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东下 东下的意思
dōngxià

东下

简体东下
繁体東下
拼音dōng xià
注音ㄉㄨㄥ ㄒㄧㄚ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ōng,(1) 方位词,日出的方向,与“西”相对。【组词】:东方。东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东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东流。(2)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组词】:房东。股东。东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3) 请客出钱的人。【组词】:作东。(4) 姓。

xià,(1)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组词】:下层。下款。(2) 等级低的。【组词】:下级。下品。下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与“阳春白雪”对举)。(3) 方面,方位。【例句】:两下都同意。(4) 次序或时间在后的。【组词】:下卷。下次。下限。(5) 由高处往低处,降落。【组词】:下山。下车。下马。下达。(6) 使降落。【组词】:下半旗。下棋。(7) 进入。【组词】:下海。(8) 投送。【组词】:下书。(9) 到规定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组词】:下班。下课。(10) 谦辞。【组词】:在下。下官。(11) 颁布。【组词】:下令。(12) 攻克。【组词】:攻下。(13) 卸掉。【组词】:下货。把他的枪下了。(14) 用,投入精力。【组词】:下工夫。(15) 退让。【组词】:争执不下。(16) 做出判断。【组词】:下结论。(17) 量词,指动作次数。【组词】:打三下。(18) 用在名词后边(❶表示在里面,如“心下”、“言下”;❷表示当某个时节,如“节下”、“年下”)。(19) 用在动词后边(❶表示关系,如“教导下”、“培养下”;❷表示完成或结果,如“打下基础”;❸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或继续,如“走下去”、“停下来”)。(20) 少于。【例句】:不下二百人。(21) 动物生产。【组词】:鸡下蛋。

基本含义

指人往东南方向行动或下山。

东下的意思

东下 [dōng xià]

1. 东行。我国地势西北方高,东南方低,故习惯称东行为东下,与西上相对。

3. 谓向东攻克。

东下 引证解释

⒈ 东行。我国地势西北方高,东南方低,故习惯称东行为东下,与西上相对。 《史记·淮阴侯列传》:“常山王 背 项王,奉 项婴 头而窜,逃归於 汉王。

汉王 借兵而东下,杀 成安君 泜水 之南。”
《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 自 江陵 将顺 江 东下。”
清 吴伟业 《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诗序:“久之,有闻其復东下者,主於 海虞 一故人。”

⒉ 谓向东攻克。

唐 李白 《梁甫吟》:“君不见 高阳 酒徒起草中,长揖 山 东隆準公……东下 齐 城七十二,指挥 楚 汉 如旋蓬。”


国语词典

东下 [dōng xià]

⒈ 往东而行。

《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常山王背项王,奉项婴头而窜,逃归于汉王。汉王借兵东下。」
《文选·鲍照·代君子有所思》:「西出登雀台,东下望云阙。」


东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万斛释义:极言容量之多。古代以十斗为一斛, 南宋 末年改为五斗。 唐 杜甫 《夔州歌》之七:“ 蜀 麻 吴 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 明 沉采 《千金记·省女》:“正是胸中万斛愁难遣,付与残花逐水流。” 清 恽敬 《新喻罗坊漕仓记》:“春、夏、秋三时,得雨涨,发万斛之舟,随流东下。” 郭沫若 《落叶》第二九信:“我对着你这近在咫尺而又远在天涯的哥哥,时而又感受着无限的哀愁,万斛的热泪无端地从眼中涌出。”
    • 2.
      东下释义:⒈东行。我国地势西北方高,东南方低,故习惯称东行为东下,与西上相对。《史记·淮阴侯列传》:“常山王 背 项王,奉 项婴 头而窜,逃归於 汉王。汉王 借兵而东下,杀 成安君 泜水 之南。”《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 自 江陵 将顺 江 东下。”清 吴伟业《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诗序:“久之,有闻其復东下者,主於 海虞 一故人。”⒉谓向东攻克。唐 李白《梁甫吟》:“君不见 高阳 酒徒起草中,长揖 山 东隆準公……东下 齐 城七十二,指挥 楚 汉 如旋蓬。”
    • 3.
      乌衣巷释义:地名。在今 南京市 秦淮河 南。三国 吴 时在此置 乌衣营,以士兵著乌衣而得名。东晋 时 王 谢 等望族居此,因著闻。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有往来者云:‘庾公 有东下意。’或谓 王公 曰:‘可潜稍严,以备不虞。’王公 曰:‘我与 元规 虽俱王臣,本怀布衣之好。若其欲来,吾角巾径还 乌衣,何所稍严?’”刘孝标 注引 山谦之《丹阳记》:“乌衣 之起,吴 时 乌衣营 处所也。江 左 初立,琅玡 诸 王 所居。”《晋书·纪瞻传》:“厚自奉养,立宅於 乌衣巷,馆宇崇丽,园池竹木,有足赏翫焉。”唐 刘
    • 4.
      乞活释义:⒈到有粮之地就食求生。《晋书·东海王越传》:“初,东嬴公 腾 之镇 鄴 也。携 并州 将 田甄、甄 弟 兰 ……等部众万餘人至 鄴,遣就穀 冀州,号为乞活。”⒉逃亡求食的饥民。《晋书·石季龙载记下》:“农 惧,率骑百餘奔 广宗,率乞活数万家保于 上白。”《宋书·王镇恶传》:“时有一人 邵平,率部曲及 并州 乞活一千餘户屯城南。”《资治通鉴·晋恭帝元熙元年》:“有 司马文荣 者,帅乞活千餘户屯 金墉 城南。”胡三省 注:“惠帝 时,并州 饥荒,其吏民随 东燕王 腾 东下,号曰乞活,是后,流徙逐粮者,亦曰乞活
    • 5.
      井陉释义:山名。 太行山 的支脉。有要隘名 井陉口,又称 土门关。秦 汉 时为军事要地。《吕氏春秋·有始》:“何谓九塞?大汾、冥阸、荆阮、方城、殽、井陘、令疵、句注、居庸。”高诱 注:“井陘,在 常山 井陘县。”《元和郡县图志·恒州》:“井陘县,六国 时 赵 地,秦始皇 十八年,王翦 兴兵攻 赵,下 井陘。汉高帝 三年,韩信、张耳 东下 井陘,擒 成安君(陈餘),即此地也。陘山,在县东南八十里。四面高,中央下,如井,故曰 井陘 …… 井陘口,今名 土门口,县(获鹿县)西南十里。即 太行 八陘之第五陘也。”明 梅鼎祚
    • 6.
      区画释义:⒈亦作“区划”。 筹划,安排。宋 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会 河 北大饥,流民转徙东下者六七十万,公皆招纳之,劝民出粟,自为区划,散处境内,屋庐、饮食、医药,纤悉无不备。”《明史·河渠志三》:“淮河 及 鸿沟 境山 疏濬工程……帝命新任总河都御史 潘季驯 区画。”清 孙枝蔚《次韵答莫大岸见嘲》:“也知死生原有命,全家衣食待区画。”⒉区分,划分。刘师培《人类均力说》:“欲行此法,必破坏固有之社会,破坏国界,凡人口达千人以上,则区画为乡。”
    • 7.
      孙刘释义:⒈三国 吴 主 孙权 和 蜀 主 刘备 的并称。《文选·皇甫谧<三都赋序>》:“孙 刘 二氏,割有 交 益。”刘良 注:“孙 刘,谓 孙权、刘备 也。”南朝 梁元帝《与武陵王纪书止蜀军东下》:“地拟 孙 刘,各安境界。”《周书·静帝纪论》:“静帝 越自幼冲,绍兹衰绪。内相挟 孙 刘 之诈,戚藩无 齐 代 之彊。”元 萨都剌《同曹克明清明日登北固山次韵》:“孙 刘 事业今何在,百年狠石生莓苔。”⒉三国 魏 孙资 和 刘放 的并称。《三国志·魏志·刘放传》:“刘 放 文翰,孙资 勤慎,并管喉舌,权闻当时,雅亮
    • 8.
      守常释义:固守常法;按照常规。《管子·侈靡》:“故法而守常,尊礼而变俗。”尹知章 注:“谓古法得其法者,则守常故而不革也。”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鲍丘水》:“山水暴发,则乘遏东下;平流守常,则自门北入,灌田岁二千顷。”唐 元稹《中书省议举县令状》:“选授者例无异绩,尚得四考守常;举荐者纵未殊尤,岂可二年便罢。”清 龚自珍《春秋决事比答问第一》:“吏也者,守常奉故,直而弗有。”
    • 9.
      李谢释义:唐 李白 与 南朝 齐 谢朓 的并称。元 贡奎《敬亭山》诗:“永言 李 谢 游,岂惜岁月零。”陈毅《由宣城泛湖东下》诗:“李 谢 诗魂今在否?湖光照破万年愁。”
    • 10.
      楚甲释义:《左传·襄公三年》:“楚 子重 伐 吴,为简之师……使 邓廖 帅组甲三百、被练三千,以侵 吴。 ”后常用为典,以“楚甲”借指精兵、劲旅。唐 杜牧《东兵长句十韵》:“羽林东下雷霆怒,楚 甲南来组练明。”
    • 11.
      犒师释义:犒军。《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公使 展喜 犒师。”汉 扬雄《法言·修身》:“如刲羊刺豕,罢宾犒师,恶在犂不犂也。”金 元好问《<东平贾氏千秋录>后记》:“公命老幼妇女乘城,悉兵东下,鉦鼓之声闻数十里,游骑为之宵遁,晋安 献牛酒犒师。”
    • 12.
      狂走释义:乱跑;疾奔。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阳明脉伤,即当狂走。”汉 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方今天下适定,海内愿安,士无贤不肖,皆乐立名於世,而 伯通 独中风狂走,自捐盛时。”宋 苏轼《蝎虎》诗:“今年岁旱号蜥蝎,狂走儿童闹歌舞。”清 曾国藩《祭汤海秋文》:“忽焉狂走,东下 江 南,秦淮 夜醉,笙吹喃喃。”
    • 13.
      瓦窑释义:⒈烧制砖瓦陶瓷器的灶。《三国志·魏志·董卓传》“焚烧 洛阳 宫室,悉发掘陵墓,取宝物”裴松之 注引 晋 华峤《汉书》:“武帝 时,居 杜陵 南山下,有成瓦窑数千处,引 凉州 材木东下以作宫室,为功不难。”宋 范成大《梅根夹》诗:“日明 渔浦 网,风侧瓦窰烟。”元 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我离 汴梁城 四十里,在这破瓦村居住,开着一座瓦窰。”⒉旧时对多生女不生男的妇女的讥称。因称生女为弄瓦,故云。清 褚人穫《坚瓠三集·弄瓦诗》:“无锡 邹光大 连年生女,俱召 翟永龄 饮。翟 作诗云:‘去岁相招云弄瓦,今年
    • 14.
      瓦窰释义:⒈烧制砖瓦陶瓷器的灶。 《三国志·魏志·董卓传》“焚烧 洛阳 宫室,悉发掘陵墓,取宝物”裴松之 注引 晋 华峤《汉书》:“武帝 时,居 杜陵 南山下,有成瓦窑数千处,引 凉州 材木东下以作宫室,为功不难。”宋 范成大《梅根夹》诗:“日明 渔浦 网,风侧瓦窰烟。”元 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我离 汴梁城 四十里,在这破瓦村居住,开着一座瓦窰。”⒉旧时对多生女不生男的妇女的讥称。因称生女为弄瓦,故云。清 褚人穫《坚瓠三集·弄瓦诗》:“无锡 邹光大 连年生女,俱召 翟永龄 饮。翟 作诗云:‘去岁相招云弄瓦,今
    • 15.
      组练释义:⒈《左传·襄公三年》:“﹝ 楚子 重 ﹞使 邓廖 帅组甲三百,被练三千以侵 吴。”孔颖达 疏引 贾逵 曰:“组甲,以组缀甲,车士服之;被练,帛也,以帛缀甲,步卒服之。”组甲、被练皆指将士的衣甲服装。后因以“组练”借指精锐的部队或军士的武装军容。南朝 齐 谢朓《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北拒溺驂鑣,西龕收组练。”唐 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组练照 楚国,旌旗连海门。”唐 杜牧《东兵长句十韵》:“羽林东下雷霆怒,楚 甲南来组练明。”明 唐顺之《荥阳行》:“大小一百一十战,组练峥嶸如闪电。”⒉组带。《新
    • 16.
      诗魂释义:⒈诗人的精神。南唐 李建勋《春雪》诗:“閒听不寐诗魂爽,浄喫无厌酒肺乾。”⒉诗人的亡魂。明 袁宏道《卷中见亡友王官谷姓字感赋》:“柳浪湖 上深更月,料得诗魂近水行。”陈毅《由宣城泛湖东下》诗:“李 谢 诗魂今在否?湖光照破万年愁。”
    • 17.
      贾似道释义:(1213-1275)南宋末年丞相。 字师宪,台州天台(今属浙江)人。因姊为理宗宠妃而得进用。1259年以右丞相领兵救鄂州(今湖北武昌)之围,私向蒙古忽必烈乞和,蒙古兵退后则谎称大胜。度宗时权势更盛,朝廷大政决于其私宅中。1275年,元军沿江东下,他被迫出兵,大败,后被革职放逐,被监送人杀死。
    • 18.
      进围释义:进兵围攻。《后汉书·董卓传》:“其冬,徵 温 还京师,韩遂 乃杀 边章 及 伯玉、文侯,拥兵十餘万,进围 陇西。”唐 韩愈《许国公神道碑铭》:“师道 之诛,公以兵东下,进围 考城,克之。”清 魏源《圣武记》卷一:“十七年二月,莽依图 军至,乃进围 平乐。”
    • 19.
      阻甲释义:犹拥兵。南朝 齐 王琰《冥祥记·宋韩徽》:“昇明 元年,荆州 刺史 沉攸之 举兵东下,湘 府长史 庾佩玉 阻甲自守,未知所赴。”
    • 20.
      雀台释义:即 铜雀台。 汉 建安 十五年 曹操 所建,在今 河北省 临漳县 西南古 邺城 的西北隅。南朝 宋 鲍照《代陆平原君子有所思行》:“西出登 雀臺,东下望云闕。”北周 庾信《拟连珠》之十二:“是以 隋 珠日月,无益 驪山 之火;雀臺 絃管,空望 西陵 之松。”

东下(dongxi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东下是什么意思 东下读音 怎么读 东下,拼音是dōng xià,东下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东下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