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僭伪释义:⒈指越礼不轨之事。《后汉书·孔融传》:“是时荆州牧刘表不供职贡,多行僭伪,遂乃郊祀天地,拟斥乘舆。”⒉旧指割据一方的非正统的王朝政权。《宋书·武帝纪下》:“姦宄具歼,僭伪必灭。”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上:“内外相制,无轻重之患,所以能削平僭伪,驯至丕平。”清赵翼《瓯北诗话·高青丘诗》:“独是张士诚有浙右时,羣彦多受其宫,青邱独屏居吴淞江上,其不仕僭伪,已有卓识。”白寿彝《谈史学遗产》:“《通鉴纲目》强调正统,就是要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专拥护某一皇朝的统治,而对于反对这种统治的政治力量一概称作‘僭伪’。”
- 2.
僭僞释义:⒈指越礼不轨之事。 《后汉书·孔融传》:“是时 荆州 牧 刘表 不供职贡,多行僭伪,遂乃郊祀天地,拟斥乘舆。”⒉旧指割据一方的非正统的王朝政权。《宋书·武帝纪下》:“姦宄具歼,僭伪必灭。”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上:“内外相制,无轻重之患,所以能削平僭伪,驯至丕平。”清 赵翼《瓯北诗话·高青丘诗》:“独是 张士诚 有 浙右 时,羣彦多受其宫,青邱 独屏居 吴淞江 上,其不仕僭伪,已有卓识。”白寿彝《谈史学遗产》:“《通鉴纲目》强调正统,就是要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专拥护某一皇朝的统治,而对于反对这种统治的政治力量
- 3.
弃繻释义:《汉书·终军传》:“初,军 从 济南 当诣博士,步入 关,关 吏予 军 繻。军 问:‘以此何为?’吏曰:‘为復传,还当以合符。’军 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復传还。’弃繻而去。”繻,帛边。书帛裂而分之,合为符信,作为出入关卡的凭证。“弃繻”,表示决心在 关中 创立事业。后因用为年少立大志之典。唐 王绩《晚年叙志示翟处士》诗:“弃繻频北上,怀刺几西游。”唐 杜甫《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诗之二:“虙子 弹琴邑宰日,终军 弃繻英妙时。”清 吴伟业《感旧赠萧明府》诗:“授简肯忘羣彦会,弃繻谁识少年装。”
- 4.
授简释义:给予简札。 谓嘱人写作。语出 南朝 宋 谢惠连《雪赋》:“梁王 不悦,游於 兔园 ……授简於 司马大夫,曰:‘抽子秘思,骋子妍辞,侔色揣称,为寡人赋之。’”唐 韩愈《喜雪献裴尚书》诗:“拟盐吟旧句,授简慕前规。”明 杨慎《八月二日经筵纪事》诗:“宠高 梁 授简,恩迈 汉 临雍。”清 吴伟业《感旧赠萧明府》诗:“授简肯忘羣彦会,弃繻谁识少年装。”
- 5.
敛板释义:同“敛版”。《晋书·唐彬传》:“陈騫 在坐,敛板而称曰:‘彬 之为人,胜 騫 甚远。’”唐 李端《长安感事呈卢纶》诗:“敛板辞羣彦,回车访老农。”宋 周煇《清波杂志》卷十:“今銓法以处试吏者,腰弓捻箭,从事鞍马,巡警阡陌,饯迎贵宦,敛板揖於路左,类以麤官目之。”
- 6.
满假释义:自满自大。《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孔 传:“满,谓盈实;假,大也。”孔颖达 疏:“言己无所不知,是为自满;言己无所不能,是为自大。”唐 元稹《招讨镇州制》:“逮我长理,何其远哉!岂朕之满假荒寧,自圣而不可教耶?”宋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六:“封禪,帝王之盛事,然愿陛下慎于盈成,不可遂自满假。”清 王晫《今世说·品藻》:“陆丽京 年德转升,往往领袖羣彦,然虚怀冲挹,不自满假。”
- 7.
附凤释义:语本《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天下士大夫捐亲戚,弃土壤,从大王於矢石之间者,其计固望其攀龙鳞,附凤翼,以成其所志耳。 ”后因以“附凤”指依附帝王以成就功业。唐 黄滔《代郑郎中上兴道郑相》:“逮夫片玉昇科,兼金列牓,虽登龙羣彦,同载丘山,而附凤一心,偏投胶漆。”《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三年》:“臣绍袭先业,奄有 江 表,顾以瞻乌未定,附凤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