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伤 [wù shāng]
1. 无意中伤人。
英[accidentally injure;]
误伤 引证解释
⒈ 无意中使人身体受伤。
引《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那贼好容易褪出那隻手去,却又受了两处误伤,被那剑划了两道口子。”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 眉间尺 ﹞心里想,城市中这么热闹,容易误伤,还不如在 南门 外等候他回来,给父亲报仇罢。”
茅盾 《子夜》十五:“钱葆生 小腿上还吃着那两响‘实弹’的误伤,牺牲了一层油皮。”
国语词典
误伤 [wù shāng]
⒈ 无意间失手伤害他人。
引《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那法司检拟郭威弹雀,误中顾驴儿额上,系是误伤杀人,情理可恕。」
《红楼梦·第八五回》:「大哥人命是误伤,不是故杀。」
误伤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幽冤释义:⒈深冤。唐 崔湜《景龙二年春日赴襄阳途中言志》诗:“天道何期平,幽冤终见明。”前蜀 杜光庭《马尚书醮词》:“故杀误伤,虑构幽冤之咎。”⒉指蒙受深冤的人。《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五》:“今减常膳十日,以谢幽冤。”
- 2.
戏杀释义:谓相戏误伤而致死。 唐 代法律规定戏杀罪轻于斗杀,明 清 皆以斗杀论,至 光绪 末年又减轻论处。《唐律·斗讼》:“诸戏杀伤人者,减鬭杀伤二等。”长孙无忌 疏议:“戏杀伤人者,谓以力共戏鬭,因而杀伤人。”《清史稿·刑法志二》:“﹝ 光绪 ﹞三十二年,法律馆奏准将戏杀、误杀、擅杀虚拟死罪各案,分别减为徒、流。自此而死刑亦多轻减矣。”
- 3.
护牌释义:一种标志身份以免误伤的牌子。
- 4.
挑菜释义:⒈挖菜。多指挖野菜。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范宣 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元 刘祁《归潜志》卷十一:“立 又自诣军前,求免剽掠,又求纵百姓出城挑菜充飢。”《西游记》第五五回:“祇见一个老妈妈儿,左手提着青竹篮儿,自南山路上挑菜而来。”⒉指挑菜节。宋 贺铸《凤栖梧》词:“挑菜踏青都过却,杨柳风轻,摆动秋千索。”参见“挑菜节”。
- 5.
日种释义:佛教故事。 传说 大茅草王 无子,出家成王仙,被猎师之箭所误伤,其血滴地,生出二甘蔗。甘蔗经日炙成熟,剖茎,一茎蔗出男童一人,另一茎蔗出女童一人。相师言此男童在甘蔗里经日炙熟而出,故名为“日种”,立以为王。女童长大后,纳为王第一妃。见《佛本行经·贤劫王种品下》。
- 6.
老好释义:⒈忠厚老实。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三篇八:“再老好也没有的我的一位堂兄,那天看戏虽然在场,他还受了误伤,但他遭了斥退。”⒉方言。犹很好。老舍《龙须沟》第三场:“可是呀,他们也有不大老好的地方!”
- 7.
袴带释义:亦作“裤带”。 系裤的带子。南唐 张泌《妆楼记·丹脂》:“吴 孙和 悦 邓夫人,尝置膝上。和 弄水精如意,误伤夫人颊,血洿袴带。”《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六回:“李壮 忽然翻转了脸,颼的一声,在裤带上拔出一枝六响手枪。”
- 8.
避护释义:躲避或遮护。《三国志·魏志·荀攸传》“由是异之”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魏书》:“攸 年七八岁,衢 曾醉,误伤 攸 耳,而 攸 出入游戯,常避护不欲令 衢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