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神 [shí shén]
1. 佛教语。心识,心灵。
识神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心识,心灵。
引《魏书·释老志》:“凡其经旨,大抵言生生之类,皆因行业而起,有过去、当今、未来,歷三世,识神常不灭。”
明 叶宪祖 《北印说法》:“几番尘世,识神一点不差移,只为那无明起妄,宿业成迷。”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二·甲辰科首题》:“朱氏 子弟俟其出场暂憩,漫叩曰:‘大人遴择榜首,何以竟违初志?’ 朱 惊起取卷读之,叹曰:‘我繙閲时殊不觉也,盖识神似为鬼物所掩矣。’”
识神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俗眼释义:⒈浅薄势利的世俗人的眼睛。 唐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⒉借指浅薄、势利的庸俗人。宋 梅尧臣《吴冲卿鼓契》诗:“时移世异不改易,俗眼厌旧君前非。”清 黄景仁《题可堂印谱》:“吁嗟俗眼多,曲説中肝肺。”⒊尘世中人的眼睛,借指凡夫俗子。唐 薛用弱《集异记·王涣之》:“诸伶竞拜曰:‘俗眼不识神仙,乞降清重,俯就筵席。’”⒋指一般人的眼睛。《花城》1981年第1期:“从那时候开始,他就爱上了物理学,开始用他那对敏锐、机灵的大眼睛去探索俗眼看不到的基本粒子。”
- 2.
元绪释义:⒈大业。《三国志·魏志·杨阜传》:“伏惟陛下奉 武皇帝 开拓之大业,守 文皇帝 克终之元绪。”⒉《水经注·渐江水》引 南朝 宋 刘敬叔《异苑》:“孙权 时,永康县 有人入山,遇一大龟,即束之以归……夜宿 越里,缆船于大桑树。宵中,树忽呼龟曰:‘元绪,奚事尔也?’”后以“元绪”为龟的别名。宋 范成大《再韵答子文》:“百年子莫占元绪,万法吾今付子虚。”明 刘基《题枯木图》诗:“不用江头唤元绪,何妨湖上识神仙。”
- 3.
神子释义:⒈谓祖先的遗像。《西游记》第九七回:“﹝刺史﹞即出来对着画儿焚香祷告道:‘伯考 姜公 乾一 神位……’行者 暗笑道:‘此是他大爷的神子。’”清 俞樾《茶香室续钞·神子》:“舒绍言 等《新年杂咏》云:岁终悬祖先像,新年晨夕设供,至落鐙而罢。金介山《落鐙夜收神子》诗:‘若非除夜何能见,纔过鐙宵不可留。’自注:‘俗称祖先遗像为神子。’”⒉太平天囯 对天王、天兄与幼主的别称。意为他们皆为上帝(神)的子孙。《太平天囯文献史料集·天王诏书·辛酉十一年二月十九日》:“哥云神父识神子,亦惟神子识神父。”
- 4.
神方释义:⒈神奇的方术。 《晋书·艺术传·吴猛》:“﹝ 吴猛 ﹞年四十,邑人 丁义 始授其神方。”《晋书·艺术传论》:“或假灵道诀,或受教神方,遂能厌胜禳灾,隐文彰义。”⒉谓仙方,验方。南朝 梁 沉约《郊居赋》:“指 咸池 而一息,望瑶臺而高骋;匪爽言以自姱,冀神方之可请。”唐 方干《题龙瑞观兼呈徐尊师》诗:“世人莫识神方字,仙鸟偏栖药树枝。”《金瓶梅词话》第五四回:“神方得自 蓬莱岛,咏诀传从 少室君。”老舍《骆驼祥子》十九:“到 娘娘庙,她求了个神方:一点香灰之外,还有两三味草药。”
- 5.
诙嘲释义:亦作“詼謿”。诙谐嘲弄。《资治通鉴·唐玄宗先天元年》:“琚 曰:‘能飞炼、詼嘲。’”胡三省 注:“《旧书》载 琚 之言曰:‘飞丹炼砂,詼谐嘲咏,可与优人比肩。’”清 唐孙华《偕同年吴元朗游西泾次友人韵》:“清言杂詼嘲,胜引异徵逐。”王闿运《巫山神女庙碑》:“小儒俗吏,不通天人,罔识神女主山之由,莫察诗人託諭之心,苟见奇异,肆为詼謿。”林之夏《高轩过》诗:“王霸 妻儿甘隐遯,东坡 兄弟足詼嘲。”
- 6.
逞志释义:快心,称愿;得逞。《左传·成公十三年》:“天诱其衷,成王 陨命,穆公 是以不克逞志於我。”唐 李绅《赠毛仙翁》诗:“穆王 粗识神仙事,八极轮蹄方逞志。”清 梁廷枏《夷氛闻记》卷一:“英 夷狡焉,思逞志於内地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