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三 [zhòng sān]
1. 即重卦。两个三爻的单卦相重。
3. 即上巳。指农历三月初三日。
重三 引证解释
⒈ 即重卦。两个三爻的单卦相重。参见“重卦”。
引《京氏易传》卷下:“重三成六,能事毕矣。”
⒉ 即上巳。指农历三月初三日。参见“上巳”。
引唐 张说 《三月三日定昆池奉和萧令得潭字韵》:“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
宋 陆游 《上巳》诗:“残年登八十,佳日遇重三。”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诂笺一》:“五月五日曰重五,九月九日曰重九,则三月三日亦宜曰重三也。”
清 赵翼 《金二雅绘禊游图》诗:“重三从此增故事,不数典午 永和 时。”
国语词典
重三 [zhòng sān]
⒈ 阴历三月三日上巳日。
引唐·阎朝隐〈三日曲水侍宴应制〉诗:「三月重三日,千春续万春。」
重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万春释义:万年。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桮酒,令汝寿万春。”唐 阎朝隐《三日曲水侍宴应制》诗:“三月重三日,千春续万春。”
- 2.
三五释义:⒈谓十五天。《礼记•礼运》:“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闕。”后以指农历月之十五日。《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三五明月满,四五詹兔缺。”宋 贺铸《侍香金童》词:“三五彩蟾明夜是。屈曲栏干,断肠千里。”清 林则徐《中秋眺月有作》诗:“今夕何夕正三五,晴光如此胡不游?”⒉指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宋 李清照《永遇乐》词:“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宋 刘辰翁《永遇乐•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词为之涕下》词:“緗帙流离,风鬟三五,能赋词最苦。”⒊谓十五岁。晋 陶潜《杂诗》之十二:“年始三五间,乔柯何可倚?”唐
- 3.
三典释义:轻、中、重三种刑法。
- 4.
三铢钱释义:中国古代铜铸币。 钱重三铢,上有“三铢”二字,故名。
- 5.
天衣释义:⒈佛教谓诸天人所着之衣。《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一切菩萨行道劫数久近者,譬如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方广亦然。以天衣重三銖,人中日月岁数,三年一拂此石乃尽,名一小劫。”南朝 陈 徐陵《天台山徐则法师碑》:“夫海水扬尘,几千年而可见;天衣拂石,几万年而应平。”⒉泛指仙神所着之衣。唐 司空图《云台三官堂文》:“尘蒙而庙貌全隳,蘚驳而天衣半褫。”许地山《缀网劳蛛·商人妇》:“阿丹浩挖 被天魔 阿扎贼 来引诱,吃了 阿拉 所禁的果子,当时他们二人底天衣都化没了。”⒊帝王所着之衣。《南齐书·舆服志》:“衮衣 汉 世
- 6.
新瓶装旧酒释义:比喻用新的形式表现旧的内容。 鲁迅《准风月谈·重三感旧》:“近来有一句常谈,是‘旧瓶不能装新酒’。这其实是不确的。旧瓶可以装新酒,新瓶也可以装旧酒。”朱光潜《给一位写新诗的青年朋友》:“他们是用白话写旧诗,用新瓶装旧酒。”
- 7.
汉日天种释义:流传在 新疆 塔什库尔干 地区 塔吉克 族中的传说。最早见于《大唐西域记》。相传古代 波斯 国王遣使赴 唐 请婚,归途至 帕米尔 时,因路途受阻,遂在山顶筑一宫室让公主暂居。数月后,发现公主已孕,据说乃太阳神所赐,大臣畏惧,乃在此定居。后生一男,即 朅盘陁国 第一代国王。因其与 汉 人有血缘关系,故称其始祖为“汉日天种”。迄今当地群众尚称该地一古堡为“克孜库尔干”,意即“公主堡”。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朅盘陁国》:“今王淳质,敬重三宝,仪容闲雅,篤志好学。建国已来,多歷年所,其自称云是 至那提婆瞿呾罗 …
- 8.
甲仗库释义:古代贮藏兵器的仓库。《旧唐书·五行志》:“﹝ 元和 ﹞七年,镇州 甲仗库一十三间灾,节度使 王承宗 杀主守,坐死者百餘人。”《前汉书平话》卷中:“言讫,遂关甲仗库,检十八般器械内,见金鎚一对,各重三斤一十二两,袖中藏之。”《水浒传》第五五回:“既是如此説时,你三人可就京师甲仗库内不拘数目,任意选拣衣甲盔刀,关领前去。”
- 9.
表座释义:日影表的底座。《宣和博古图·周双螭表座》:“右表座高一尺三寸七分,下经一尺九寸三分,重五十五斤,无铭。周官置槷,昼以参诸日中之景,槷即表也。是器形若大盘,上蟠双螭,而仰其首。於两螭閒,又出一表,中通上下,是为衷座,中通所以植槷无欹侧,以取其端焉。”《宣和博古图·汉表座》:“右表座高四寸六分,深四寸二分,阔七寸一分,口径一寸一分,重三斤九两,无铭。是器表座也,作三圜筩,相合为一体,措之地,则一筩端立可以立表,周官所谓槷者。是器所以为测日之具也。”
- 10.
议制释义:⒈谓衡量事之轻重而据以断罪。 语本《左传·昭公六年》:“昔先王议事以制。”《南史·谢弘微传》:“被举之身,加以禁錮,年数多少,随愆议制。”《旧唐书·刑法志》:“故有轻重三典之异,宫墨五刑之差,度时而施宜,因事以议制。”⒉礼仪制度。议,通“仪”。《晋书·李重传》:“先王议制,以时因革,因革之理,惟变所适。”⒊讨论制宪。《清史稿·职官志序》:“光绪 变法,宣统 议制,品目张皇,掌寄纷杂,将以靖国,不益嚣乎?”
- 11.
重三释义:⒈即重卦。两个三爻的单卦相重。《京氏易传》卷下:“重三成六,能事毕矣。”参见“重卦”。⒉即上巳。指农历三月初三日。唐 张说《三月三日定昆池奉和萧令得潭字韵》:“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宋 陆游《上巳》诗:“残年登八十,佳日遇重三。”明 胡震亨《唐音癸籤·诂笺一》:“五月五日曰重五,九月九日曰重九,则三月三日亦宜曰重三也。”清 赵翼《金二雅绘禊游图》诗:“重三从此增故事,不数典午 永和 时。”参见“上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