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归 [qǐ guī]
1. 请求辞职回乡。
3. 请求交给。
乞归 引证解释
⒈ 请求辞职回乡。
引《三国志·蜀志·张翼传》“高祖父司空 浩,曾祖父 广陵 太守 纲,皆有名迹” 裴松之 注引《续汉书》:“婴 曰:‘乞归故业,不愿以秽名污明时也。’”
唐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乞归优詔许,遇我宿心亲。”
宋 陆游 《答胡吉州启》:“伏以累疏乞归,既拜赐骸之命。”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一:“国初乙酉 江 南解元 张湘晓 九徵,视学 河南 乞归。”
⒉ 请求交给。
引《魏书·卢昶传》:“负辱朝命,罪宜万死,乞归司寇,伏听斧鉞。”
乞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允俞释义:允准,允诺。 前蜀 杜光庭 《谢允上尊号表》:“果迴日月之光,俯降允俞之詔。” 宋 王禹偁 《乞归私第养疾表》:“伏望皇帝陛下,俯察衰残,更容假告……倘遂允俞,不胜恳愿。” 明 张居正 《进实录辞免加恩疏》:“伏望皇上,鉴臣悃诚,素无矫饰,收回成涣,特赐允俞。”
- 2.
归休释义:⒈回家休息。 《庄子·逍遥游》:“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汉书·孔光传》:“沐日归休,兄弟妻子燕语,终不及朝省政事。”唐 王勃《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归休置驛,独守家声。”清 黄景仁《颍州西湖》诗:“达人醯鸡视身世,兴会偶寄思归休。”⒉辞官退休;归隐。《韩诗外传》卷九:“田子 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鎰奉其母。”唐 李德裕《思归赤松村呈松阳子》诗:“顾余知止足,所乐在归休。”宋 杨万里《昭君怨·赋松上鸥》词:“我已乞归休,报沙鸥。”元 刘祁《归潜志》卷十四:“故园未遂归休志,惭愧 刘 家好弟兄。”
- 3.
归土释义:⒈埋葬。 《礼记·祭义》:“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明 张居正《乞归葬疏》:“送臣父骨归土,即依限前来供职。”⒉谓人逝世。《元典章·户部三·承继》:“最是乃祖 黄百十三 知府归土已三十多年,而 黄云瑞 乃敢盗,发其坟,斧其棺,火其尸,尽取棺中原殯之物。”明 李贽《复邓石阳书》:“既幸双亲归土,弟妹七人婚嫁各毕。”鲁迅《书信集·致曹靖华》:“而今竟已归土,哀哉!”⒊回原籍。《续资治通鉴·元明宗天历二年》:“所迁人死,妻子愿归土者听。”
- 4.
文家释义:⒈崇尚文礼的朝代。《公羊传·隐公元年》“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汉 何休 注:“嫡子有孙而死,质家亲亲先立弟,文家尊尊先立孙。”宋 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下:“皇后有諡,起於 东汉 ……然则质家尚单,文家尚复,后世或用复諡。”清 龚自珍《春秋决事比答问》:“周,文家也。”⒉文章家,作家。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定势》:“桓谭 称文家各有所慕,或好浮华而不知实覈,或美众多而不见要约。”明 沉德符《野获编·内阁三·李温陵相》:“晋江公 居破庙五年,乞归之疏,几七十上,每篇有一议论,初不重复,且词理灿
- 5.
终丧释义:谓服满父母去世后三年之丧。 《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张九龄 自 韶州 入见,求终丧,不许。”《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五年》:“况(田况)不得已,乞归葬 阳翟,託边事求见,泣请终丧,帝惻然许之。帅臣得终丧自 况 始。”
- 6.
遗疏释义:犹遗表。 《梁书·袁昂传》:“初,昂 临终遗疏,不受赠謚。”清 昭槤《啸亭杂录·徐中丞》:“﹝ 徐中丞 ﹞抚 吴 未踰年,以疾乞归养,舟次於 淮安 卒。其遗疏云:‘愿皇上除弊政毋示纷更,广视听而中有独断,爱民勿使之骄,用人先求其直。’”易宗夔《新世说·伤逝》:“如皋 冒鹤亭 輓以联云:‘爱好似 王阮亭,微闻遗疏陈情,动天上九重颜色;怜才若 龚芝麓,为数揽衣雪涕,有阶前八百孤寒。’盖纪实也。”