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旬时 旬时的意思
xúnshí

旬时

简体旬时
繁体旬時
拼音xún shí
注音ㄒㄩㄣˊ ㄕ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ún,(1) 十日为一旬(一个月分三旬)。【组词】:上旬。中旬。下旬。旬刊。(2) 十岁为一旬。【组词】:年过六旬。八旬老者。

shí,(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组词】:时间。时不我与。(2) 较长的时间。【组词】:时代。古时。(3) 泛指一段时间。【组词】:时光。时令。时分。(4) 现在的,当前的。【组词】:当时。时下。时务。时宜。(5) 常常。【组词】:时常。学而时习之。(6) 一年中的一季。【组词】:时序。四时如春。(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组词】:时钟。时差(chā)。(9) 某一时刻。【组词】:按时上班。(10) 不定时,有时候。【组词】:时而。时阴时晴。(11) 机会。【组词】:时机。待时而动。(12) 姓。

基本含义

指十天的时间。

旬时的意思

旬时 [xún shí]

1. 旬日。十天。

旬时 引证解释

⒈ 旬日。十天。

《书·康诰》:“要囚,服念五六日,至于旬时。”
孔 传:“既得其辞,服膺思念五、六日,至于十日。”
三国 魏 吴质 《答东阿王书》:“自旋之初,伏念五六日,至于旬时,精散思越,惘若有失。”
唐 李商隐 《为绛郡公上史馆李相公启》:“降卒征人,旬时併集,飞芻輓粟,星火为期。”
《资治通鉴·唐昭宗光化三年》:“自宫闈变故,已涉旬时,若不号令率先以图反正,迟疑未决,一朝 山 东侯伯唱义连衡,鼓行而西,明公求欲自安,其可得乎?”
胡三省 注:“旬时,即旬日也。”


旬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乱略释义:⒈作乱的途径。 《书·武成》:“予小子既获仁人,敢祇承上帝,以遏乱略。”孔 传:“略,路也。言诛 紂 敬承天意,以絶乱路。”唐 独孤及《为江淮都统使贺田神功平刘展表》:“自陛下率遏乱略,再造区宇,欃枪旬时,竹破瓦解。”《明史·徐达传》:“将军谋勇絶伦,故能遏乱略,削羣雄。”⒉叛乱侵夺。《左传·襄公八年》:“君命敝邑:修尔车赋,儆而师徒,以讨乱略。”宋 苏轼《醉白堂记》:“文致太平,武定乱略。”
    • 2.
      旬时释义:旬日。十天。《书·康诰》:“要囚,服念五六日,至于旬时。”孔 传:“既得其辞,服膺思念五、六日,至于十日。”三国 魏 吴质《答东阿王书》:“自旋之初,伏念五六日,至于旬时,精散思越,惘若有失。”唐 李商隐《为绛郡公上史馆李相公启》:“降卒征人,旬时併集,飞芻輓粟,星火为期。”《资治通鉴·唐昭宗光化三年》:“自宫闈变故,已涉旬时,若不号令率先以图反正,迟疑未决,一朝 山 东侯伯唱义连衡,鼓行而西,明公求欲自安,其可得乎?”胡三省 注:“旬时,即旬日也。”
    • 3.
      狎至释义:接连而来。 汉 王符《潜夫论·救边》:“旬时之间,虏復为害,军书交驰,羽檄狎至,乃復怔忪如前。”宋 王安石《辞仆射表》之二:“恩言狎至,鄙守难移,敢冒德威,更陈私义。”清 赵廷俊 等《瓯北先生年谱》:“閲十餘日,军报狎至。”
    • 4.
      调息释义:⒈调节呼吸。 《摩诃止观》卷四下:“初入定时,调身令不宽不急,调息令不涩不滑。”宋 苏轼《龙虎铅汞论》:“有隐者教余曰:人能正坐瞑目,调息握固,心定息微,则徐闭之。”《红楼梦》第十回:“这先生方伸手按在右手脉上,调息了至数,凝神细诊了半天。”注:“中医诊脉,先稳定自己的呼吸,叫作‘调息’。”⒉调解,平息争端。《资治通鉴·唐德宗兴元元年》:“上曰:‘卿所料极善。然 李晟 移军,怀光 不免悵望,若更遣 建微、惠元 就东,恐因此生辞,转难调息,且更俟旬时。’”胡三省 注:“调息,犹今人言调停也。”⒊调养将息。
    • 5.
      避年释义:中医学名词。 指月经不调,一年行一次。《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月经之常》:“月经,三旬时一下,两月并月,三居经,一年一至为避年,一生不至孕暗经。”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人·妇人月水》:“女人之经,一月一行,其常也;或先或后,或通或塞,其病也……有一年一行,是谓避年。”

旬时(xun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旬时是什么意思 旬时读音 怎么读 旬时,拼音是xún shí,旬时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旬时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