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连山 连山的意思
liánshān

连山

简体连山
繁体連山
拼音lián shān
注音ㄌㄧㄢˊ ㄕㄢ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ián,(1) 相接。【组词】:连日。连夜。连年。连亘(接连不断)。连襟(姐妹的丈夫之间的亲戚关系)。连载。连缀。连理。烽火连天。连篇累(lěi )牍。(2) 带,加上。【组词】:连带。连坐(一个人犯法,他的家属、亲族、邻居连带受处罚)。(3) 就是,既使,甚至于。【例句】:连我都不信。(4) 联合。【组词】:外连东吴。(5) 军队的编制单位,“排”的上一级。【组词】:连长。(6) 姓。(7) 同“琏”,古代宗庙盛黍稷的器具。(8) 同“链”,铅矿。

shān,(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组词】: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例句】: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组词】:山响。山呼万岁。(4) 姓。

基本含义

形容山峦相连,连绵不断。

连山的意思

连山 [lián shān]

1. 古《易》名。

2. 连绵的山岭。

3. 满山。

5. 见“连山眉”。

连山 引证解释

⒈ 古《易》名。

《周礼·春官·大卜》:“掌三易之灋,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贾公彦 疏:“其卦以纯艮为首,艮为山,山上山下是名连山,云气出内於山,故名《易》为《连山》。”
唐 韩愈 《毛颖传》:“﹝ 蒙恬 ﹞召左右庶长与军尉,以《连山》筮之,得天与人文之兆。”
罗惇曧 《文学源流·三代以上文学》:“《连山》、《归藏》,简编并没。”

⒉ 连绵的山岭。

南朝 梁 吴均 《至湘洲望南岳诗》:“重波沦且直,连山纠復纷。”
唐 王维 《终南山》诗:“太乙 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宋 苏辙 《同王适赋雪》:“重楼复閤烂生光,絶涧连山漫不见。”

⒊ 满山。

唐 卢纶 《春日卧病示赵季黄》诗:“黄埃满市图书贱,黑雾连山虎豹尊。”
清 王凯泰 《台湾杂咏》:“好竹连山觉笋香,马蹄入市许先尝。”

⒋ 见“连山眉”。


连山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危山释义:⒈在甘肃省敦煌县东南,属祁连山脉。 三峰耸峙,其势欲坠,故名。西与大沙山间有著名的敦煌石窟。⒉传说中的仙山。
    • 2.
      三坟释义:传说中我国最古的书籍。《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杜预 注:“皆古书名。”“三坟”,三皇之书,也有认为系指天、地、人三礼,或天、地、人三气的,均见 孔颖达 疏引。近人 章炳麟《检论·尚书故言》则谓:“坟、丘十二,宜即 夷吾 所记 泰山 刻石十有二家也。”今存《三坟书》,分山坟、气坟、形坟,以《连山》为 伏羲 作,《归藏》为 神农 作,《乾坤》为 黄帝 作,各衍为六十四卦,系之以传,且杂以《河图》,实系 宋 人伪造。
    • 3.
      三易释义:⒈《连山》、《归藏》、《周易》的合称。⒉三种容易之事。“三易”所指,随文而异。⒊三次变换。
    • 4.
      九连山泉释义:摘要九连山泉——岭南第一泉2006年世界摔跤锦标赛指定产品。
    • 5.
      京阙释义:指皇宫。 亦借指京城。 南朝 梁 沉约 《却出东西门行》:“驱马城西阿,遥眺想京闕。” 唐 李白 《梁园吟》:“我浮 黄河 去京闕,挂席欲进波连山。” 明 皇甫涍 《送周氏》诗:“回首望京闕,能不惻中情。” 陈毅 《开国小言》诗:“ 天安门 上望,京闕焕新采。”
    • 6.
      倒垂释义:⒈指物体倒悬着垂下。北周 庾信《北园新斋成应赵王教》诗:“月悬唯返照,莲开长倒垂。”唐 柳宗元《陪永州崔使君游宴南池序》:“连山倒垂,万象在下,浮空泛景,荡若无外。”⒉指人头朝下脚朝上地被倒挂,比喻处境极其困苦危急。宋 司马光《乞去新法之病民伤国者疏》:“朝廷当此之际,解兆民倒垂之急,救国家累卵之危,岂暇必俟三年然后改之哉!”宋 岳飞《谢讲和赦表》:“图暂安而解倒垂,犹之可也;顾长虑而尊中国,岂其然乎!”⒊倒挂着下缒。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七·黄连花》:“其一枝生絶壁间,募人悬絙倒垂取之,重至三两。
    • 7.
      傍靠释义:倚靠;紧靠。 碧野《没有花的春天·序曲》:“在久远的年代以前,这南边滨临 南海,北边傍靠 九连山脉 的周围千里广阔的地面上,曾经有过一次大灾祸。”
    • 8.
      内蒙古高原释义:在中国北部,东起大兴安岭西坡,西到祁连山北麓,南至长城。 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西北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和辽宁、河北、陕西三省一小部。海拔1,000米左右。西部和北部多沙漠,南部和东部为草原。
    • 9.
      夜光杯释义:用祁连山玉石雕制成的酒杯。倒入酒后,色呈月白,反光发亮,因此得名。
    • 10.
      山屹塔释义:小山丘。 如:四周是一望无际的绿色田园,连山屹塔也没有。
    • 11.
      山陇释义:⒈山丘。⒉古代指祁连山和陇西一带地方。
    • 12.
      排瑶释义:清代对广东 连南、连山两县部分瑶族的他称。
    • 13.
      昭武释义:⒈谓致力于武备。⒉显扬武威。⒊古舞名。⒋隋唐时的政权名。在今中亚阿姆、锡尔两河流域,有康、安、曹、石、米、何、火寻、戎地、史,均为康居之后。其先康王旧居祁连山北昭武城,被匈奴所破,西逾葱岭至两河流域,子孙繁衍,分王九国,并以昭武为姓,示不忘本,总称昭武九姓。参阅《隋书·西域传·康国》。
    • 14.
      月支释义:⒈也作月氏(zhī)。 ⒉古族名。秦汉之际游牧于敦煌、祁连间,后遭匈奴攻击。汉文帝初年一部分西迁至伊犁河上游,又迁至阿姆河流域,称大月支。没有西迁的进入祁连山区与羌族杂居,称小月支。⒊唐羁縻都督府名。故地在今阿富汗东北部孔杜兹城附近。8世纪中叶后因大食势力东进而废弃。
    • 15.
      朱崖释义:⒈红色山崖。唐 陆龟蒙《秋热》诗:“午气朱崖近,宵声白羽随。”明 何景明《姜子岭至三坌》诗:“朱崖秀夏木,石壁映寒潭。”⒉即 珠崖。今 海南省 海口市。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议对》:“贾捐之 之陈於 朱崖,刘歆 之辨於祖宗,虽质文不同,得事要矣。”宋 苏轼《伏波将军庙碑》:“自 徐闻 渡海适 朱崖,南望连山,若有若无,杳杳一髮耳。”参见“珠厓”。⒊唐 李德裕 的别称。李德裕 曾任 崖州 司户,故称。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一:“﹝ 令狐綯 ﹞洎身居巖庙,别无所长,諫官上章,可见之矣。与 朱崖 之终始
    • 16.
      柘枝释义:⒈柘枝舞的省称。唐 章孝标《柘枝》诗:“柘枝初出鼓声招,花鈿罗衫耸细腰。”清 吴伟业《赠妓朗圆》诗:“轻靴窄袖柘枝装,舞罢斜身倚玉床。”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八节:“胡腾、胡旋和柘枝都由女伎歌舞。”⒉荔枝的一种。宋 黄庭坚《次韵任道食荔支有感》之二:“五月照江鸭头緑,六月连山柘枝红。”任渊 注:“山谷《与王观復书》云:‘今年 戎州 荔子盛登,一种柘枝头出於 遏腊平,大如鷄卵,味极美。’”
    • 17.
      柴达木盆地释义:在青海省西北部,阿尔金山、祁连山和昆仑山之间。 面积20多万平方千米,海拔2600—3000米。矿产资源丰富,有“聚宝盆”之称。东部和东南部有新开垦的农业区。
    • 18.
      河西走廊释义:在甘肃省西北部祁连山以北,合黎山、龙首山以南,乌鞘(shāo)岭以西。东西长约1,000千米,南北宽100—200千米,因位于黄河以西,故名。平均海拔1 400米左右,其中绿洲断续分布,自古是通往新疆及中亚的要道。
    • 19.
      浩亹释义:水名。亦名 阁门河,今名 大通河。源出 祁连山脉 东段 托来南山 和 大通山 之间,东南流经 甘肃、青海 边境,在 民和县 享堂 入 湟水。
    • 20.
      渺漫释义:⒈广远;幽长。 唐 张九龄《故刑部李尚书挽歌词》之三:“渺漫野中草,微茫空里烟。”唐 高适《东征赋》:“连山鬱其漭荡,大泽平乎渺漫。”明 高濂《玉簪记·会友》:“山深路渺漫,更板萝捫壁,直上层峦。”⒉模糊;虚幻。南朝 宋 宗炳《明佛论》:“物无遁形,但或结于身,或播于事,交赊纷纶,显昧渺漫,熟覩其际哉。”《全元散曲·一枝花·香绵》:“梨云梦渺漫,柳絮春零乱。”清 抟沙拙老《闲处光阴》卷上:“《盘古坟诗》:‘名字虚无姓渺漫,当年谁与葬衣冠。’”⒊稀少;消失。唐 唐彦谦《无题》诗之五:“谁知别易会应难,目断

连山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危山释义:⒈在甘肃省敦煌县东南,属祁连山脉。 三峰耸峙,其势欲坠,故名。西与大沙山间有著名的敦煌石窟。⒉传说中的仙山。
    • 2.
      三坟释义:传说中我国最古的书籍。《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杜预 注:“皆古书名。”“三坟”,三皇之书,也有认为系指天、地、人三礼,或天、地、人三气的,均见 孔颖达 疏引。近人 章炳麟《检论·尚书故言》则谓:“坟、丘十二,宜即 夷吾 所记 泰山 刻石十有二家也。”今存《三坟书》,分山坟、气坟、形坟,以《连山》为 伏羲 作,《归藏》为 神农 作,《乾坤》为 黄帝 作,各衍为六十四卦,系之以传,且杂以《河图》,实系 宋 人伪造。
    • 3.
      三易释义:⒈《连山》、《归藏》、《周易》的合称。⒉三种容易之事。“三易”所指,随文而异。⒊三次变换。
    • 4.
      九连山泉释义:摘要九连山泉——岭南第一泉2006年世界摔跤锦标赛指定产品。
    • 5.
      京阙释义:指皇宫。 亦借指京城。 南朝 梁 沉约 《却出东西门行》:“驱马城西阿,遥眺想京闕。” 唐 李白 《梁园吟》:“我浮 黄河 去京闕,挂席欲进波连山。” 明 皇甫涍 《送周氏》诗:“回首望京闕,能不惻中情。” 陈毅 《开国小言》诗:“ 天安门 上望,京闕焕新采。”
    • 6.
      倒垂释义:⒈指物体倒悬着垂下。北周 庾信《北园新斋成应赵王教》诗:“月悬唯返照,莲开长倒垂。”唐 柳宗元《陪永州崔使君游宴南池序》:“连山倒垂,万象在下,浮空泛景,荡若无外。”⒉指人头朝下脚朝上地被倒挂,比喻处境极其困苦危急。宋 司马光《乞去新法之病民伤国者疏》:“朝廷当此之际,解兆民倒垂之急,救国家累卵之危,岂暇必俟三年然后改之哉!”宋 岳飞《谢讲和赦表》:“图暂安而解倒垂,犹之可也;顾长虑而尊中国,岂其然乎!”⒊倒挂着下缒。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七·黄连花》:“其一枝生絶壁间,募人悬絙倒垂取之,重至三两。
    • 7.
      傍靠释义:倚靠;紧靠。 碧野《没有花的春天·序曲》:“在久远的年代以前,这南边滨临 南海,北边傍靠 九连山脉 的周围千里广阔的地面上,曾经有过一次大灾祸。”
    • 8.
      内蒙古高原释义:在中国北部,东起大兴安岭西坡,西到祁连山北麓,南至长城。 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西北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和辽宁、河北、陕西三省一小部。海拔1,000米左右。西部和北部多沙漠,南部和东部为草原。
    • 9.
      夜光杯释义:用祁连山玉石雕制成的酒杯。倒入酒后,色呈月白,反光发亮,因此得名。
    • 10.
      山屹塔释义:小山丘。 如:四周是一望无际的绿色田园,连山屹塔也没有。
    • 11.
      山陇释义:⒈山丘。⒉古代指祁连山和陇西一带地方。
    • 12.
      排瑶释义:清代对广东 连南、连山两县部分瑶族的他称。
    • 13.
      昭武释义:⒈谓致力于武备。⒉显扬武威。⒊古舞名。⒋隋唐时的政权名。在今中亚阿姆、锡尔两河流域,有康、安、曹、石、米、何、火寻、戎地、史,均为康居之后。其先康王旧居祁连山北昭武城,被匈奴所破,西逾葱岭至两河流域,子孙繁衍,分王九国,并以昭武为姓,示不忘本,总称昭武九姓。参阅《隋书·西域传·康国》。
    • 14.
      月支释义:⒈也作月氏(zhī)。 ⒉古族名。秦汉之际游牧于敦煌、祁连间,后遭匈奴攻击。汉文帝初年一部分西迁至伊犁河上游,又迁至阿姆河流域,称大月支。没有西迁的进入祁连山区与羌族杂居,称小月支。⒊唐羁縻都督府名。故地在今阿富汗东北部孔杜兹城附近。8世纪中叶后因大食势力东进而废弃。
    • 15.
      朱崖释义:⒈红色山崖。唐 陆龟蒙《秋热》诗:“午气朱崖近,宵声白羽随。”明 何景明《姜子岭至三坌》诗:“朱崖秀夏木,石壁映寒潭。”⒉即 珠崖。今 海南省 海口市。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议对》:“贾捐之 之陈於 朱崖,刘歆 之辨於祖宗,虽质文不同,得事要矣。”宋 苏轼《伏波将军庙碑》:“自 徐闻 渡海适 朱崖,南望连山,若有若无,杳杳一髮耳。”参见“珠厓”。⒊唐 李德裕 的别称。李德裕 曾任 崖州 司户,故称。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一:“﹝ 令狐綯 ﹞洎身居巖庙,别无所长,諫官上章,可见之矣。与 朱崖 之终始
    • 16.
      柘枝释义:⒈柘枝舞的省称。唐 章孝标《柘枝》诗:“柘枝初出鼓声招,花鈿罗衫耸细腰。”清 吴伟业《赠妓朗圆》诗:“轻靴窄袖柘枝装,舞罢斜身倚玉床。”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八节:“胡腾、胡旋和柘枝都由女伎歌舞。”⒉荔枝的一种。宋 黄庭坚《次韵任道食荔支有感》之二:“五月照江鸭头緑,六月连山柘枝红。”任渊 注:“山谷《与王观復书》云:‘今年 戎州 荔子盛登,一种柘枝头出於 遏腊平,大如鷄卵,味极美。’”
    • 17.
      柴达木盆地释义:在青海省西北部,阿尔金山、祁连山和昆仑山之间。 面积20多万平方千米,海拔2600—3000米。矿产资源丰富,有“聚宝盆”之称。东部和东南部有新开垦的农业区。
    • 18.
      河西走廊释义:在甘肃省西北部祁连山以北,合黎山、龙首山以南,乌鞘(shāo)岭以西。东西长约1,000千米,南北宽100—200千米,因位于黄河以西,故名。平均海拔1 400米左右,其中绿洲断续分布,自古是通往新疆及中亚的要道。
    • 19.
      浩亹释义:水名。亦名 阁门河,今名 大通河。源出 祁连山脉 东段 托来南山 和 大通山 之间,东南流经 甘肃、青海 边境,在 民和县 享堂 入 湟水。
    • 20.
      渺漫释义:⒈广远;幽长。 唐 张九龄《故刑部李尚书挽歌词》之三:“渺漫野中草,微茫空里烟。”唐 高适《东征赋》:“连山鬱其漭荡,大泽平乎渺漫。”明 高濂《玉簪记·会友》:“山深路渺漫,更板萝捫壁,直上层峦。”⒉模糊;虚幻。南朝 宋 宗炳《明佛论》:“物无遁形,但或结于身,或播于事,交赊纷纶,显昧渺漫,熟覩其际哉。”《全元散曲·一枝花·香绵》:“梨云梦渺漫,柳絮春零乱。”清 抟沙拙老《闲处光阴》卷上:“《盘古坟诗》:‘名字虚无姓渺漫,当年谁与葬衣冠。’”⒊稀少;消失。唐 唐彦谦《无题》诗之五:“谁知别易会应难,目断

连山造句

1.作为一个画家,她总是留连山水、乐而忘返,这是烟霞痼疾,积习难除了。

2.连山地一直上去,好像它们的手臂全拉在一起,把这条雄伟的河流封闭在它们的怀抱之中。

3.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第向船尾跑去了。

4.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

连山(liansh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连山是什么意思 连山读音 怎么读 连山,拼音是lián shān,连山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连山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