓官吏捐献除正俸之外的养廉银。《清史稿·高宗纪二》:“﹝十四年﹞二月乙酉,唐绥祖 请率属捐廉助餉。”后多指个人捐款。清 黄本铨《枭林小史》:“吴 首创捐廉集义勇,遥应为声援。”郭沫若《归去来·在轰炸中去来》:“因为前方车辆缺乏,陈夫人 自己捐廉,把车皮改漆了一遍,送到前方来使用。”
    • 7.
      汰除释义:犹剔除。清 朱焘《北窗呓语》:“军兴三年,度支告竭。部臣无款可筹,惟请汰除正项。”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保路运动·对于张之洞死后之湖南人》:“一其心,振其气,汰除其狡骨,发露其精神,以恢復吾 湖南 人完全之真面目。”
    • 8.
      测量船释义:又称“水道测量船”、“海道测量船”。专供在海上勘测航道并绘制海图等的船舶。除正常航行设备外,还配备必需的装备及测量仪器。具有较好的低速航行及机动性能,较大的续航力和自持力。常兼作海洋磁场引力和海底地貌等海洋调查。
    • 9.
      清贯释义:⒈清贵的官职。指侍从文翰之官。《南齐书·张欣泰传》:“﹝ 世祖 ﹞谓之曰:‘卿不乐为武职驱使,当处卿以清贯。’除正员郎。”唐 陈鸿《长恨歌传》:“叔父昆弟皆列在清贯,爵为通侯。”《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九年》:“上始命宰相选公卿、大夫子弟文雅可居清贯者。”胡三省 注:“史炤 曰:‘贯,事也。’清贯,犹言清职也。”⒉指乡籍。对籍贯的敬称。《梁书·文学传上·锺嵘》:“臣愚谓军官是素族士人,自有清贯,而因斯受爵,一宜削除,以惩侥竞。”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天宫》:“郭 研詰仙人姓氏,及其清贯、尊行。”
    • 10.
      简召释义:谓征辟任用。《资治通鉴·晋简文帝咸安元年》:“坚(苻坚)以 关 东初平,守令宜得人,令 王猛 以便宜简召英俊,补六州守令,授讫,言臺除正。”
    • 11.
      试衔释义:古代朝廷授予官吏虚衔,未授正命,谓之“试衔”。 《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五》:“天下州府,例是摄官,皆结试衔,或因勘穷,便关诈假。”《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当是时,所除正员官之外,其餘试衔、帖号止以宠激军中将校而已。”胡三省 注:“试衔,谓试某官某阶,皆以入衔也。”
    • 12.
      迭影释义:⒈重叠影子。⒉指重叠的影子。⒊特指电视机荧光屏上除正常的图像外,有时出现一个或几个重叠的影子。通常是由接收天线附近建筑物或高山所反射的无线电波,或因天线馈线和电视机阻抗不匹配所造成。可通过调整天线的位置﹑方向或高度和改善天线馈线的匹配来消除。
    • 13.
      闲暇文化释义:泛指除正式的劳动生产活动以外的一切自由支配和选择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具有补偿消耗、丰富生活、激发才能和显示人的价值的功能。
    • 14.
      除正释义:授予正官。《晋书·王猛载记》:“坚 遣 猛 於六州之内听以便宜从事,简召英儁,以补 关 东守宰,授讫,言臺除正。”《资治通鉴·晋简文帝咸安元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除为正官也。”

除正(chuz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除正是什么意思 除正读音 怎么读 除正,拼音是chú zhèng,除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除正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